蒋信伟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给养,很多时候是以地域涵养潜润的诗文作为导育后学的重要载体。诞生在特定地域的古代名家诗文,会让生长在这个地域上的人产生巨大的向心力、认同感和自豪感。面对“逃离传统”的当下中学生,合肥市第一中学立足地域文化,开设了安徽古代名家诗文选读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抓手。
厘清核心概念,做好顶层设计
核心概念的界定,关乎课程建设的整体设计和文化取向、教材编写的选材思路以及课程实施的育人导向。“安徽古代名家诗文”作为课程的核心概念,涉及地域、时间、作者、体裁等要素,必须厘定清晰,才能做好课程构建的顶层设计。
“安徽”作为地域的概念,显然又超越地域本身的因素。也就是说,课程选材必须在安徽地理范围之内,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安徽的地域文化风貌。这里所说的“徽文化”,并不局限于古徽州文化,而是放眼江淮大地,着眼于一切能够凸显安徽地域文化及人文底蕴的文化内容。
“古代名家”这一概念,从时间角度上所选作者所处时代应在清朝(含清朝)以往,从选文作者籍贯的角度来说,可以是安徽籍的,也可以是在安徽留下诗文的其他省籍的。之所以这样考虑,是由于课程的立足点是透过诗文看安徽传统文化,而不是考据诗文看安徽古代名人。
“詩文”不仅是选文体裁的范畴,其思想内容还必须指向安徽文化,同时要考虑文本的价值取向、艺术水平、篇幅长短等因素。那些思想过于陈旧、艺术水准一般、篇幅过长或过短的诗文,显然不宜选用。
在文化认同、审美体验和田野调查之中实现育人功能
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必须紧扣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课程建设要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落实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语文属性的彰显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安徽古代名家诗文”校本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就是要在文化认同、审美体验和田野调查之中实现育人功能。
在城镇化高歌猛进的今天,以名家诗文为标识的传统文化呈现出两个明显的不同走向,一是成为旅游经济的吸睛点,二是成为城市废墟的角落处。走向看似截然不同,本质上体现了高度的同一性,即远离了乡土记忆和心灵感怀,使年青一代逐渐成为“故乡里的异乡人”。
以合肥的赤阑桥为例,南宋著名词人姜夔至少三次到过合肥,均居住在城南赤阑桥畔。他的诗词中有几十首皆与合肥有关,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淡黄柳》。
淡黄柳·空城晓角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令人惋惜的是,当下90后、oo后这一代合肥人,不要说这首词的内容,恐怕连赤阑桥这个名称都不知所云了。他们遗忘的可能不仅是赤阑桥这个历史标识,而是如何回到老合肥这条在精神和情感层面“回家的路”。历史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古诗词中的乡土记忆能够跨越时空,牵引人们去重新审视、悦纳本土文化。
除了文化认同外,诗文的价值还集中体现在阅读过程中带来的审美享受。审美能力是诗文阅读培养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必须突出美育的教育特质,强化审美鉴赏与创造。但对于阅读主体特定生活场域的诗文,这种审美享受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品位上,还要关注诗文背后潜藏的一种人文图谱、文化心理和传统想象。
如阅读清代诗人钱谦益登黄山所作《雨不止题壁》——“凭仗鞋尖与杖头,浮生腐骨总悠悠。天公尽放狂风雨,不到天都死不休”。诗中表出的历尽世事的沧桑感和坚定执着的意志力,能为学生打开一个登临“自我黄山”的想象空间,感受诗人笔下的黄山在风雨之中的豪放之美。
古代诗文不能因为“古”而失去当下的话语价值。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考察,我们也发掘了古诗文的现代教育价值。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户晓。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诗中蕴含的有容乃大、克己处事的做人道理是一面烛照千古的明镜。身临其地实地考察,在实践中体悟,在对照中反思,更能激发学生道德层面的自省、自律和自觉,进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固本培元的作用。
教材编写避免成为大杂烩式的作品选读
校本教材的编写是一个规划、设计、梳理、遴选与优化的反复过程,也是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对课程规划、单元设计不断渗透、引导、矫正的过程。对安徽古代名家诗文校本教材编写来说,重难点在于如何在纷繁的材料中耙梳主线,进而把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等关键因素融人教材设计中。
教材规划的整体要求。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必须立足校本、依据学科。课时过短则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过长则容易造成课程结构松散、学生兴趣弱化。另外,课时长度还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教材选文的容量,显然大部头或小册子都不符合教学的实际要求。
具体到学科而言,“安徽古代名家诗文”校本教材在课程规划上必须把握三个因素:一是与地域传统文化特质的内在关联。其关键之处在于从哪些方面、何种角度梳理概括出能够彰显徽风皖韵的明显特征,而不是编成一种大杂烩式的作品选读。二是与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这四个模块语文能力培养的内在关联。要尽可能形成一种外延性、开放性的补充,否则教材会因其过于泛化而导致对课程标准的阶段性偏离。三是与课程如何进行有效考核和评价的内在关联。要把思考、拓展、研究与实践等要素纳入教材体例中,并把这些要素的常态落实作为课程考核和评价的过程要素。
教材目录的设计思路。目录是教材的提纲,关乎教材逻辑的合理性和课程文化的立场。作为地域古代诗文校本教材的目录设计,一般来说有三个角度。
一是从地域角度出发,结合相对不同的文化风貌和地理特征,划分出若干地理板块。“安徽古代名家诗文”校本教材可以按照约定俗成的习惯,划分为皖北、皖南、皖西、皖中四个板块目录,分别以“淮河岸边的古韵、古徽州里的弦歌、大别山中的琴音和巢湖之滨的文思”冠以目录名。
二是从主题角度出发,根据诗文内容梳理概括出若干主题作为目录名。“安徽古代名家诗文”校本教材可在紧扣徽风皖韵主题指向的同时,以“秀美的皖江、壮美的名山、深情的土地、淳朴的古风”等为目录搭建教材框架。
三是从朝代角度出发,根据诗文作者的朝代梳理目录。当然,这种方法不宜过细,且要顾及朝代的诗文留存因素,这样大略可以分为“先秦之风、大汉风骨、盛唐气象、两宋文声、明清遗韵”等五个单元目录。
单元教学的体例安排。单元教学的体例设计反映教学流程的整体思路,关系核心素养的落地培养。每个单元内容大致可分为“单元导读”“自主赏析”“推荐阅读”三个板块。
“单元导读”注重从地域文化、时代背景、诗文概述等角度简要说明。比如,以朝代为线,“明清遗韵”可简要介绍明清时期的安徽背景、诗文概要以及这个时期的社会特征和文人心态,以发挥整体把握、以起先导的作用。
“自主赏析”板块部分,可精选2至3篇诗文作为赏析文本,另附有“探究,讨论”“相关链接”“主题研学”等内容。“探究·讨论”涉及字词句的理解,但主要是基于内容与艺术方面的探究思考。“相关链接”则主要是援引前人对赏析文本的重要点评。“主题研学”,主要提供学生基于单元主题或文本主题研学旅行的研究方向和路线设计。以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为例,主题研学则包括:杜牧的安徽诗歌研究、杜牧在安徽的主要游历路线图。
“推荐阅读”部分一般精选3至4篇,每个作品前面可以附上100字左右的问题式、导读性文字,以提示学生阅读作品时必须重点加以把握和理解。
走向开放的课程实施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相对来说少了一点刚性的硬性要求,多了一点柔性的弹性空间。有弹性空间,固然可以使教学与评价进一步走向开放,但如果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和力度不够,也会导致课程失序、教学失范、评价失效。“安徽古代名家诗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主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把课堂教学与研学旅行相结合。从课程实施来说,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研学旅行为辅的原则,注重二者的互为补充。对于研学旅行来说,应该是基于教学,但又不能囿于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开放性、体验性、研究性特点,凸显以问題为导向、以实践为过程、以发现为总结的研学思路。
以“古徽州里的弦歌”这一单元教学为例,可以在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根据主题研学划分的“古代黄山诗文研究”“从桃花潭诗看古徽州的风土民情”“关于杏花村争议的实地考察”等方面内容,把选修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并在组内细化成员的分工职责,然后组织他们进行研学旅行。研学旅行结束后,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分组汇报,教师适时给予适当点评。
二是校本选修与文本选用相结合。校本选修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实施方式,其课程的辐射力度毕竟较小。可以在开设选修课的同时,把“安徽古代名家诗文”校本教材的文本选用纳入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学,甚至纳入必修模块古诗文教学中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必要的补充和拓展。
至于整合方式,具体到课堂教学而言,可以采取比较阅读的方式。比如可以将杜甫的《登岳阳楼》与李白的《秋登宣城谢胱北楼》进行比较,思考两首诗歌在意境、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教学整合的关键在于,选用的文本与教学的篇章必须有可比之处、有相通之点、有相互参读的必要。
三是试卷考查与研究评价相结合。在学生学习评价尤其是学分认定上,可以把试卷考查与研学旅行的研究报告评价结合起来,二者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成选修成绩。研究评价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成果所评的成绩也就是每个小组成员的分数。另外,还可以将优秀的研究报告结集成册,在学校进行展示,进而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带有地域标识的古代名家诗文,是历史留给现代的特殊文化烙印和人文基因,是乡土情结与家国情怀的有机融合。诗文因地域而亲切,文化因亲切而化人。一门优秀的校本课程,必然要经历逐步完善、优化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在润物细无声地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