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峰
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含义需要仔细琢磨。中小学属基础教育阶段,是“打基础”的教育,最需要关注的是“为孩子的成长打下什么样的基础”以及“如何打好这个基础”。学校要研究“地基是否筑牢了”“根部是否扎深了”“底子是否打厚了”;应该多探索那些“别人看不见的地下发展规律”,而非总在思考“地上的如何与别人不一样”;应该多做一些“让种子静默地生长”的工作,而少一些揠苗助长般地用各种方式催生早熟果实的现象。
普通公办义务教育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从招生方式看,小学、初中是“免试就近入学”。面对这种方式入学的学生群体(尤其是义务教育),政府应更多地关注学校之间的共性,关注学校是否提供了保质保量的基本公共服务,而不是着重倡导学校发展的个性。
从学校角度来说,面对以“地段”入学的学生,考虑到他们爱好特长、发展潜能的多种多样,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以让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支撑每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形成特色,重点在某一方面加大培养和发展力度。突出某一方面的發展,就应顾及学校内是否有学生被所谓的学校特色所“强制”或“边缘化”了。由于以“地段”而非“特色”招录学生,我认为校际之间应更多地关注共性,而校内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
学校不能千校一面,而应各具特色,这种说法很普遍,其背后的担心是学校都办成一模一样。但是,每所学校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学校存在,每所具体的学校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之处”。而特色是指“显著的不同”,中小学之间究竟有多少“显著的不同”?在教育现实中,为了追求“显著的不同”,各种教育概念层出不穷,商业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口号也在教育领域里不断出现,大家对学校个性的追逐有时竟高于对学校共性的研究,教育的功利与浮躁现象需要我们正视。
实际上,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等文化特征,学校教育需要充分理解与尊重这些文化特征,把它们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加以充分运用。在此过程中,学校自身的文化特征会更加凸显,如果能呈现出“显著的不同”,那也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刻意的追逐与打造。
政府及社会应该鼓励学校结合自身实践不断探索教育改革发展之道,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但这些改革与创新应该是基于对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学生实际获得的状况是检验学校改革与创新成果的关键,而不在于这种改革与创新是采用共性的表达方式,还是运用个性的表达方式。是否标新立异,是否与众不同,不应成为衡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