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茂德
工作35年,从未后悔我的职业选择。每天行走在美丽的校园,总感到十分的快乐;面对一批批孩子的成长,眼前仿佛是一片蓬勃的森林;天天与教师们交流,总感到自己被感染和鼓舞。我相信,校园就是一片教育的沃土,我就是一个快乐的“农夫”。
许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这么痴迷教育?我淡然一笑,因为我喜欢校园的宁静,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清纯与年轻,喜欢和同事们在一起研讨课程的快乐与充实。30多年来,我的情感早已融入教育,生命早已属于这方美丽的校园,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沉浸其中,这不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吗?
心中有座山
作家刘墉说:“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它可以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我把这段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时常勉励自己,只要心中有梦,只要信念依然,就完全可以充满劳绩,诗意地柄居。
我心中需要有座山,那是因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责任,它关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
刚到天一中学工作时,那还是一所普通的农村重点中学。20年后的今天,学校已经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示范性高中,凭借“STS综合创新课程基地”成为江苏省课程基地联盟牵头学校;学校36年坚持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验,成为江苏省创新人才试点学校;2014年,“天一科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项目获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首批前瞻性改革实验项目——“指向培养积极的生活者的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等一批实验性项目推动着学校优质发展。近年来,天一中学的教育质量高位稳定,已成为北大、清华、复旦、南大、中科大、加拿大多伦多、加州伯克利等中外著名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学科竞赛成绩稳居全省前列。学校正高举学术性高中旗帜,以项目实验和项目探索行走在课程改革的示范校行列。
学校发展的成就固然可喜,但我心中还有更高的“山”。幾十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深谙:“教育者的目光,不能只盯着今天学生高中3年的成绩,更要着眼于学生走上社会后的30年,国家民族复兴的100年!”学术性高中培养的不仅仅是“一流考生”,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个性特质的“一流学生”。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校园更美丽,孩子们在美丽、温馨的校园里能快乐、幸福地成长;我希望学校管理更人文、更民主,孩子们每天能高昂着头幸福地生活;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建设更丰富的课程体系,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的体验,有更多的舞台;我相信,优质学校应该有书院的味道,有项目探索的资源,校长应该千方百计、竭尽全力为未来的“爱迪生”们造更多的实验室,为未来的文学家们建更多的“书院”,为未来的科学家们孵化更多的研究项目;学校的生产力是广大教师,校长应该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创造更多的平台,催生更多的名师,因而,我希望成为教师们喜欢、信任的服务者……
因为心中有座山,35年来我未敢松懈,始终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前人未做的事情,把前人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在学校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用美好的教育信念撒下金色的种子,形成天一中学学生群星灿烂的美景。
宁静与专注
从1982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已经有35个年头了,从一名普通的地理教师到重点中学校长,年复一年,平凡而平淡,但正是在宁静与坚守中我才有了对教育梦想的执着追求,也正是在这种坚韧的追求中我才收获着师生的成长和自己的进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而立之年的我,以鲜明的教学风格荣获无锡市青年教师教学一等奖和江苏省高中地理评优课一等奖。连续十二届高三教学,又以出色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同行的肯定、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我先后担任梅村中学教研组长、校团委书记、教务主任。1994年调至天一中学,在天一中学的教学历练和岗位锻炼中,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全国劳模。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我时时告诫自己,唯有宁静与专注才能做好教育,我不喜欢被别人称作“知名校长”,我觉得校长就应该是一个痴迷校园生活的快乐“农夫”。
读书和写作逐渐成为我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我始终认为:“人与人的差距主要取决于各人的休闲时间。”作为寄宿制高中的校长,每晚我必定坐在办公室里,在灯光下宁心静气,安心地翻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或写上一段文字,那是我最惬意的时候。每当夜深人静,在书中与哲人交流思想,或在笔下倾诉自己的心声,已然成为我的一大乐趣,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每当看到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我总会推荐给同事们一起分享。每次外出,我都要带上几本书,以备空闲时阅读。每年我白费订阅刊物的费用在1000元以上。每次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回来总会买回一大包书籍。学校过一段时间就向教师推荐一些好书,或作为工会福利向老师赠送几本书,并组织教师阅读交流。
有一年,区教育局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赴新加坡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学习期间,我每晚都在房间里读书写作,当一周学习结束回国时,两万多字的考察报告已经完成了。
除了阅读,我还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地学习。只要有机会外出学习考察,不管是到国内还是国外,我总会带上两件东西: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看到有可借鉴的地方就随时拍、随时记,在做天一中学校园景点规划时,我找出台湾、欧洲、美国等学校的照片,将其设计理念融入学校规划之中。在天一中学新校区的规划设计中,我提出的“四园”理念(生态公园、温馨家园、文化圣园、数字校园),就得益于平时的学习积累。
在长期的工作中,我熟识了一批全国知名校长,在校际交流中,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之道。在与上海的冯恩洪、仇忠海,北京的刘彭芝、龚正行、王俊成,天津的曲莉敏、任奕奕,东北的葛朝鼎、高琛等众多校长的交流中,在与华东师大教授霍益萍、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贺淑曼、江苏成尚荣、杨九俊等众多专家学者的交流中,我总是以积极的姿态,虚心学习,记录满满。每次交流总是及时整理,将学习体会在学校领导班子中交流分享,学习吸收,形成适合本校的对策和措施。
关爱每一个孩子
几十年来,校园已融进了我的生命,每天在校园里转转,看着树木的生长,聆听同事们精彩的课堂,看着一茬一茬学生的成长……我就觉得很充实、很幸福。
在我心里,不知不觉间,学校早已成了家。在西漳校区工作时,我把家搬进了学校,住校10多年,一草一木皆深情;在新校区,我无数次巡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渐渐地,那个酝酿已久的校园梦呼之欲出。我希望校园成为“生态公园”,能为孩子们提供宽松、和谐、呈现柔性课程形态的校园,让孩子们处于一种亲近自然、有四季季相变化的环境中;我希望校园成为洁净、健康,能处处以人为本的“温馨家园”,为孩子们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我希望校园成为“文化圣园”,让校园里的每一丛花草、每一个橱窗、每一个教育景点都在讲述教育的故事,发出引导的声音;我希望校园成为“数字校园”,让师生便捷地通过互联网与世界相通。
在长期的学校管理中我认识到,校长应是“教师心中的文化首席”,“管理要用心去做,而不是用力去做”。因此,要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教师的价值取向,与教师交流,参加学科组和年级组的各类研讨成为我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互动的、信任和平等的交流中,我的一些教育理念逐渐被师生、家长认识、认同,并逐步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行为。
如“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天一中学教师们认同了,于是教育工作不再简单化,不再“一刀切”;教育工作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坚守因材施教的原则,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给每一个孩子以阳光雨露般的关爱与帮助,天一中学形成了“鼓励”“期盼”的校园文化。
再如“教师是影响学生的一本书”。天一中学教师代代相傳,形成了在无锡地区具有广泛影响,以“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为标志的天一精神。天一中学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行为特征,已经成为无锡人民口口相传的行业品牌。
我常对教师们说:“每个孩子对于天一中学来说是几千分之一,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一百。”因此,“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
对于贫网学生,我们实施“阳光计划”,我要求学校财务处定期关注学生校园卡的消费情况,特别是关注那些月消费不足300元的孩子,通过寻求社会资助,为这些孩子设立助学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10年来,已有2000多个孩子因此受益。
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天一中学得到最大的发展,努力给孩子们提供各种舞台。学校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已形成活动序列,16个创新实验室也将陆续建成。学校为有国际象棋特长的学生刘冠初配备棋室、宿舍,专门配备学业辅导教师;学校给天文社拨专款20万元购置专业设备……
教育,真的不能简单
作为首批国家级新课程试验区示范学校,天一中学已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跋涉了十多年,可以说,改革已悄然改变着学校教师的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育直接看到的问题是负担重,更深层的问题是课程设置统一,学生的学习缺乏选择性;学习方式为统一的授课制,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性、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生活单调枯燥;评价方式简单化、技术化;学生的成长缺乏个性化的成功感,天性与个性受到压抑.成长的内驱力严重不足。
由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基于问题改善的真实探索,迈出了新课程建设探索的又一步——建设“丰富课程”。通过“丰富课程”,力图让每个孩子形成“丰富阅读、丰富活动、丰富经历”的学习体验。
我们致力于建设校园柔性课程,让孩子们浸润在人文情怀中。校园内弥散着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形成了“关爱、引导、熏陶”的德育范式。今天的天一中学,已然是一个四季花香、湖光粼粼、生态宜人的“美丽花园”,一个能享受成功、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文化圣园”,一个图书遍布、书香悠长的书香校园,一个和谐友爱、积极阳光的“温馨家园”。
我们着力建设家庭熏陶课程,让家庭文化奠定孩子的核心素养。指导父母以正确的示范培养孩子阳光的性格,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树立规则意识。
我们积极探索STEM课程,通过课程基地建设,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超越“学科中心”,以“项目研究”为途径,形成跨学科的主题性学习(如模拟联合国、天文研究、能源研究等);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由学科教师走向“项目研究导师”,教学方式从“传授”走向“指导”,以“名师工作室”推动教师跨学科的学习和跨学科的合作;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性变化——走出传统的学科知识课堂,进入基于信息化支持、专家引领的创新实验室,呈现“兴趣导向”“做中学”“做中研”的学习生态;推动学生学习组织方式的创新——变革传统的行政班级,形成“项目研究合作体”(天一科学院),并完全实现学生的自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我们着力引进AP课程,为孩子们打开另一扇窗。2009年成立的国际部,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了以“民族情怀、国际视野”为核心的中西合璧的国际课程体系。AP班课程中西兼修,学生自主选择,除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京剧、武术、烹饪、园艺、国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相关世界文化课程。针对学生能力特点与兴趣差异,在课程实施上探索“分层、分类、分阶段”的课程选修模式和“免修课程”制度;针对只关注成绩不注重学习本身的问题,在课程评价时,提出以注重“过程性与发展性”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针对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开发以“兴趣、学术、责任、理想”为指向的各类社团活动课程。
我们坚持开设名人课程,培育孩子们的梦想和激情。学校从2005年开始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知名人士走进学校,不仅讲述相关专业最新动态,还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当孩子们听到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布鲁斯·博伊特勒教授大学毕业后就梦想拯救癌症病人,听到1985届校友杜江峰院士在量子物理领域的28年探索,“梦想、责任、坚持”等核心素养教育就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变得生动具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袁明教授的《大国青年》讲座,则大大开启了孩子们广阔的视野,帮助孩子们清晰认识到大国青年所要肩负的责任。
如果说“丰富课程”建设是天一中学在课程层面的深度探索的话,那么超常教育实验则是天一中学在拔尖人才早期培养领域的可贵尝试。
当今社会对人才提m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严峻任务。由于超常学生的独特优势,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不能适应这些学生的发展需求。
我校白1980年起开始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实验性探索,经历了个别培养、群体培养、整体改革实验等阶段。2011年,学校成为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试点学校”,进入了“模式探索,课程系统建设,国内外合作,专家学者引领”的系统探索阶段。
30多年来,我们遵循“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原则,走课题引领、研究推动的实践之路,从“八五”到“十二五”期间,进行了多项省市级超常教育课题研究,涉及拔尖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我校成为中国超常教育中学协作组核心成员,与国内外众多名校进行了深入、长期的研究性合作。我校成为“世界天才儿童大会”“亚太地区超常会议”两大世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的积极参与者。与美国、英国、荷兰、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资优教育组织与高校有了广泛联系。我们积极提供多元课程和多样活动,期望让拔尖人才拥有“积极人格、宏观视野、领袖气质、济世情怀”。
多年的教育探索,天道酬勤,有志竟成,硕果累累。学校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超常教育实践基地、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学校、省课程基地牵头学校、省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13年,学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获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2014年,“天一科学院——自主学习模式探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每天行走在校园,我是一位呵护着“庄稼”成长的辛勤“农夫”;走进课堂与孩子们交流,我是一位耐心等待丰收的快乐“农夫”。每天做着平凡的工作,一年又一年,坚持“把平凡做得更好”。在我看来,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其实是一种职业习惯——那就是流淌在心田中的对孩子的呵护、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创新人才涌现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