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工作

2017-07-17 01:06张珺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扶贫心理

张珺

摘要: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他们承受的压力比普通学生要大,更需要心理的支持和理解。随着高校贫困学生的不断增加,在做好经济资助的同时,高校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有针对性的做好贫困学生的心理扶贫工作。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对策

目前,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不断的完善,资助项目越来越多,受助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帮助了高校贫困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但是却忽略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资助部门在做好贫困生各项资助工作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进行心理“扶贫”,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和发奋图强的精神,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存在的问题

1.焦虑感

贫困学生上大学不容易,特别是家庭中有好几个上大学的兄弟姐妹,面对高额的学费,特别需要父母的支持。他们能感激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但同时家庭压力较大,希望自己能够改变家庭的现状,回报父母的高期望,从而造成一定的焦虑感。很多贫困生在校期间都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平时还要勤工俭学赚生活费,不得不把时间花在兼职上,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贫困生大多都获得过国家、学校的资助,认为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背负着还款压力,既要兼职赚生活费又要花精力搞好学习,使得他们的精神长期处于焦虑、紧张中,严重者会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这种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2.人际交往困难

贫困学生几乎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兼职和学习上,心理压力较大。而青年学生又热衷搞AA制的各种集体活动,这方面的费用虽然不多,但对贫困学生来说,生活费已经捉襟见肘,再加上这方面人际交往上的花费,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渐渐的失去和其他同学交往的热情,逐渐远离集体,成为集体活动的边缘人。有高校做过一项关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社会交往的调查,调查发现,经常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贫困生为28.07%,其中特别困难的学生仅为5.47%,而非贫困学生则高达71.93%。可见,贫困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3.自卑感

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特别是来自偏远农村的贫困生,家里子女较多,父母所受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较体面的工作等。这些和其他同学产生了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使他们经常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很容易自卑,常常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愿意与人来往。这种消极、自卑的心态困扰着他们,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继而影响学业。

4.抑郁

宁夏大学曾经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心理状况调查量表,对在校217名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过一次调查,并和501名非贫困生心理状况进行比较,调查发现,贫困生的心理抑郁状态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贫困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可能会造成的就业困难、父母的期望、背负着还助学贷款的经济压力等,使他们承受着重大的心理压力,郁郁寡欢,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抑郁心理较重。这些抑郁状态,长期下去,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

二、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的对策

1.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贫困学生的精神家园,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提供一个美好、和谐的大环境来促进贫困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种平等、健康、轻松的活动氛围。鼓励贫困生多参加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增加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进一步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應制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多开展心理健康学习讲座,组织辅导员系统的学习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加强职业能力。这样辅导员能更好的通过贫困生的家庭状况、生活学习等,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较准确的摸底和评估,一方面能更好的应对贫困生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心理事件;一方面对心理状况较严重的贫困生信息能够及时上报院心理咨询中心,由更专业的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其次,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室建设,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帮助贫困生理性认识自己;辅导员应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题班会,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开拓勤工助学渠道,锻炼贫困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目前,高校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大多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跟他们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因此,高校应不断完善勤工助学建设,尽量设置一些跟他们专业相匹配的岗位。随着贫困生的持续增加,高校应开拓更多的勤工助学渠道,满足贫困生的需求。高校可联系企事业单位,组织寒暑假兼职招聘会,让贫困生不出校门,就能找到更多的兼职机会,同时又能保障他们的利益。通过兼职,更好的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

4.建立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档案,帮助其就业

高校就业中心和辅导员应对贫困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做好统计工作,并建立贫困毕业生就业困难档案。对他们实施个性化的就业帮扶,做好“一对一” 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对贫困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高校应利用各种资源,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符合条件的贫困毕业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叶华松.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2).

[2]吕延明.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李小鲁等.高校贫困生资助新视野[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王宇航.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扶贫”[J].皖西学院学报,2014(8).

[5]刘利,戴会群,陈晨.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5(7).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扶贫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