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感动中国五十年的现代启示

2017-07-17 13:07崔荣华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雷锋精神传承创新

摘要:雷锋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感动中国五十年,其平凡的感动和举手之劳的好人好事赢得了亿万人民的尊敬与敬仰,雷锋精神长久不衰的永恒魅力在于雷锋精神的平凡而伟大,细微而厚重,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雷锋精神一路走来,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象征。新时期,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仍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雷锋精神;传承;创新

一、雷锋精神长盛不衰的永恒魅力

雷锋精神是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中孕育和锤炼出来的高尚精神,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正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俭节约、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助人为乐、自强不息、扶危济困等,已深深渗入民族的文化血脉、思想伦理和人际交往中,影响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新时期,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我们党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发出的有力号召,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精神文明的战略部署。

雷锋的一生没有石破天惊的壮举,但他用平凡的小事成就了不平凡的一生,用涓涓细流凝聚了爱心的传承,用矢志不渝的坚守升腾了道德的温度。做好人,做好事,平平淡淡,水滴石穿。感动了社会,感动了世界。雷锋早已不是一个名字,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旗帜和坐标。雷锋精神让人们认识到,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财富多少,都可以做一个对人民有利、有益、有用的人。雷锋在为他人做好事、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收获的不仅是满足和幸福,更重要的是,他把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找到了成就感,从而放大了自身的价值,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因此,雷锋精神是一种思考人生意义、追寻幸福源泉的精神,这也正是雷锋精神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二、雷锋精神发扬的是美德、传承的是希望

雷锋精神作为传承中华美德在当代的重要载体,集中华美德于一身,又赋予社会主义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需要大力弘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和“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精神,代表的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品格。雷锋对于生活的热爱促使他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造就了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雷锋精神蕴涵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情怀,勤俭节约、扶贫救弱、反抗压迫的道德情操。自幼失去父母,吃百家饭长大的雷锋,始终有一颗感恩和仁爱的心,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我要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共产主义事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者生命的承诺。“立功、立德、立言、重名誉、尚气节”的大丈夫人格,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修养意识。“性善”学说,让我们感受到如春天般温暖的雷锋的真诚之心。“人人亲其亲,长其长”,“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多做好事、善事,日积月累,滴水穿石,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对同志如春天般温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美德启迪着雷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创新学雷锋实践载体,将雷锋精神持久弥新

新时期,我们要传承和创新雷锋精神,真正把学雷锋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走出学雷锋活动“三月里来四月走”的误区,进而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大众化,要不断从中国传统美德中借鉴吸收营养,深入挖掘创新学雷锋实践载体。

第一,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社会通过形式多样的途径、方式让大众了解熟知雷锋精神的内涵、历史发展、时代价值等内容,为雷锋精神的弘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而将雷锋精神的内涵真正融入每个人心里,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反思,需要长期的时间考验,在量变转化为质变的生活实践中将雷锋精神的品质贯穿于自身生活中。

第二,舆论宣传的方法。创新宣传雷锋精神的载体,要广泛进行雷锋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学雷锋网上系列活动,开设学雷锋活动专栏、微信、微博,使学雷锋活动延伸到每个角落,用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学雷锋活动深入人心,那么学雷锋活动将取得重要的进展和成效。

第三,榜样引导的方法。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能只有雷锋一个典型,而需要成千上万个先进人物与先进集体的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都是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榜样。“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从“学习雷锋的光荣标兵”朱伯儒、“英雄班长”王杰到“硬骨头战士”徐洪刚,从扎根西部的好干部孔繁森、“第一书记”沈浩到“草帽书记”杨善洲,从学雷锋先进个人吴天祥、水电修理工徐虎到当代工人许振超,从勇救掏粪老农张华、英雄少年赖宁到“板凳妈妈”许月华,从长江大学“10.24”救人英雄群体、抗洪救灾英雄群体到抗震救灾英雄群体,不断的传承雷锋精神,一次次温暖人心,一次次感动中国。”

第四,集体影响的方法。家庭教育是践行雷锋精神,弘扬中華美德的起始点。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就要从家庭教育抓起。中华民族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故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家庭教育一个人成长的特殊意义。学校教育是践行雷锋精神、弘扬中华美德的主阵地。要把学雷锋常态化。中华美德、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学校的德、智、体、美的教育结合起来,贯穿到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特点,形成有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社会教育是践行雷锋精神、弘扬中华美德的大课堂。践行雷锋精神、弘扬中华美德本身就是一项要求群众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一项需要多方关心支持的社会工程。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学校、家庭、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整个社会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合力,才能营造有利于学雷锋活动的良好社会环境,雷锋精神才能人人可学,处处可为。

第五,知行合一的方法。知行合一的方法是由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所决定的。它表现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传授道德知识和总结道德行为者的道德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推动和深化学雷锋活动要注重两个环节的结合,一是搞好宣传教育,二是丰富实践载体。宣传教育是推进学雷锋活动的首要工作,采用言论评论、嘉宾访谈、真实事例的等形式,加大新闻报道的宣传力度。杂志、媒体、网络应形成合力,利用微博、手机报等手段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雷锋精神的力量不断传承。采用播放公益广告、公交、地铁宣传栏等基础设施的宣传使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家喻户晓。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歌曲、影视剧、文学作品和动漫作品,抓好展演、展映、展播。雷锋最大的价值也体现在实践之中。要创新丰富实践载体,营造人人参与进来的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把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付诸于社会实践之中,进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之中,而不是单纯停留在口号上。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武装教育、鼓舞激励、规范、引领等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指引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髓所在,它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中华美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美德存在共通与契合。雷锋精神的形成虽然早于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却与其有着紧密地内在关联,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继承了传统美德并对传统美德进行了创新与超越。

雷锋精神与时代同步,它不是僵化的道德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我们今天学雷锋,不单单是五十年前那些“好人好事”的简单模仿,而应结合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赋予其鲜明的时代内涵,应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以及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特点,创新学雷锋活动的实践载体,使雷锋精神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宣传中要注意宣传内容的简明化。对于雷锋精神的宣传应该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这样才能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弘扬雷锋精神,贵在付诸行动,贵在持之以恒。雷锋精神感动中国五十年,一定能够汇涓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一个拥有五千年优秀传统美德积淀的礼仪之邦,一定会以更加自信、更加文明、更加友爱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雷锋精神将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永远驻留在人间。

【参考文献】

[1]石军玲.雷锋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2]石军玲.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精神学习读本之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動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吴潜涛.永不退色的雷锋精神及其新时代的弘扬与培育[J].思想政治研究,2012(06).

[5]公方彬.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J].国防大学学报,2012(02).

作者简介:崔荣华(1986.08-)女,汉族,河南焦作人,法学硕士,焦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雷锋精神传承创新
浅谈雷锋精神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职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雷锋精神与中国梦:三个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