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娜
语文是一个外延宽泛、内涵复杂的学科,和数理化比较起来,语文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要巨大得多,因为语文教育不只是一个知识体系,它同时具备了塑造人的心灵以及培养审美趣味的功能。正因为如此,语文教育才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刷新语文作业,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融,是我在教学路上不懈的追求。
优化课堂教学,就应该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润物细无声”。这种观念下的语文课是轻松愉悦的,是没有任何包袱的语文课。当然,光有宽松的学习环境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学生常常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如果老师能够运筹帷幄,善于梳理,定能大大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从而凸显其学习的主体性。
优化课堂教学,还应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首位,要在解决学生乐学、善学上下工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应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学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后,不少同学流于说明文形式化的学习,没能留意“斗拱”和“翼展”的细节介绍。对此,我适时提出问题,学生便开始了对古典建筑结构的研究,由此学生了解到中国古典建筑的外在美,同时感受到古代勞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寻找乌鲁木齐市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相结合的特色建筑物。学生在这些语文实践活动中,找到了许多建筑实例,对这些建筑的美学风格有了直观的感受。
优化课堂教学,还应定向延伸,渗透生活。不拘限于教材,不拘限于知识本身,不拘限于知识的表象,善于抓住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定向延伸。将现实生活的活水注入所探究的内容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契科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们以“套子”为话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类似套子,避免自己成为另一个别里科夫:学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时,学生们根据自身阅历,讲述了自己的“山水游”经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游历经历完成课外小练笔,也使得学生有话可说。
除了优化课堂教学外,刷新语文作业,让作业面孔靓起来,也备受学生的欢迎。有时学生的作业压力并不一定是由于作业多或作业难而造成的身体上的疲惫,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学生最不喜欢的作业就是那种机械的、了无生趣的字词抄写,他们感兴趣的是有一定自由空间的作业。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作业的快乐。优化语文作业,让学生乐于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已成为教改的重要课题。以“大语文观”为先导,新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及综合性学习的要求,都昭示着语文作业的开放性势在必行。我把开放性的作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整合归类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应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归类,形成体系,便于学生融会贯通,巩固积累。例如,一个文言文单元学完后,按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分类整合,这样积累的知识不仅系统,还能自如地运用。再如,学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之后,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积累,整理李白的名句,感受他的豪放飘逸学习了杜甫的《登高》后,整理杜甫的名句,感受他的沉郁顿挫。这种作业所花的时间显然比单纯的抄生字难词要多,但学生愿意去做,究其原因是这种作业在避免了机械重复劳动的同时,能展示每个个体的知识底蕴。
2.延伸拓展式:这类作业主要体现在课外阅读上。面对浩瀚的课外读物,有时学生漫无目的或无从下手.结果往往得不偿失。所以这类作业就应在学好课内文本同时,按照老师的引领科学有效的去完成。学了《鸿门宴》之后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学了《林黛玉进贾府》之后读《红楼梦》,学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后读《水浒传》……课外精品的阅读,弥补了课本阅读总量的不足,弥补了课本范文与学生生活有时空距离的缺憾。课外阅读要有老师的适当引导,否则很多学生就会因为懈怠而读不下去,所以就规定一个时间段阅读的量,固定一个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并且每周都要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这样的作业,突破了学科的封闭状态,学生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环境中学习,会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3.自由随意、百花齐放式这类作业主要集中在日记或随笔的常规练习上,目的是刻意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新生入学就要求人手一个积累本,然后起上一个动听的名字——“五彩贝”,其中可以作摘评,更主要的是诱导他们练笔,带领他们积累生活。生活就像一个大海滩,学生们由《我的高中时代》开始,用笔记录中学时代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课外练笔由开始的信马由缰到结合课内学习重点的“规矩方圆”,数量由少到多,内容由平淡到深刻,呈循序渐进的态势。高一时每周至少写一篇课外“随笔”,高二、高三时一至两篇,字数亦根据情况而定,但不作死规定。这类作业,可对见闻情感进行描述,可对心爱之物、“学习天地”进行介绍,可对街头广告、标语、乞丐加以议论,当然喜欢文学的还可以写诗、虚构小说,美丽的童话、迷离的科幻,随心所欲。尽管有些稚嫩,但从大大小小的“贝壳”里折射出中学生的表达欲望、多维的思想、五彩的生活画面。面对高中三年厚厚的四五本“彩贝”,有的同学总结道:“……它将是我一生中的无价之宝……我们是在积累语言,更是在积累幸福,因为我们在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刻划着生命的痕迹。”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教学绝不可唯“应试”是从,使学生陷入各种机械的题海中,而是应严格遵循语文教育学科的规律,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