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
面对全国卷作文“防套作”的命题思路的出现,针对具体的事件进行深入说理的作文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因此指导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既要让学生学会扣紧材料但又要学会跳出材料,作进一步延伸拓展。
所谓的“延伸拓展”指的是在就事论事之后跳出事件,作更深广的论述与阐释。它是一个特别的维度,能够提升所论观点的普适意义,泛化有度,点到即止。但在延伸拓展中,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切入位置要适当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归纳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常规写作流程。可以让学生在行文时有个具体的论证方向。
首先概引材料并表明态度及观点,其次呼应他说强化己方观点,再次多角度阐明己方观点(可从制度建设层面、道德舆论层面、文化认同层面等角度切入)。就事论事后,可延伸拓展。最后再提出建议并首尾呼应。
延展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最好是把事件论证清楚之后,再进行延伸拓展。这样把一件事件的原因分析透彻再进行拓展,可以拓宽论证的深度和广度。
二、延展内容必须与材料内容“同质”,具有可比性
在延伸拓展的时候,延展的内容和材料要同一性质。以下面这两篇学生的作文为例:
例1纵观中外,都有类似的建筑,如巴黎圣母院,根据资料显示,它不也是一幢危楼吗?至今都没能将它修缮好,但是正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才得以存留下来。福建古田会议遗址,充其量也就是一座比较矮小的土房。正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能够保留下来。因此,一座建筑的价值并不是它有多么高大巍峨,而是因为它是一座有故事的建筑,承载着特殊的意义。既然有意义又何必去毁灭呢?
在这篇作文中,学生延展了古田会议的遗址,但是材料中要拆的是危房,危房和历史遗址是不同性质、不可相提并论的。危房指的是随时有倒塌危险,不能保证是否还能居住和使用的建筑。可是文中所举的两个遗址都是文物,属于文化古迹。因此把巴黎圣母院和古田会议会址这两个文物古迹拿来类比,不具有可比性,自然说理的时候,就没有说服力。
总之,在延伸拓展中,要注意同类性质的延展,关注此事,还有关注与此事同质的一类事,关注此事于当时的影响,还要关注此事于时代与民族未来的影响,关注此地之事,还要关注异地之事。只有这样,才能使论证层层深入。
三、延展過程中要回扣材料或主题
所谓的回扣材料或者主题,也就是要从关键词上拉回到给定的事件。
例文然而,此类事件并不是个案。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多少人将书本上的杜甫像任意涂鸦,造成“杜甫很忙”的闹剧,却少有人巡游浣花草堂,感悟圣者笔墨的波澜:多少人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着子虚乌有的李白预言诗,却鲜有人静静坐下来,去捧读一卷真正的谪仙诗作。(《勿使黄钟毁弃而教瓦釜雷鸣》)
这篇作文针对“贾玲恶搞花木兰是恶搞还是创新”这个事件展开议论。在这篇作文中,这位学生从贾玲恶搞花木兰的事件中延展开来,举出当今世人恶搞圣哲的事例,延展的事件性质相同。如果仅仅议论到这里就戛然停止,读者会觉得不够深入,这时候就需要回到材料中。因此可以在这个段落的后面加上一句而今,继承者中华民族精神的花木兰,也被包装成滑稽小丑公然搬上舞台,这显然冲击了大家对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的认识。(回扣材料)
四、延展的内容能起着深化或者感化的作用
具体说,就是联系同性质的事件后,还要善于分析结合材料事件和所延展事件中所共同的揭示的社会问题,由此深挖人性善恶的根源等。
(深化主题)难道我泱泱文明古国竟然没有人真正创新,只能通过“靠文化吃文化”的恶搞以博取大众眼球了吗?在这个媒体人历史自守集体迷失的时代,正如六小龄童所说的,我们该如何向下一代说明美猴王、花木兰为何物(《勿使黄钟毁弃而教瓦釜雷鸣》)?
这位学生在开始写的时候,并没有写下这几句,后来经过一番修改,在上面段落中加上了这几句,这几个反问句振聋发聩,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将议论引向深入,让读者反思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五、延展内容结构要注意起承转合
完整的延展段落,要起承转合。“起”——也就是一个过渡句,从事件中跳开议论。“承”——即是由此及彼,拓展同性质的材料。“转”——就是延展后,要回到原材料上。“合”——就是要找到材料和延展材料的共同之处,深化议论。
例文然而贾玲恶搞花木兰早已不是个例,娱乐圈恶搞传统文化现象早已泛滥成灾(起,过渡句)。有人曾问年近花甲却仍然活跃于舞台的六小龄童为何如此。他表示:“想要把美猴王的形象展示给年轻人,现在其他的孙悟空很多都是龇牙咧嘴的。”从老一辈的艺术家口中我们听出了满满的辛酸和对当代媒体人的无奈(承,拓展事件)。从穿越剧到抗日神剧再到如今的贾玲恶搞花木兰,当下流行的热点无不例外地在消费者历史与传统文化(转,回扣材料)。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加工需要适度,不能胡乱篡改,别让那一份历史积淀下的清新璀璨,沾染上几分晦涩难堪(合,深化议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能够就事论事展开议论.同时也加大了专项说理与辨析能力的考查,它要求学生能够针对指定事件进行“具体思辨”“深入思辨”等能力的考查,如果学生对延伸拓展原则运用得比较巧妙,就可以将论证引向深入,让文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