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高效导入的四种办法

2017-07-17 01:59吴潇潇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6期
关键词:有效导入语文课堂高中

摘 要:好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启发学生思考和调动学生的思维,还有益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对文本进行知识迁移与拓展。因此,导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特提出以下四种高中课堂高效导入的方法:情境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标题导入法,温故导入法。

关键词:高中 语文课堂 有效导入

语文课堂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语文课堂看作一首乐章,那么导入就如乐章的第一个音符,奠定了整个乐章的基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会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给学生脑力带来疲劳。”高中阶段,学生学业繁重,语文课被大部分学生视为放松课,课上可听可不听,或者做其他作业。高中语文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在备课和日常上课中大都略去了语文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一上课便直接进入文本内部,开始分析、解读课文。本意是为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然而教学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好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启发学生思考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益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对文本进行知识迁移与拓展。因此,导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刚刚在高中实习了一学期,结合高中语文课堂实际情况,以及自己上课后的一些思考,特总结了以下四种高中语文课堂高效导入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法——导之以情,营造氛围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心理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进步。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情境导入法适用范围极广。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就有“意境”一说,李吉林老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情境理论”,并把创设情境的途径归纳为以下六种:在生活中展示情境、用实物来演示情境、通过图画来再现情境、用音乐来渲染情境、通过语言来描绘情境、通过表演来体会情境。在导入中也可运用“创设情境”一法,情境导入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老师的带领下,促进学生情感层层深入,逐步深化。具体说来情境导入法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利用语言、图像、音乐、多媒体等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动人,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学《雨巷》时,首先可用幻灯片展示一幅图片:刚刚下过雨的江南小巷,湿漉漉的青石板,悠长而空无一人,远处隐约有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并播放关于《雨巷》的配乐朗诵音频。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运用视觉、听觉、知觉等来初步感受雨巷。最后教师语言导入:一位青年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寂寥而悠长的小巷,他的内心会泛起怎样的涟漪?假如你是作者此情此景之下,你会有哪些感受?本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雨巷》,走近“雨巷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悬念导入法——导之以疑,激发兴趣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纯知识与文学性的学习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巧妙设疑,采用悬念导入法设置悬念。从而造成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思维在一开始就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所谓悬念,即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引起了激荡,使其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并在某种程度上激起学生想要知晓答案的认真态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新课导入中,教师须匠心独运,有的放矢,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文章用几个问题勾连起来,在学生不容易产生问题的地方设计悬念,在枯燥无味的地方设计悬念,在重难点处设计悬念。问题设置需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由简入繁,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文章主题。例如在准备《小狗包弟》一文的教学设计时,可设计如下几个悬念:1.小狗包弟是一条怎样的狗?它与“我”的家人相处如何?2.小狗包弟最后的结局如何?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做?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悲惨现实?作者究竟在忏悔什么?如此三个大问题,清晰的串联起了全文,并且问题设计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原则,激发学生探求真谛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可乘机将全班分成三个大组每组探究一个问题,最后三个大组进行各自的展示和互相的评比。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达到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状态,课堂也会更加有趣和有活力。

三、标题导入法——导之以知,训练技能

鲁迅说:“要极省儉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短短的一节语文课里要极为迅速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则要抓住文章的眼睛。标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探测课文内容和中心的一扇窗。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大可以从标题入手,采用标题导入法,探讨题意,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在把握教材重难点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围绕题目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入新课。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就可运用标题导入法,从标题“烛之武退秦师”中,让学生思考从标题中可以看出什么?标题中题眼即题目的关键词是什么?学生应该很容易回答出来。然后再进一步深入,“退”的主客体分别是谁?最后再围绕为何退、如何退、和退的结果来设计教学过程。从题目入手提纲挈领,学生也能掌握从题目入手的阅读方法,反复涵咏,仔细体味,迅速进入文章主体的学习,课堂效率高,学生也有得益。在使用悬念导入法与标题导入法时,教师都需要提纲挈领,巧设问题。然而二者也有明显的不同,悬念导入法是在教师总览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悬念,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标题导入法则是在短短的标题中大做文章,教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越俎代庖,提前透露文本。

四、温故导入法——导之以法,融会贯通

在高中语文课文中,有一部分文章与之前的语文学习产生了勾连,可采用温故导入法学习新课文。温故导入法就是指通过复习旧知识以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式。在学生原有知识与要学知识之间建构联系,并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这符合高中生智力发展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创造性。温故导入法的关键在于要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巧妙引导,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如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时,就可使用温故导入法。课例:人生在世,浮云苍狗月圆月缺,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告别和离散。在诗词中离别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晏殊曾说过“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同学们还记得哪些诗人写过哪些关于离别的诗词?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这篇离别之词,感受柳永笔下的离别愁绪。

这段导入,既复习了之前学习的关于离别的诗词,又巧妙地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在温故的同时与新的知识产生勾连,更利于学生理解和产生求知的兴趣。同时针对不同的课文,导入方法也可以叠加使用。比如《雨霖铃》这篇课文就可同时使用情境导入法和温故导入法。首先课件展示“惜别图”,并播放《送别》歌曲,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进入情境,将学生带到一种悲凉的氛围之中。然后教师再语言导入,带领学生温习之前学过的离别诗词。

五、结语

除了以上四种导入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还有教学目标导入法、作者介绍导入法、故事典故导入法、衔接导入法,等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可根据高中语文课文的设置、高中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状况以及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水平,灵活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使得语文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导入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不能为导而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导入要切题。导入的形式、风格和内容都要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相一致,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服务,切勿只求新颖和有趣,而与所学知识毫无联系,牵强附会。第二,导入要精炼。导入要简短精巧,三五分钟,引起兴趣即可。导入节奏简洁明快,设计内容合适精当,学生便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第三,导入要启思。导入要能激发学生思维,切不可平淡无味或机械灌输。最后,导入要激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导入充满趣味学生才能被牢牢吸引住,切不可陈词滥调,乏味刻板。总之,高中语文课文虽然文质皆美,但是其深度与难度也相对提高,在语文教学环节中要熟练运用有效、高效的导入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寶大.导入技能 结束技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芬云.课的导入与结束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蔡伟,纪勇.语文案例教学论:课堂导入与收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杨艳.初中语文导入六法[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8,(10):41-41.

[5]张明冈.语文导入艺术初探[J].教学与管理,1996,(5):43-44.

(吴潇潇 四川南充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637009)

猜你喜欢
有效导入语文课堂高中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
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有效导入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