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明科 李代明
文化权利是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社会成员能否公平享有文化权利、能否公平占有并享用文化资源、是否享有充足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1]文化权利作为人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权利的内容和价值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常常被称为人权中的“不发达部分”,[2]被看作是其他权利的“穷亲戚”。[3]而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中国梦”提供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成为文化治理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4]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为了引导和激励全民阅读,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推动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全民阅读也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4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阅读”的重视可见一斑。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阅读方式的数字化,阅读内容的碎片化和娱乐化、商业化、快餐化给传统阅读带来了极大冲击,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学实验和形形色色的理论观点,读者在纷繁复杂的阅读内容面前无所适从,如何引领大众阅读成为提升大众阅读品位、提升知识文化素养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举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门制定《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要实施“全民阅读优质内容建设工程”和“全民阅读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如何遵循“顾客导向”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如何根据大众阅读需求变化从文化资源供给侧入手推动公共文化资源精准供给?这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文化的重视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对文化的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CCTV举办的文化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掀起了文化崛起与普及的热潮,文学之美、声音之美、情感之美的文字之美不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已然“飞入寻常百姓家”,阅读需求也在悄然变化。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统计,2008-2016年,我国国民综合阅读率从69.79%上升到79.9%(见图1),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纸质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分别为44.66期(份)和3.44期(份),如果将这些阅读量乘以读者数量,其结果将是巨大的需求量,还不包括对舞台艺术、电影、电视、美术作品的需求。表明我国国民阅读人数众多且处于增长趋势,拥有庞大的阅读群体,对出版物和文化产品有巨大的现实和潜在需求量。
图1 2008-2016年我国国民综合阅读率变化情况
随着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电子化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5]2008—2016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率从24.5%迅速增长到68.2% (见图2),从《第十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来看,成年国民选择阅读图书的平均时长为20.20分钟,读报时长平均为13.15分钟,阅读期刊平均时长为6.61分钟,上网阅读平均时长为57.22分钟,手机阅读平均时长为74.40分钟,Pad阅读平均时长为13.88分钟,电子阅读器阅读平均时长为5.51分钟,纸质阅读平均时长总计为39.96分钟,数字化阅读平均时长总计为151.01分钟,数字化阅读时长远远超出纸质阅读方式的时长,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6]
图2 2008-2016年国民阅读数字化阅读率变化情况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统计,在网民群体中选择“阅读新闻”的占79.8%,“查询类信息”的占46.6%,“阅读网络书籍、报刊”的占26%,“看视频”的占61.1%,阅读即时资讯的占35.5%(见图3)。这仅仅是2016年成年网民的阅读内容,若算上未成年人,阅读需求更加多元,这要求有更加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供给。
图3 阅读内容及所占比例
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商品的数量。[7]供给和需求涉及公共文化资源配置问题,但无论是政府配置资源还是市场配置资源,都面临如何处理供求矛盾问题,两者都会出现“失灵”现象。目前所出现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脱节、活力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8]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测算,我国存在巨大的阅读群体和潜在群体,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量大,急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主体功能,面对巨大的群众文化需求,政府文化供给总量不能满足巨大的文化需求量。存在公共文化服务数量的“供不应求”,多数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还处于低水平保障阶段。[9]另一方面,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以往一直以城市为重点,公共财政投入和文化设施场馆、网络基本都聚集在城市,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供需矛盾突出,政府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与农民的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之间存在矛盾,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难以满足农民基本的求知需求,[10]造成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不平衡。
阅读是一种消费行为,读者作为文化消费者,会根据自身需要积极主动地获取各类信息。随着阅读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要求文化供给者能提供个性化的阅读资源。《文化产业专题研究报告》认为我国文化需求存在以下特点:第一,文化需求层次落差大;第二,文化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第三,文化需求内容要求多样化。同时农民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既迫切又多元,农民对文化需求从原来的“被动灌输”到现在的“主动学习”,对科技致富求变求发展的动机驱使其主动阅读。事实上,读者作为文化消费者,对阅读对象有多元化需求,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阅读内容,而且这种阅读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作品 。但“大水漫灌”和“计划式”供给模式导致供需不对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存在,“群众需要的不配送,群众不需要的乱摊派”[11]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政府文化供给内容与居民文化需求错位的矛盾,精准供给水平和精准供给能力亟待提高。
公共服务平台是区域内文化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整合的载体,但是我国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平台建设还不能满足需求标准。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区域不平衡。据文化部2013年公布数据计算,以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例:东部地区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是110.79m2,中部地区是73.45m2,西部地区是88.54m2,东中西部地区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东部地区远远高于国家均值85.1m2,中部地区远低于国家均值,西部地区略高于国家均值。中部“文化塌陷”凸显。[12]不同地域间存在“鸿沟”、城乡“二元结构”和阶层间“差距结构”,[13]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集中在东部和大城市,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缺乏且辐射范围极其有限,有很多县都没有图书馆,乡镇和村的文化服务中心缺少管理和图书更新,不能满足阅读需求。
二是数字化阅读和推广平台建设不能满足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电脑、iPad、Kindle等电子设备的普及,阅读的对象不仅限于纸质书,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即可获得海量的阅读资源,各种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都是阅读资源的提供者,需要既能满足大众阅读需求又能传播正确信息推广平台,对传统公共文化资源充分利用,降低闲置率;对网络平台进行有效管理和推广,保证网络文化阵地既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公民文化权利的道德属性要求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权平等地享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因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不偏不倚地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均等化的服务和产品。[14]阅读需求变化和阅读资源供给模式的不合理,导致公民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得不到保障,急需从供给侧入手,精准供给公共文化资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15]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在大众阅读需求越来越旺盛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必须要上接“天线”,精准对接我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按照《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要求,一是创作更多更优秀的反映国家文化发展主旋律的文化产品。实施精品战略,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16]抓好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青少年题材和军事题材等的创作生产。大力推进原创作品,坚持原创是文化生产的重要方向,[17]原创是图书出版的终极追求,[18]同时进行经典再造再现,以现代手法和元素激活和重塑经典;创作一批舞台艺术、美术与音乐作品;振兴一批戏曲,组织京剧、昆曲和其他地方戏。二是推动彰显时代精神和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作品的生产。网络文化阵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一些“网络作家”经常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文化“垃圾”,污染网络环境,传播的千奇百怪的理论主张让读者无所适从甚至走向极端,必须加强对网络文化阵地的治理,推动网络文学、网络剧、微电影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健康发展。
文化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是一对天然的矛盾,需要通过调解或调控,实现文化市场的动态平衡。[19]传统的公共文化事业体系“以生产为中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需求为中心”,[20]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不仅仅是生产出文化产品,更需要精准对接阅读需求提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大众阅读具有需求层次落差大、需求内容多样化等特征,要坚持“按需制单,百姓点单”的模式精准对接大众阅读需求,改变过去“大水漫灌”“计划配送”的供给方式,要将“政府端菜”与“群众点菜”精准对接,提供群众喜闻乐见、迫切需要的文化产品,特别要关注“老少边贫”地区、老年人、少年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科学“送文化”“种文化”。一是实施“老年人文化工程”,为老年人提供一批文化产品,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向老年人推荐了90种图书和10种音像电子出版物。二是实施“残疾人文化工程”,助推残疾人发挥才智。三是实施“少年儿童文化工程”,关注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四是实施“农民工文化工程”,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五是实施“边疆文化工程”,结合边疆建设实际,推出一批反映边疆特色和民族团结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稳边、固边、兴边。六是实施“文化扶贫工程”,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推出一批有针对性的科技文化产品,坚持“扶知、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助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连接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需求的载体,要提高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效能,能够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必不可少。但是我国各地文化场馆和文化设施分布不均且比较分散,如果继续“大水漫灌”式的投入势必会加剧不平衡,公共文化场馆和设施富集的地方越来越富集,少的地方依然少,因此精准投入才是促进平衡的必由之路。一是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财政支持力度。我国图书场馆集中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和高校,但是这些文化场馆的辐射范围和服务对象有限,与基层民众息息相关的县、乡镇、村(社区)的文化设施和场所极其缺乏,有些文化场馆和村(社区)文化室有名无实,急需对这些缺乏设施的地方加大投入,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阅报栏(屏),配好设备并加强管理,在贫困地区配备流动文化车,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场地切实建好。二是精准推动数字阅读与推广平台建设。“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必然需要加强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提高虚拟技术的运用,通过VR、CR技术增强数字馆的真实感,通过360全景照片、视频音频、三维技术等为不同场馆、不同作品、不同读者群体打造个性化的电子图书馆、电子博物馆、电子美术馆和电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平台精准对接阅读需求和文化需求,并通过分析读者的阅读惯习精准推送优质的文化产品,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博览自己喜爱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