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7-07-15 06:20代兵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表演戏曲发展

代兵

摘 要: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融合表演、演唱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在舞台上为观众展示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戏曲文化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

关键词:戏曲;表演;发展

中图分类号: 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103-01

中国戏曲经过800多年的沉淀与创新,历经产生、发展、繁荣等多个阶段,在12世纪才形成了初步完整的体系形态,至今保存较完好300多个戏曲剧种和数以万计的精彩剧目使得戏曲文化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形式,至今仍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演,呈现出勃勃生机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一、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段

中国戏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运用歌舞的形式来再现和升华生活,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形式是在不断地吸收和借鉴诗歌、音乐、舞蹈、绘画、说唱、杂技、武术等多种姊妹艺术的技术上相互融合发展而来,并在宋代的南戏和元代的杂剧中得以初具规模。充分发挥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的长处,在戏剧性的基础上想制约,互为衬托,共同为塑造人物、叙述情节。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具有别具一格的表演形态:唱、念、做、打。唱念用以塑造音乐形象,做、打用以塑造形体形象。

要在有限的空间演绎一段完整的人生故事,从而反应深广丰富的生活内容,须运用虚拟手段创造出舞台艺术的真实性才能给人以无限的空间自由感,虚实相生,以虚带实,贯在传神,戏曲在观念上的写实再现与表现现象上的抒情写意,同强调模仿追求实镜的西方戏剧大异其趣。

二、地方戏曲的艺术特点

地方戏曲走着一条漫长的而曲折的道路,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和人民息息相关的,地方戏曲充满着艺术魅力,把生活内在的真与人物内心的真冶炼成诗化的美。它在广泛的生活题材的领悟中探寻美,并且把这种朴素的美加以诗化,因而,常常不是着眼于一些生活具象的真,而且着眼于刻画人的精神美,情感美,为开倔生活的真实内涵,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发挥自由而严谨的结构美。正如泗州戏发展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为安徽四大优秀地方剧种之一,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她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素有“皖北黄梅”之称,2006年,泗州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泗州戏在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因曲调优美动人而深受群众的喜爱,素有“拉魂腔”之称,又因女腔常用尾音翻高七度的拖腔,亦称“拉后腔”。泗洲戏流传于鲁南、苏北、皖北广大地区,由于各地区语言声调不同,同时受各地区不同的戏曲声腔、说唱音乐或民间歌曲等的影响,在流传中逐步分化为不同的路数和剧种。泗洲戏的唱腔与念白在皖北地区的流传与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观众逐步减少,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泗州戏的生存出现了危机,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

三、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和瑰宝,作为戏曲艺术工作者要视保护其生存和发展为己任,不断思考和探索,为戏曲艺术的献计献策,共存共荣,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万事万物的生长都要有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戏曲艺术也不例外。戏曲艺术要发展就必须培养自己的观众群,有需求才有市场,只有形成良性的供求关系,戏曲艺术才能进入良性的运转阶段。但是人们对某一种艺术的审美偏好,需要不断地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培养和熏陶。

我们戏曲艺术工作者们要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积极主动地努力培养自己的的观众群体,做好普及和提升戏曲常识的教育,使得喜爱戏曲的观众们有更好的环境来了解戏曲,从而更加喜欢戏曲。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更是凝聚民族魂、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地方戏曲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更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我们在发展地方戏曲的同时,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可以看出,中国人对戏曲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情感依赖和原乡情结。千百年来,城里乡间,搭台唱戏,构成了中国社会一道独有的文化风景线。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可以说,各种戏曲艺术的百花争艳、代代相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振兴戏曲艺术,使之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相匹配、与气象万千的伟大时代相匹配、与亿万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振兴戏曲艺术,对于传统文化艺术薪火相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曙光.宿州戏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2]姚玉金.宿州文化春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

[3]劲草.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坠子戏代表性传承人张莉[J].文化宿州,2011(04).

猜你喜欢
表演戏曲发展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区域发展篇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