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研究

2017-07-15 15:35郭军东耿兴涛
价值工程 2017年23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郭军东 耿兴涛

摘要:文章通過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对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提出对高层建筑物应避开采空塌陷影响范围,并做好评估区及周围的防排水工作,保持排水通畅的防治措施。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area,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of the area was evaluated. It is proposed that high-rise buildings should avoid the mining subsidence influence scope, and the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work in assessment are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should be well done to ensure smooth drainage.

关键词:区域地质;危险性评估;防治措施

Key words: regional geology;risk assessment;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141-02

0 引言

目前各种地质灾害事件频发,给国民经济、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一部分地质灾害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造成的,这种类型的地质灾害,人类是可防、可控的,只要评估正确、防治方法正确、防治措施真正地落实到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类地质灾害发生的,最低程度也是可减少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1 工程地质

1.1 概况

新区项目位于隆化县城北西322°方向,隆化镇煤窑村至西沟门村一带,距县城中心直距2.7km、运距3.1km,交通便利。新区项目规划面积1293595m2,容积率不大于3.0,规划建筑物最高100m,规划住宅小区位于评估区中部,以多层、高层相结合为主;规划中学、气象局位于新区北部。

1.2 地质环境条件

区域内地表水体主要为伊逊河和蚁蚂吐河,均属滦河水系,其中伊逊河经过新区东侧,蚁蚂吐河经过西侧,在隆化镇山咀村与伊逊河汇合。新区位于低山丘陵区,微地貌属于伊逊河一级阶地,主要为冲洪积、残坡积黄土,位于河谷平地与山区接触地带,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较平坦,场地标高552-550m,地貌类型简单。新区地层岩性由老到新主要为中生界白垩系西瓜园组和第四系组成,主要为:粉质砂土、砂土层、泥岩、砂岩、混合岩。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Ⅰ2)、内蒙地轴(Ⅱ21)、围场拱断束(Ⅲ23)、张三营中断凹(Ⅳ27)东部边缘,东与喀喇沁台穹(Ⅳ28)比邻,区内地质构造不发育。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1 地质灾害类型

新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岩性单一,工程地质条件中等,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判定,评估区采空区范围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其它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2.2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内煤矿的开采深度102m-166m,煤层平均厚度0.38m,采深采厚比为268-437,采深采厚比大于30,为相对稳定区。评估区周边发现有民房及其他建筑物,未发现有基础下沉及房屋开裂等现象,该区历史上未发生过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现状条件下,煤田的开采没有使地表产生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3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预测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为中等,其它区域(采空区以外)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与防治措施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依据评估原则和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为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综合分区分为两个区,将采空区影响范围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其面积为110045m2,其它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Ⅰ),其面积为1183550m2。

4.2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评估范围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采空塌陷,通过监测手段和工程措施可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拟建工程新增荷载可能使煤矿开采区及影响范围发生采空塌陷,依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地质灾害防治的难易程度等,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建设用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建设用地适宜性为适宜,评估结果见表1。

4.3 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达到保护地质环境,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的目的。结合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性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合理规划布局;高层建筑物应避开采空区塌陷区及影响范围;提高采空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抗变形性;施工设计前,进行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做好评估区及周围的防排水工作,保持排水通畅。

5 结论

①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中等。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区面积1293595m2(1940.39亩)。

②现状评估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③预测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为中等,其它区域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④评估区划分为两个区,即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面积110045m2,建设用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面积1183550m2,建设用地适宜性为适宜。

参考文献:

[1]付进,王娜.某石油仓储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J]. 吉林地质,2016(04):149-151.

[2]王得楷,魏万鸿,叶伟林.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J].甘肃科学学报,2016(03):77-79.

[3]邓越,周廷刚,蒋卫国.都江堰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潜在影响评估[J].灾害学,2016(02):196-199,212.

[4]杨恩祈,牛雪妮,魏中林.某水库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6(04):96-99,105.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