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基于企业会计中税务筹划的几点探讨
陆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做好会计工作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详细分析了税务筹划的含义,由此引出企业会计中税务筹划的必要性,再通过企业会计中税务筹划的使用原则做了简单案例分析,并就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措施进行探讨与总结。
企业会计 税务筹划 措施
税务筹划在企业纳税、理财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的产生与市场经济是脱离不开的,科学有效的税务筹划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充分发挥企业会计职能,使企业减少成本获取收益。
企业是纳税主体,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税务筹划是纳税之前的一种策略性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减税延税的方式使企业获取合法利益,在遵守税法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理财、投资等提前筹划的一种合法手段。
其一,税务筹划具有合法性。税务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它必须遵照税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会计人员应该对税法有所了解,当企业有纳税需求时遵从法律内容并结合相关技术条件,呈现一个最为合理的方案,确保企业税负符合要求。
其二,税务筹划具有筹划性。税务筹划顾名思义,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筹划主体,是企业在纳税之前进行的一项策略性手段,使税负有所降低。
其三,税务筹划具有目的性。减少税负即为税务筹划的最终目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纳税滞后,这是一种先收款、后支付的纳税方式,在法定时间内交付相关税金。其次是低税负,也就是成本相对较低。
其四,税务筹划具有风险性。风险往往伴随收益产生而产生,当税务筹划未实现总体目标,其风险性也就随之而来。比如放弃可能存在收益的方案,筹划税务的支出资金等等,又或者税收方案触碰相关法律界限,导致企业税负越来越高,与原计划背道而驰。
其五,税务筹划具有专业性。多元化的生产结构是企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市场机制的日趋成熟,各大企业正在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翻新与变革。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的特征,企业加速现代化体系构建,产品直面国际市场,各国的税务机制都是有所差异、各不相同的,如果只是企业单方面的税务筹划,便很难应对这样一个繁杂不一的局面,因此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一些税务代理、咨询等业务形式接种而来,不仅减少了企业财会人员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这些第三产业使税务筹划更具有专业性,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前进。
新时期下为确保企业持续发展,一是要提前预知外部环境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二是要做好企业内部管理,方能保证企业是盈利的。基于外部市场因素的复杂性,应该对企业会计做出必要调整,增强其适应性。企业当企业在进行某些重大经济事项时,如投资、筹资、理财,应该以税法或其它相关法律内容作为主要依据,通过优化税收政策,与市场保持一致、协调,减少企业的税负,方能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为求做大做实,需要看到收益的关键点,使企业的利益高于平均利益值。传统的管理手段比较直接,以减少管理和产品的成本来实现获利目的,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手段所产生的价值利润已经不复当年,现阶段的企业盈利更看重在税收方面的改良与调整,因此在企业会计管理中,税务筹划所起到的作用愈加重要。
从我国角度来看,有关税制正在改革变化中,征税、管税的能力也与日俱增,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对企业而言,降低财务风险,确保经济效益既是短期目的,也是长期目标,因此税务筹划这项环节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基于种种因素考虑,对企业来说,执行税务筹划风险机遇并存,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结合市场现行规定,确保税务筹划高质量、高水平,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降低企业纳税负担,使企业的效益处于最理想状态,是税务筹划的基本内容,而这一内容的必要前提就是以税法和相关法律作为理论依据,保证税务筹划不违反法律规则。为使税务筹划与法律相适应,相关方案应该通过不断调整与优化来实现这一目的,因此在整个制定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对有变动、有变化的政策给予足够重视,确保企业经济收支平衡。税务筹划进行时,可能会出现成本乱列、利润乱调的情况,必须严格杜绝这种现象,通过科学合理地完善有关方案,发挥税务筹划的积极作用,确保税负目标实现。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企业会计工作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开设,因此在税务筹划中需要掌握好这一理论基础。以经济效益作为基础原则,可以将企业效益值与成本值进行有效对比,并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筛选更有利、更有价值、隐患更小的税收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最大程度排除由税务筹划引起的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保证税务筹划的效率性与经济性,确保企业效益增收。
企业为了适应新时期、新环境的发展要求,必须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系统性、全面性的管理体系,而税务筹划工作也应该以全面统筹为主,确保相关方案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优质建议。因此,一方面要保证税务筹划与企业发展目的和经营情况适应,另一方面要依法制定筹划内容,减少因企业税收所带来的负担,使效益有所提升。
以企业A与企业B为例,对企业会计税务筹划的作用进行分析。企业B于2013年成立,有8成的股权属于企业A,并且企业A拥有3成所得税税率。从2013-2016年,企业B的纳税额是400万元,2013年和2014年两年属于免税期,企业A可得320万税后利润。2015、2016年,企业B需按照所得税税率百分之15执行缴税,企业A在扣除所得税57.5万元的前提下,共计(四年)获利534.3万元。
若企业B以税务筹划的方式对税后净利进行科学配比,企业A在前两年可获利428.5万元,后两年为163.5万元,应缴所得税为34.18万元,扣除所得税后净利为557.82万元,通过两种方式的比较,企业A明显可以多获利23.52万元。
当前,成本法与权益法被普遍应用于企业税务筹划之中。二者代表的含义不同,适用范围各异,因此需要企业结合实际需要筛选恰当的计算方式。成本法主要应用于以下两种情况:如企业一开始是盈利的,后来基于某种因素导致亏损状态,再或者企业投资占比小于百分之二十。而权益法的应用范围以企业投资比重为主,通常比值为百分之二十到五十之间。一般说来,所得税是企业必须上交的,为确保企业投资对决策产生作用,如何筛选成本法和权益法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延迟或是少交必须上缴的税款,使企业处于收益趋势。
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会计税务筹划的基本作用,使企业处于持续稳定的发展状态,在营销产品时应该合理筛选具有实际意义的结算方法,以税法或其它法律为主要依据,明确销售收入的具体时间。从税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货款数量是企业明确税收数额的一大因素,通过银行对销售产品进行手续办理的过程中,以进货的具体时间来确定发货的具体时间,如果企业的销售策略存在差异,那么其结算方式也会随着销售策略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一来企业税收便是合理合法的,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存货计价是一个不容忽略的环节,相应的计价方式也很多,比如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毛利率法等等,考虑到计价方式的差异性,每种方法都会影响着企业的存货成本和营销成本,对应缴税的具体数额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存货计价的方式方法应该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准,企业在盈利和亏损的时期应该对不同的计价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企业的长远发展始终是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无与伦比,用规则明确计价方式,以理论指导实践。例如在存货计价的诸多方法中,先进先出法比较适用于市场价下跌时期,使企业减少因市价下调所造成的亏损,对企业成本和企业利益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列入成本费用的支出统称为费用列支,这一过程的实现要求企业加强对税务筹划的重视,在我国税法和有关法律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对费用列支的种种文案进行有效筛选,迟缓应缴税的具体时期,减少应缴税的数目,确保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也可以利用计算和提取提高进账效率,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将损失调整至最小化。实际工作中,要求企业会计人员随时掌握企业货亏现象,一经发现立刻将相关费用进账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降低企业在税负方面的亏损,使成本得到最大化节约处理。
资产计价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计价策略便于企业及时应对相关政策,减少在房产税方面的负担,是企业实现最优效益的前提保证。为此,仍然需要企业按照税法和相关法律开展固定资产的评价工作,比如对煤气管、空调进行资产评估,记录好相关数据信息。在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中,计税基数和资产计价存在固定联系,对企业的成本分析、效益增收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盈利或亏损,对企业来说都是常见现象,在企业会计税务筹划过程中,应该做好盈亏互补方面的计划和打算,如企业某年因运作不周出现亏损现象,应该保证企业下个年度的盈利对前一年的亏损进行抵销,使企业不因应缴税过多从而加大成本输出,确保企业处于收益状态。采用盈亏互补策略时,要求企业对当年的亏损原因、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使企业少走弯路,完成计划目标。
[1]李彦甫.企业会计税务筹划问题及优化方案探讨[J].财会学习,2017(3):167-167.
[2]丁华飞,赖萌超.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24):199-200.
[3]马世平.浅议企业会计处理中如何应用纳税筹划[J].中国市场,2015(1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