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硕
摘要:奎河曾带给人们的鸟语花香,现被人们残酷污染,带给人们孤独感和痛苦感。从建国西路到建国东路的绿化铺装上,本文对奎河市区段进行整体道路和微地形的规划,通过嗅觉、视觉、幸福感、孤独感、痛苦感,希望感等这一系列的感官空间进行景观空间的营造,让人们置身环境空间中去体验,追忆奎河,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环境;感官;再设计
1嗅觉设计应用
对于嗅觉最初的形式探索,是利用方盒子挖孔的想象来进行的,用盒子代表建国西路和建国东路的金融、店铺电子产业的建筑,圆孔代表的是它们不断排放的气体,这些废弃物污染着这条河流。这是最初的形式想象的探索,但在运用到实际场景中的景观节点空间上,因为此空间安置在徐州解放桥附近的绿化带上,实地调研后发现周围的鱼腥味、腐烂的蔬菜和水果味等充斥其中。为了带给人们实用性和更强的文化寓意,则采用蘑菇状的雕塑代表这条河流带给人们的生机盎然,由植物的花香和动物的造型元素,希望通过“蝴蝶饮水槽”、“蜜蜂向日葵”、“网花”等景观装置艺术,展现出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描绘出奎河曾经带给人们的鸟语花香和生机盎然。而作为奎河之水的象征,这个体现嗅觉的空间区域内还摆放了一些老旧的洒水壶,提醒人们现在这条河流如同装在陈旧的老水壶中一样被深埋在地下。
2视觉设计应用奎河表现
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的感受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1.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而且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看到的50%,自己听到20%,可见视觉在人的多种感官中起到重要作用。关于奎河最初的视觉形式探索的来源,源自于大地艺术的启发,并运用生活中的织物材质的肌理来表达奎河被污染的状态,进而从肌理中得到的块面元素运用到整个绿化带的微地形中,表现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带状空间,从整体上将整个绿化带隐喻成被污染的奎河,在具体的结合周围居民区住宅的视觉景观区域中,利用织物肌理中的点、线、面的联想,创造出代表黑白隧道的时空栅栏,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黑白点地面铺装,感受当时奎河被污染的斑驳印记。
3触觉设计应用奎河表现
手感和肌肉都是由于接触而产生的,可以区别是自己的感觉还是他人的感觉。因此,可以说这个感觉是最正确的个人感觉。由于肌肉的感觉,可以让人得知各种变化,这在过去的经验中起到了决定作用。这种接触感觉有2大区别:一是积极地附和,一个是被动的接受。通过在靠近泛亚大厦和周围繁华办公地段的绿化带上铺上数百个塑料紧急储水袋的临时铺装装置,来表现人们触觉中的奎河。水袋的设计是让人们积极主动地去接触,踩在橡胶枕状物铺成的柔软似水的地毯上,追忆这条曾经被人们污染和遗忘的河流。
4幸福感设计应用奎河表现
幸福感是个人由于理想的视线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感,而在奎河市区段曾经存在的岁月里,它带给了人们无数充满幸福感的场景。让人们在它的身旁游览、玩耍,通过记忆联想用景观元素:在靠近住宅区的绿化带上用水池、幸福墙和彩虹桥的景观雕塑,来表现童年时的嬉戏、绚丽的彩虹、飞舞的彩蝶,和充满田园色彩的硬质铺装,创造出如梦幻般美好的场景,让欣赏者在此空间内得到视觉和心理上的满足。
5孤独感感设计应用奎河表现
都市生活中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我们在拥挤的人潮中穿行。公交车和地铁上的接踵摩肩、商场和公园里的熙熙攘攘,也让我们生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孤独感不是一种简单的心境,与此同时,孤独感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而我对孤独感的最初解读,是通过影片《十二怒汉》中男孩一个人孤独无助地坐在一个昏暗房间里场景的感悟。
人在无助的时候是最孤独的,河流也是,当它被人们污染遗忘时也是最孤独的,通过具有纪念意义的方形阶梯的下沉空间,创造一个私密性很强的沉思区,人们坐在其中,安静休息的同时能感悟到这条河流的孤独。对于这个区域的理解,可以从2个方面来进行理解,虽然这个区域是表现一种孤独感的区域但是同时作为一种沉思的地点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私密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休息、读书、听音乐,同时可以通过这个空间看到阶梯上面往来的人们的情景,也是一种正能量的释放,是一个良好的半私密性的空间。
6痛苦感设计应用奎河表现
痛苦的情感大多源于黑暗的事物:如战争、死亡、灾难等让人产生绝望情感的回忆,衍生出包括恐惧、焦虑悲伤等一系列的情绪,而这种体验的形式最初启迪與蒙克的《呐喊》,画家将人类的痛苦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我将其应用于场地中,是将蒙克《呐喊》中的人物做成充满铁锈的人像状地面铺装,通过狭窄不通透的入口,仅供一人通行的曲折小路,扭曲的雕塑,水池,怪诞的红色玻璃盒子,凹凸的三角形草地铺装和黑眼睛的雕塑,更加强地表现奎河被人们污染时的痛苦的情感体验。
7希望感设计应用奎河表现
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2个词语中,等待和希望,希望是一切转机的开始,它总是出现在痛苦绝望之后,给人们带来意外和惊喜,希望是需要我们去主动寻找而不是在原地守望,寻找的过程就会流下成长的足迹,在靠近花鸟市场的绿化带上用白色的圆柱铺装嵌入高低不平的地形中,代表这寻找的足迹。寻找的结果并不是每次都能看到希望的绿洲,有时有可能是一片枯砂,但只要坚持,结果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希望感的景观空间的视觉感受首先是一片高低不平犹如荒凉沙漠的感觉,但希望的方盒子在地面之下.只要用心寻找就能看待,用荒漠代表奎河的绝望,清泉、繁花和绿叶植物隐藏着生命的希望,景观叙事的高潮是隐藏在沙漠下的那一抹绿意和清泉的游鱼,让欣赏者在追忆奎河被污染的痛苦孤独之际,感受到景观设计应该是要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寓示着奎河未来的希望。
徐州奎河市区段景观设计再表现研究,是将文化概念植入到景观设计中,结合霍尔的水映像学中的观点,分析环境与人们各种感官情感的关系,赋予河流新的含义,塑造有文化雄心抱负的景观设计,通过本次设计的探究,我坚信,风景园林设计应当具有文化雄心抱负和文化价值内涵,并且坚定地认为在发展文化生活方面的园林的方向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景观设计的作用并不限于外部领域,应当成为有文化影响力的工具,成为文化思想中,有勃勃生机并且富有想象力的重要一环。
(收稿: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