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与路径探索

2017-07-14 13:42李媛
神州·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

李媛

摘要:图书馆是我国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事业当中较为主要和关键的发展环节,实现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是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全新要求。本文在详细介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对建设事业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在结合实际建设问题的前提下,将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工作效率的途径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不断更新和推进,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公共服务建设事业逐渐呈现出不断扩大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应当在顺应时代变化发展新趋势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事业的建设水平。实现全国范围内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目标。在这一倡导性规划政策的带动下,有关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与路径的探索,就成了社会成员关注的重点。

一、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鉴于全国范围内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社会发展现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和实施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型文化建设管理政策。在全新文化建设政策公共文化服务核心建设理念的影响下,广大社会成员开始逐渐增加了对于公共文化建设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为进一步缩小全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文化服务的发展差距,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开始不断借鉴和学习国外较为先进的公共文化建设管理理念。但由于我国文化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之中累积的文化服务建设经验尚浅。在具体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仍及存在着大量的弊端和问题现象[1]。

受到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影响,与中部平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相比,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建设水平依旧较为落后。地区之中收藏的图书数量和种类均不能达到国家在公共文化发展规划当中的最低要求标准。在此基础之上,仍有大部分工作人员不能真正认识到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设定更加系统儿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与建设工作相匹配,导致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秩序混乱、无章可循。

二、公共圖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设定服务标准,构建统一管理体制

服务的标准有序与否,是能够保障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事业繁荣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相关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就要在公共图书管理服务事业开设经营的过程之中,设定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流程以及人力资源配备方案。让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能够拥有统一严格的管理标准。在必要时,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图书馆开设经营的发展现状,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和完善的监督考核管理机制。针对图书馆内部在职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礼仪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课程。只有在统一标准的服务管理体制的构建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事业才能得以实现和发展[2]。

(二)实现连锁公共文化管理模式,扩大图书资源储备量

想要全面优化和完善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还可以通过实现连锁公共文化管理的发展模式,尽可能拓宽公共图书馆当中的文化图书资源储备数量。所谓公共图书文化管理事业的连锁发展模式,其具体指的就是公共图书馆建设事业的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在结合所在区域内城镇文化图书资源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实现对相关区域发展人口文化阅读需求的统筹规划。通过连锁公共文化图书管理体系的构建,最大限度的实现馆藏图书资源的优化共享。公共图书馆之中的“总店”,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及时了解每一个连锁“分店”图书馆之中,各种图书文化资源的借阅情况。当“分店”图书馆之中的文化图书阅览资源发生短缺供应危机时,可以及时对其采取补充调整的补救措施。在连锁式公共图书馆馆藏管理模式的带动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水平将得到飞速迅猛的提升。

(三)结合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缓解文化资源的时空局限性

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在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事业的开展过程之中,通过引进现代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应用手段,更好的缓解和解决文化资源以及图书馆藏在时空发展方面供应的局限性。在社会网络技术应用手段不断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的带动下,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也应采用全新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处于基层末端发展地位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将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作为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和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式。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实现公共图书馆与社会上其他类型生产服务行业的文化资源共享。通过采用电子图书下载传阅的方式,尽可能拓宽图书文化资源在社会上的传播时效以及传播范围。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3]。

结论:

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开展,一直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事业当中较为主要和关键的建设内容。实现和提升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建设效率,是时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写照。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认知观念,在结合社会实际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采取更加现代化的建设管理技术应用手段。只有工作人员能够制定合理的管理对策,才能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均等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乾凝,杨剑平.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图书馆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资源采集研究——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05:19-23.

[2]周菁齐,徐草.公共服务均等化视域下农村基层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探析——以杭州市萧山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6:74-77.

[3]罗一平.基层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实践与思考——以山西省灵石县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02:151-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