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要:“生本教育”是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理念下提出的冲击传统“师本教育”的一种观点。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把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本文以下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生本教育”理念应用,针对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生本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是相对于“师本教育”而言的一种教学理念;在应试教育观念里,以教师的教为本的教育体系可以定义为师本教育,这是一种被动的假设,它认为学生是天生接受学习的对象,所以,教师要加以督促和管理。教师应当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不能超出已有教材的范围进行教学;相对而言,生本教育则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它是主动的假设,它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施行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在课堂上要依靠学生,教师要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教”的基本理念。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是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主动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就是要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作用,真正的掌握需要学生不断地感悟和实践。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和加工者,是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的教,是学习的内因。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信息技术课堂才能真正地生动活
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性强以及学生对于学科与生俱来的喜爱等特点则为培养、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一、创设情境,诱发探索动力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因此,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精心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以便在课堂中展示教学魅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实践课学生参与率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而理论课堂则气氛沉闷,所涉及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
作为课堂设计者的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将生硬、枯燥的理论变化成直观、形象、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时,可以携带一些机械人玩具作为教具,通过带领学生探秘机器人内部来了解、学习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寓教学内容于“探究”未知中,从课堂的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关于网络知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让学生将书卷起来贴在其他同学的耳朵上说悄悄话,形成一个点对点的网络,学生作为主体可以任意选择说话的对象,把说话的两个同学用线段连接,就组成了网络;结合这一游戏让学生给网络下定义,无意中加强了对“网络”的理解。顺势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去探寻计算机网络,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大胆想象,热烈讨论,分组汇报时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功能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最后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作为课的结束,许多学生下课后感觉到意犹未尽。
二、明晰目标,确立探索方向
清晰的目标是正确行动的指南。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就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相互协作,朝着目标迈进,并能不断地反馈、检查、矫正、调整、优化学习探索过程,否则,只能被老师的思想牵动着前进,是一种典型的被动参与,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大部分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可以将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蕴藏在一个个分解的任务中,让学生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并通过一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来完成任务。如制作邮票,通过展示精美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得到的信息来初步了解邮票的构成,再出示用Word制作的个性邮票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中心任务,开展探究学习,对于文本框操作、图片的插入等简单的内容由学生自行解决,难度稍大的操作如图片格式的调整、邮票票面的最终合成等由师生合作通过实践来学习这些操作步骤,最终形成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学习目标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把握教材与教学的方向;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三、操作实践,增强探索体验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通过自己双手实践得到的知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带着合适的学习任务与学习方法反复实践,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针对他们好动、好玩、好奇、乐于模仿的特性和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注重学生的“模仿”操作,强调让学生积累信息技术操作基礎,通过模仿老师的操作来学习新知,迁移能力。特别是对于画图、键盘指法及正确的坐姿等基础性的教学内容,更要加强学生的“模仿”练习,让学生体验自己创造的喜悦,感受操作实践的过程,积累操作经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如幻灯片制作、网页设计等创作型的课程,以创新、创造思维与能力的提高为重要学习任务,努力提高学生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讨论协作,拓展学习渠道
讨论能集思广益,还可以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如一些相似易混的知识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操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的部分、学生创造出来的新作品等环节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集众人智慧助自己发展。讨论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会学习别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