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民间舞在现代舞创作中的渗透与应用

2017-07-14 19:14詹蕾
神州·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现代舞渗透

詹蕾

摘要: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迅猛的信息网络时代,越来越多舞者致力于现代舞的练习和研究。借助信息网络的发达,舞者们尝试在现代舞创作中融入其他类型舞蹈元素,以达到创新现代舞的目的。本文主要以民族民间舞对现代舞创作的渗透为例展开分析,首先分别介绍现代舞和民族民间舞,然后着重分析如何在现代舞创作中渗透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望能为同行舞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现代舞;民族民间舞;渗透

在信息网络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舞蹈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對现代舞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面临着其他舞蹈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还要不断致力于自身的研究,积极创新,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舞蹈行业崭露头角,吸引更多舞者加入到现代舞的大家庭中。在现代舞创作过程中融入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就能达到良好的创新效果,下面就主要对此展开论述。

一、现代舞与民族民间舞

(一)现代舞

所谓现代舞,即在欧洲近代文化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舞蹈。现代舞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体现了先进的思想和进步的主张,对现阶段现代舞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现代舞的舞台调度丰富且变幻莫测,时代特征很明显,主要以动作为媒介、以肢体为工具传达情感,而不是依赖于语言文字或是故事情节。现代舞更注重的是人体自然美与现代美的体现,充分迎合了人体的运动规律,对舞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挖掘和表达更加淋漓尽致。就现代舞的美学观点而言,提倡挣脱古典芭蕾舞僵化动作程式的束缚,追求迎合自然运动规律的舞蹈动作以及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由抒发,强调舞蹈艺术应充分体现现代社会生活。

(二)民族民间舞

民族民间舞主要是流传在民间的舞蹈,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产物,是具备中国特色的舞蹈种类[2]。民族民间舞一般是在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时才表演的舞蹈,仪式性很强,并且有的民间舞蹈还能体现出民族对祖先和图腾的敬仰与崇拜,如《木鼓舞》、《鼓瓢舞》等。此外,我国人口居住有明显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民族民间舞中就体现为明显的地域性。加之,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等均有一定差异,这就使得民族民间舞的地域性更加凸显。最后,民族民间舞的历史继承性也十分明显,这一特点也促进了民族民间舞的有效传承。

二、现代舞创作中民族民间舞的渗透与应用

(一)民族民间舞中民族文化的渗透

在现代舞创作中要渗透民族民间舞首先就要渗透其中的民族文化。每一种民族民间舞蹈都代表着相应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是该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有其独特的内涵与情感。在渗透民族民间舞的时候,要准确把握该舞蹈对应民族的精神和气概,了解该民族的性格、历史文化、地域特点等,进而在借鉴的时候选择与舞蹈相符的精华元素。

(二)民族民间舞蹈中时代性的体现

不同时期的民族民间舞蹈有其对应的时代性,现代舞也不例外。在现代舞创作中渗透民族民间舞不能忽视时代性元素。一方面,舞蹈创作者要充分认识当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思维,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更加刺激和新潮的现代情感;另一方面,创作者还应充分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时代性,去探索其中的民族精神、人们的情感倾向、情感需求等。然后充分结合两种时代性,创作出同时具备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时代性特点的舞蹈作品。

(三)民族民间舞蹈技巧的有效传承

舞蹈技巧是舞者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现代舞舞蹈技巧着重在动作的疏密、快慢、轻重等方面,是舞蹈肢体语言强有力的体现,而民族民间舞的舞蹈技巧更注重情感和艺术的体现,而不是仅仅追求技术技巧的突破。故在现代舞创作中就可以着重借鉴民族民间舞的情感与艺术技巧。如现代舞《雀之灵》,其舞蹈动态、舞蹈造型相较于传统的傣族孔雀舞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是借鉴传统傣族孔雀舞的艺术表现技巧,再充分结合现代舞蹈的肢体语言技巧,将孔雀脱俗、高洁、清丽的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且此舞蹈作品也有效传承了民族舞蹈的技巧。

(四)科学学习、合理借鉴、理性融合

民族民间舞中涵盖了很多优秀的舞蹈元素,但并不是每种舞蹈元素都能渗透到现代舞的创作中,舞者在创作现代舞的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学习、合理借鉴、理性融合的原则,即科学学习民族民间舞中的优秀舞蹈元素,结合创作舞蹈特点和需求,合理借鉴一些元素,在融合的时候始终保持理性,切忌盲目吸收。舞者在创作现代舞时要明确创作意图和需求,在借鉴民族民间舞时要选择与创作舞蹈匹配的舞蹈种类,只有匹配值越高,渗透效果才越好,才能即达到传承民族民间舞的目的,又实现现代舞的有效创新。

三、现代舞《流浪者之歌》的分析

《流浪者之歌》是一部创作题材很独特的现代舞蹈作品,其中就渗透了很多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本文就从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是舞蹈技巧。该作品通过舞者和黄金稻米的缠绕、旋转、挣扎、跳跃、凝神、跪地等舞蹈技巧,充分体现了动作和情感的融合表达,就整个表演过程而言,舞蹈技巧不仅延续了现代舞的思维方式与表现形式,也渗透了中国民族独特的审美理念与艺术风格。二是时代性。作品创作题材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古老元素——生命,旨在体现人性最纯粹、最真实的一面,创作者用稻米表现山的泥土、圣河的水以及生与死的痛苦,体现了极强的宗教文化[3],舞蹈动作的编排和涉及以及黄金稻米的背景图无一不展现了时代性特点。三是民族文化。作品宗教气息浓厚,一群舞者手持火把虔诚祭拜,体现了传统民族的血肉,沉重、深沉、缓慢、尖顶、凝重、肃穆,作者的这种表现方式蕴含了其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认可与传承。舞蹈动作中强有力的呼喊与动作,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敢于拼搏的精神,也强化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舞创作中适当渗透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不仅能有效传承民族民间舞中的优秀文化,也能有效实现现代舞蹈的创新。但创作者在渗透民族民间舞蹈的时候,应充分结合现代舞的创作意图和需求,理性选择民族民间舞中的合适元素,切忌盲目吸收和借鉴,以免影响现代舞的创作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红亮.浅谈现代舞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渗透[J].当代音乐,2016(19):66-67

[2]殷嫒.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J].北方音乐,2016(24):7-7

[3]刘萌萌.简述现代舞元素融入民族民间舞研究[J].北方音乐,2016(09):170-170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现代舞渗透
浅析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前景
JUST DANCE
论现代舞气息在现代舞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现代舞训练中呼吸的运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