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7-07-14 13:22闫志华
神州·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应用

闫志华

摘要:微课教学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教学目标指向明确、教学内容短小精悍,学习方式灵活机动,因此非常符合当前所倡导的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工具制作微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软件制作;应用

一、微课教学的特点及作用

微课,又称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程具有内容短小精悍,学习方式灵活机动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与通信技术也随之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满足自己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合适的学习内容,这既可以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二、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制作微课的方法

制作微课的软件一般包括微课大师、Camtasia Studio软件和Power Point等,结合笔者所任教学校的情况,我们一般用Camtasia Studio软件来制作微课,具体的做法如下:

1、PPT 准备。根据思路设计好需要录制的PPT。由于“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所以PPT的頁面不宜过多,一般以五六幅为宜。内容要以突破某个教学重点或难点为主,力求讲清、讲透。

2、利用Camtasia Studio录制PPT。

(1)PPT录制准备:打开要录制的PPT和Camtasia Studi7.1.1 汉化绿色版软件,首先在Camtasia Studi 7的任务列表里点击“录制屏幕”,在选择区域里点击“自定义”,调整绿色虚线上的四方块,使整个矩形正好框住幻灯片。然后查看是否打开音频录制,如果没有右边的音量显示图,点击按钮“音频”就可以准备录制了。

(2)PPT录制:PPT进入播放页面,按下F9,出现倒计时画面,倒计时结束后就可以开始录制了。PPT演示完毕,讲解结束时,按下F9,跳出工具栏,单击“停止”,Camtasia Studi 7自动进入预览界面,点击“编辑”就进入编辑页面。

(3)编辑视频:编辑视频除了可以更改视频的大小,还能消除噪音或提升或降低或降低音量,对于一些不需要的内容还可以删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编辑。

(4)生成MP4格式:编辑好视频后,按照提示,可以生成常用的MP4格式,生成结束后,打开文件夹,复制出来即可用了。例如笔者录制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的微课,今后直接打开该文件就可以学习了。

以上就是利用Camtasia Studi 7软件制作简单微课的过程。当然其他微课制作软件也可以有这种效果。

三、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在预习环节中运用微课。在学习的三个环节中,课前预习是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能够对上课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预习质量的好坏对是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新授课,学生在上课之前借助微课预习,可以使学生预先了解需要学习的内容,分清知识的重点、难点,通过预习,在新授课之前可以先理解部分知识点,对于新课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带着问题听课,有效提高听课的质量。例如在学习普通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第1节《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时,由于是新授课,学生理解的难点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推导,针对这一难点,笔者制作了推导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微课,微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通过提出思考问题:给定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可表示平面内任一向量 吗?让学生探究依照速度的分解,平面内任一向量 可作怎样的分解呢?最后借助动画演示,学生直观认识到向量也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微课非常直观展示了笔者的教学设计,而且动画演示比单纯黑板画图讲解更具立体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这个较难理解的概念,解决了部分学生在听教师讲概念时抓不住重难点的问题。

2、在复习环节中运用微课。复习环节是巩固当天已经学习过的学科知识,避免由于不及时回顾而遗忘当天学习过的知识。在复习环节去听或看微课,可以针对课堂上还没完全理解的重难点反复去听、去看,从而能有效理解知识点,突破重点、难点,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一课时,对于推导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这一重难点,尽管笔者在课堂上花了很大精力讲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应用。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无法理解透彻,针对这个情况,笔者让这些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再反复去听、去看这一节的微课,引导他们去思考微课中该定理是怎么推导的,推导过程是怎么样的,结论是怎么生成的。

3、在一些释疑解难课型中运用微课。释疑解难型微课是笔者在进行一段教学后,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一些典型的疑难问题而录制的微课。微课的内容主要是讲解这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典型知识点,帮助学生整理错题、点拨疑难、总结反思。学生在反复听或反复看这些微课时,能学习到笔者对这些问题的详细分析和讲解,对于他们加深理解或解决问题带来帮助。例如设计普通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线的概念》一节的微课就是由于学生对三角函数线的概念的理解普遍都感到困难,所以,录制这节微课就很有必要。在微课中笔者通过讲解一些经典题目来回归概念,并借助图形来解释了这一难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概念。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借助微课教学更达到课前有效预习、课后及时巩固的教学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微课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张辉 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5年5期

[2]李磊 高中数学微课制作方法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23期

[3]周寅锋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有效性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微课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