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铭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迅速,己成为世界乳品生产、消费与贸易的主要国家之一。近几年随着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持续升温,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渐趋火爆,部分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而相反一些知名度较低的品牌,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根据波特分析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结合乳制品行业的自身特征,本文将从钻石模型的6个关键要素来分析其竞争力,通过有关分析,明确我国乳业的竞争现况和与国际乳业发展的差距,说明中国乳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对该产业发展的规划、政府监控等各个方面的建议,促使行业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正确制定我国乳业发展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钻石模型;中国乳液;现状
一、钻石模型
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到其它因素的表现,如果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将塑造企业和行业的竞争优势。
钻石体系四项基本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此外还受到机遇和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乳业分析
(一)生产要素
乳业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国内的乳业生产要素的竞争资源仍旧处于产业链的较低层次,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和发展。从自然资源来看,由于奶牛的饲养周期较长,其数量的增长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一旦出现波动可能造成生产与加工业和消费需求的波动;人力资源方面,目前国内在奶牛控制和管理、奶源控制和开发、奶制品的研发和生产、奶制品的销售人员等等都远不能够满足国内乳业发展的大规模发展趋势;资本方面,伴随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等国内乳制品巨头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注资,国际乳业巨头已经采取资本渗透的方式控制资本资源。此外,国内乳业虽然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但是分布及其不均匀,不能够满足行业的合理发展和缓和区域供需矛盾。
(二)需求条件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消费出现了从奢侈品向日常食用品转变的趋势,但人均 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逐步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对奶制品的需求量会不断增长,因此中国奶制品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由于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市场具有更好的市场环境,因此,我国城镇居民奶制品的消费水平一直比农村居民高。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增长明显加快,这也将成为我国乳制品需求的新的增长点。
(三)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
乳制品行业的产业链涉及面非常广,涉及环节主要有畜牧业、销售等。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必须有一群相关产业群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体的进步,乳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群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关系,相关产业群的发展会增强乳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乳业产业竞争力的加强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面对极大的市场空间,国内上游企业、下游企业都在积极发展之中,甚至部分企业已经渗透到产业的上下游,充分促使资源最大化,以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四)戰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奶粉是我国传统的大宗乳制品,国内乳品加工企业大多以生产奶粉起家。但近年来在洋奶粉的打压下,国内各大厂商也开始着力于新产品的开发以增强竞争力。假如蒙牛主营方向的选择不是液态奶而是奶粉,由于资本、技术均不具有竞争优势,其竞争地位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蒙牛选择了市场进入障碍较低、需求大的液态奶为经营主方向是正确的。
从产业总体结构看,我国虽拥有一批较大规模的奶业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是在世界巨型奶制品企业不仅占有全球很高的市场份额,而且集中度仍不断增高的状况下,我国奶业企业集中度仍徘徊不前,规模经营程度仍然较低,处于分散竞争、粗放型发展状态,并未体现出有效的集约化增长和规模经济。
(五)政府
“九五”以来,内蒙古政府就将农畜产品加工业列为第一支柱产业,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发展措施。2001年,呼和浩特市政府提出“奶业兴市”的产业政策; 国家九部委2000年联合推出了“国家学生奶饮用计划”。由于产业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的拉动,加之主要乳品加工企业“公司+奶站+农户”方式的推行,大大激发了奶牛养殖业和饲料种植业的发展热情,从而激活了考察期饲料业—养殖业—加工业这一乳业价值链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六)机遇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导致对奶制品需求量的增加,为各种奶制品种类的增加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奶业企业一方面在国内市场面临着来自外国企业的强有力挑战,一方面在国际市场面临着多数外国政府设置的奶业不合法障碍。随着改革的深入,奶业生产的各种服务已经社会化。也就是说奶业生产要素的组合,己经跳出原有奶业的范围,包括资金和人才的来源,己走出原有的范畴而来自社会。因此未来对企业的品牌、市场、文化等有效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对外部的社会资源、政策资源加以充分挖掘利用,能够提高综合效益,强化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三、结论
中国乳业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从整体上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牛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的奶产品将有可能增加对中国的出口,对中国乳品市场构成压力。因此,中国乳业可以加强吸引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行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快重组和改造,促进大企业集团与知名品牌的形成,全面培育和增强中国奶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动态的把握钻石模型的关键要素,发挥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合理规划奶业生产要素,提升竞争层次,运用市场手段,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赵梦珺.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奶业竞争力现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2]方慧,尚雅楠.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2(01)
[3]邹昭.企业战略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