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发布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提出了文件性的指导性的意见。但与文件中心理健康课程的要求相比,我国的心理健康课程还处于雏形阶段,教师的实践操作经历严重缺失,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规范性。因此,如何去关注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和开展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课程不仅能发展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而且对学生人格和身心的和谐具有很大的意义。在现代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普及到每个学校,让学校中的每个学生都积极乐观成长,能够更好地调节自我,适应环境,减少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正确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这就使心理健康课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对于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以及朋友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所要求的设置目标和实施要求和现实落实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实践中仍未得到落实。隨着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虽然有一些中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他们也对政策表示肯定的支持,认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意义,没有落实国家的政策文件的指导思想,导致很多学校没有设置心理健康课程。这就形成了政策上工作者与实践落实者的矛盾。总的来说没有落实心理健康课程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没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缺乏相应的经济水平和社会支持系统,这些地区的人们对心理健康课程了解较少,缺乏对它重要性以及开展意义的理解,所以开设和实施心理健康课程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认可。他们大多数的人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只是一种观念上的理解和形式的做法,根本不需要开设这个课程来增加学校领导者的负担,这些思想和观念导致心理健康课程无法落实。第二,经济发展先进的地区,虽然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某些学校也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如何去开展缺乏方法。即使他们课程表上有这门课程,上不上不重要,怎么去上也没有人去关注,这就导致了心理健康课程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开展。第三,功利主义充斥着学校,一些领导尽管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意义,但是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具有延迟性,也就说它的滞后性导致了这些领导把心理健康课程放在了一旁,学校的功利性和学生成绩带来的满足使他们把心理健康课程放在了次位。学校管理者认为升学率是最重要的,是学校以后开展各项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心理健康课程会占用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些科目的时间,占用了教学资源,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成为他们考学的障碍。
其他课程的占用使课时得不到保障。在整个应试教育体制下,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和开展。
(二)实施中当作学科课程来灌输。知识本位课程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影响深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落实过程中当作和数学、语文一样的学科来看待,带有很大的学科性。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还是照搬其他学科讲课模式和方法,以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从头到尾向学生灌输心理学的历史概括,没有联系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出现的心理问题,这种讲课方式让学生感到乏味,课程气氛低沉,缺乏有趣性和灵活性,教学过程死板。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师生的互动,教师和学生没有开展活动,这样也就很少有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效果。大多通过成绩排名来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影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没有达到心理健康课程开设设置目标和意义。在这种开设环境下,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意义已经被歪曲,并没有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扰。违背了《纲要》政策上设置任务最初的目的。
(三)导致心理健康课程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的表现:心理健康课程老师主要分成两类,一些学校选用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多是用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老师来代替,他们不像专职心理老师一样科班出身,有专业的心理知识;此外还有一些学校选用的是专职心理教师,但是教师的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加强、丰富以及更新。这些专业的心理老师数量极度缺乏,他们要管理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这样就使这些老师的工作量大增,很难保障学生的教学任务。此外这些学校把教育经费用给了语文、数学和外语老师的培训,这也就导致了心理健康老师没有经费用来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他们的地位也得不到保障。
(四)心理健康课程教材的随意性。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大概分为有两类:一类就是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自编的教材,编写的内容大多偏重学科知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凌乱性,与现实实际生活联系较远,与现实生活中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典型材料和范例较少,缺乏了对学生主体性的探讨和发掘,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与学生需求相差较远。这样也就从某些方面影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和设置。还有一类就是学校根本没有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他们上课大多都是简单的心理健康读物,但是这些指导性和实用性并不好,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身心特点和人格特点,脱离实际,让心理健康课程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二、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策略
(一)回归生活的教材案例
学生面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问题,心理矛盾时常发生。面临着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他们情绪不稳定,遇事冲动,判断事情带有感情色彩,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都与生活中的事件相联系,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编写应该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多联系,与时俱进,选择这个时代学生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还原真实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去体验和验证,在感受中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提高。回归生活的心理健康教材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到经验,成长自我,丰富自我。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心理品质的成长。
(二)教师队伍上的完善和增强
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和学生的积极情感的体验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如何,还得看心理健康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融合性和积极性是取得良好进展的开端。首先要选用从师范类毕业经过系统化理论化培训的教师,这些教师精通心理健康课程专业知识和技能,重视教师的人格素质和人格魅力,了解心理学科知识的发展脉络。学校管理者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心理健康老师要坚持隔一个星期的集体备课和技能研讨,在备课中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要对心理健康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分享和整合,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和完善。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育科研的探究作用,推动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學实践,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贯彻积极心理学思想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倡导者和发起者赛里格曼(M.Seligman)等人于1998年确立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2007年5月,第一届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能开发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在本次心理学会上,孟万金教授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倡导创立一种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2007年7月,中国教育报刊登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带来啥?》的文章,充分肯定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孟万金开创性地提出并创立了我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扭转了传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诊断和消解痛苦为目的的局面,开始推行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要将积极心理学贯彻到心理健康课程过程的始终,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学主题要新颖,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这样将积极心理学思想融人心理健康课程中,不仅使学生能够增强自我意识,完善归属感、力量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帮助更好地适应生活,丰富生活。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论
心理健康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规律,只有以学生的个体经历和体验为基础,才能更好发展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领域和潜能,只有把握好这些因素并将其纳入到心理健康课程之中,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可以采用理论讲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再让学生模拟这个案例来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在模拟案例中,我们可以采用课堂的心理教学活动、心理话剧表演、心理情景剧表演,来丰富学生的心理技能训练。在这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围绕让学生多思考,多感受问题情境,多参与讨论,分析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加以引导和帮助。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论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把书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以操练的技能模式,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式和实践式教学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问题。
三、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健康课程的现状以及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思路。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课程,它不仅仅传授的是心理健康知识,而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技能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种能力来丰富学生的经验,增强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好发展。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必须加大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投入和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作为学校的教师我们必须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推进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作为学生我们必须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书本的知识理论和现实结合,共同推动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和进步。这样,我们才能使现代的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积极应对问题,让更多的学生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来促进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