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教育教学观念、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从实践中我总结得出:要成就有效科学课堂必须做到三个字:实、细、活。
实
“实”就是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能力实实在在地得到提高。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推崇让学生热热闹闹搞科学,但在这些活泼热闹的课堂表面之下,学生真正收获有多少呢?曾听过一节四年级的科学课《小车的运动》,导入时,教师播放了两段视频,一段是精彩的赛车视频,来自电影《速度与激情》片断,从声音、画面上冲击着学生的视听觉;另一段是城市上下班时段马路上堵车的情境。看完这两段视频教师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学生1:很多汽车。学生2:第一段中司机的驾驶技术很棒,很刺激。教师接着问:这些汽车都在怎样?学生:运动。追问:汽车运动得怎样?学生:有的快,有的慢。教师:你觉得汽车运动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在这个课例中,教师课前精心挑选、下载剪切视频,课上花几分钟播放的目的就只是为了引出汽车的运动有快有慢。先不论这两段视频的好坏,就看效果,大部分学生仅仅是被精彩的电影片断所吸引,如果用简单的方法导人,相信效果也不会差,可能还会比这花里胡哨效果好。
再来看一节精简而扎实的科学课——《把液体倒进水里》,课的开始,没有拐弯抹角的导入,而是直接出示探究材料:蜂蜜,请同学们描述蜂蜜是怎样的。接着引导:如果我们要了解它更多的性质,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加以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假如把它倒入水里会怎样呢?学生回答:颜色会变淡。教师接着引导:如果把固体放入水中(这是本单元中前面学习的知识),会观察到什么?学生:有的沉,有的浮。教师顺势启发: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迁移运用到液体上来。学生根据上节课获得的知识“蜂蜜比水重”预测:蜂蜜会沉到水里。教师示范把蜂蜜倒人水中,学生观察到蜂蜜沉在水底。在此基础上追问:假如把油倒入水中,会怎样呢?学生预测……整堂课教师没有使用高大上的辅助工具,甚至连电教设备也只用了实物投影。课上,教师凭借自身扎实的教学技能,一步一步、由浅人深扎扎实实地传授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又学到了一种探究物体的方法。
务实求真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学生有收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我们应时刻牢记教育教学的初衷。
细
新课改以来,科学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更加关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取知识,更加关注科学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有机统一。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去经历,去体验,真正地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关键是要让学生的思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关注课堂细节,特别是捕捉课堂上有价值的细节,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究,让学生掌握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及思路,做到“授之以渔”,能让学生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举一反三,学会自己“点石成金”。
如在教学《运动的方式》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出教材上一组图的运动方式“路线图”,而后汇报交流,在汇报到秋千摆动的“路线图”时,一位学生出示了这样一幅图:,他解释道:秋千在运动时,从左边摆过去,摆到右边又摆过来,一直这样重复着,一些同学应声附和。但他的解释也引起了一些孩子的否定:“不是这样的!”我让其中一位同学把他画的展示出来,他是这样画的:他在解释时,结合手势,强调了秋千摆动的路线是一条圆弧线,这得到了较多同学的肯定。两位同学的意见反映了班内两大主流意见,其中各有其合理面,也都存有不足。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他们不大善于看到他人意见合理之处,也不善于发现自己意见中存在的不足。所以,在课堂上,要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能关注到这方面,并有所改进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我先让学生拿出秋千模型,轻轻地让秋千摆动起来,通过直观观察,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秋千在摆动时确实如图2那样是沿圆弧线左右摆动的。再次提醒:秋千在沿著圆弧线左右摆动的时候,是随意摆动的么?有学生开始发现了:是围绕着一个点来回摆动。这恰恰就是图1所展现出的优点。我提示:既然大家已经看到了图1、图2各有优点,那接下去怎么办?众口回答:合二为一,秋千线路图水到渠成地就出来了。这里再顺势点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学习,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这样我们就能变得更加聪明!
一滴水可映射出太阳的光辉。一节课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只有抓住、关注一个个课堂细节,方能打造出有效课堂。
活
教学的对象决定了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前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学生思维的张弛灵活调整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冷热与温度》时,学生通过测量热水在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后发现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是先快后慢的。突然,一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一脸有话要说的表情,经过老师同意他站起来问:“老师,盐水的沸点是不是100。C?”这个问题可把我难住了,这显然不在我的预设之内,这堂课是研究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这位学生却由测水的温度想到了水的沸点进而想到盐水的沸点。可见他上课积极投入思维活跃。该怎样处理呢?马上解决是不可能的,敷衍了事又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在班中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在脑中快速反复斟酌后决定下节课专门研究水的沸点和盐水的沸点,学生听后非常兴奋。这一应对策略,不仅鼓励了一个学生,还激发了整班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只有灵活的课堂才能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课堂中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才算是有效的课堂。
如何才能使课堂更有效?这是一个没有完美答案的课题,让我们且行且探索!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