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名芳
摘 要 体育运动是当下人们普遍认可能够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结合时代主流及教师职业特点,瑜伽这项低密度、小负荷的有氧运动最为合适。本文将我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与瑜伽的四维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出四阶段练习的“瑜伽式”拓展体系。通过体系的构建,有效地进行体系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高校女教师 职业倦怠 “瑜伽式”拓展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引言
随着GDP的日益增长,在一些主、客观因素及社会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下,教育方面受到一些负面影响,教师队伍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职业素养问题,例如育人意识淡薄,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消极懈怠情绪,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举止不文明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重视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其中备受关注的则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高校女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1]。
二、“瑜伽式“拓展体系的概念及其体育效能
瑜伽是一项通过身体操作、身心调和及心理意念的导引而达到身心整合的运动,目前盛行于世界各地而备受注目。“瑜伽式”体系主要是运用体育手段,结合瑜伽运动的特点,在相对较长练习时间且在固定的场地、时间,组织教师参与集体瑜伽练习[2]。通过测量其练习前后体成分、血液、肺活量、最大摄氧量等生理指标,并使用自我契约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自评抑郁量表测试其练习前后心理情绪变化,综合生理心理数据进行样本-T检验,分析内在相关性,验证“瑜伽式”体系对改善高校女教师职业素养的积极作用及其开展的现实意义。
三、“瑜伽式”拓展体系的规划
(一)“瑜伽式”拓展体系的练习密度和强度规划图
对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5名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和年龄结构、柔韧力量素质制定瑜伽练习的场地和练习的时间。在学校的任课类型、任教工龄、工作的年限的基本信息的了解,平时女教师的运动项目、运动的频率时间,确定瑜伽练习的类别、冥想的时间、呼吸的方式,合理的分配瑜伽体式动作、体式的难度和体式的分配。
(二)“瑜伽式”拓展体系的总体设计流程图
调查参与教师的身体特点、工作内容,均衡集体共性和个体差异性,以此为根据制定瑜伽的练习内容和练习强度。确定训练教师的人数和练习的场地、时间,根据练习的内容,组织一周三次练习课,每次课的时间为60分钟,基本定在周一、三、五的晚上7点到9点。历时2个月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信息反馈,发现构建体系的问题,采取有利的建议,不断修改并重新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进行阶段的测评,考察训练体系的的效果。根据训练后的女教师的心理自评和生理指标,进行前后数据的对比,Spss数据分析和样本检验,分析出瑜伽与高校女教师的素养关系,得出结论。
(三)选取实验的测试指标
根据瑜伽的身、心、神三位合一的功能,选取两种测试指标:心理的自评和生理的测评。心理自评可以直接反应教师参与瑜伽训练前后的职业倦怠情绪变化;生理测评是利用肢体器官功能的改变来间接的影响心理发送变化,其中包括肺活量、最大吸氧量、安静心率、台阶指数四项指标。
四、“瑜伽式”拓展体系的构建环节
(一)拓展前期准备
训练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调查学校情况、确定练习地点时间及教练安排、制定拓展计划三方面。调查参与拓展女教师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教师职称、授课课时等,掌握女教师的基本信息;根据第一环节的调查确定参与女教师的运动能力,选取固定场地,准备练习所需设施,由教练制定运动内容、密度、强度、周期等[3]。
(二)拓展组织实施
练习前,对确定参与拓展的高校女教师首次发放玛勒诗职业倦怠问卷(MBI)并进行首次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根据已确定的拓展计划实施练习活动,严格执行计划内容,按时定点进行练习,尽量克服困难与干扰,对其中突发事件进行应变与应急,适时调整拓展强度与密度;每个阶段(4周)练习后均发放相同的玛勒诗职业倦怠问卷(MBI),最后一次练习结合后进行生理指标测量,最后收集数据并与首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4]。
(三)拓展反饋总结
拓展反馈包括两部分:一方面是拓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练习后的反馈总结。参与女教师自身练习的主观感受和适应程度,教练根据获取的反馈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练习内容、强度、密度等;另一方面是整体拓展结束后的反馈。教练和参与女教师根据拓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分析,对训练效果作出总结,对日后的瑜伽拓展提供宝贵建议[5]。
参考文献:
[1] 王莹.旨在改善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瑜伽式培训”体系的构建与验证[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4.
[2] 陈小英.论瑜伽的健身价值及其市场化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2):112-115.
[3] 张庆宗.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外语.2011(7).
[4] 张颖.英国中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2010(5).
[5] Maslach C,Schaufeli W B,Leiter M 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39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