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娅
【摘要】医教结合,既是特殊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所在学校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模式,探索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途径研究
医教结合,既是特殊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怎样开展“医教结合 综合干预”的实践探索呢?
一、关注语言康复,架起沟通桥梁
首先,组织多樣化的语言康复训练形式。一是班级授课制形式的集体教学,即将8~12名学生按照年龄、智力情况分别安置在相应的班级,学科的任课教师通过生活语文课、生活数学课、劳技生活课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分组训练,每周开设两节语言康复训练课,每学期开学初将全校学生集中起来,挑选一些目前极其需要语言康复训练的学生进行走班语言康复训练。三是个别训练,对于一些语言能力极差或者有语言能力但不爱沟通交流或者一些无语言的儿童,通过观察、运用各种量表及软件对学生进行言语方面的测试评估,专业的语言康复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后,制订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在进行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评定、修正训练目标与进程。
其次,探索科学的语言康复训练策略。一是我们注重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运用泰亿格言语康复训练仪、启音博士语音评估与训练仪、启音博士言语测量等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测量与训练。二是我们注重多重感官在语训中的作用,在训练时准备大镜子,师生互看口形,触摸喉部,感受手背气流等,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配合听觉接受训练。教师还设计不同音高、不同音色进行发音训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发音时的舌位和口形变化,让学生跟着学发长音、短音和间隙停顿音,让学生仔细观察模仿教师口形,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强化语言训练。
二、关注动作康复,提高活动能力
首先,强化感觉统合康复训练。一是训练目标清楚,对不同的孩子选择不同的器械:前庭平衡失调的孩子以滑板、滑梯为主,其他器械作为辅助训练;触觉功能不良的孩子则以按摩球和各种爬行为主;本体觉失调的孩子就以跳为主要训练项目。二是活动难度适宜,设计的训练内容使孩子容易完成,使儿童产生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活动过程有弹性,让孩子自己选择合适的游戏过程。三是训练方式灵活多样,单一的训练比较枯燥,加入游戏的环节,学生会比较兴奋,但是单纯的游戏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产生疲劳情绪。我们就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再次,强化蒙台梭利康复训练。学校开设了蒙台梭利康复训练课,运用蒙氏教学法对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善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一是改善运动机能障碍,“走线”训练活动中,训练了孩子的专注力和平衡力;在“插座圆柱体”组的训练活动中,充分训练了孩子的视觉辨别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在“粉红塔”训练活动时,训练了孩子的视觉辨别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手部控制能力等。二是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蒙氏训练中的扣扣子、拉拉链、倒水、扫地等工作不仅是对学生精细动作的训练,更是让学生掌握了自理的技能。三是促进自控能力及注意力的发展,通过训练有效地改善了他们的注意力。
三、关注艺术康复,插上幸福翅膀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一是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利用课堂资源,让学生各方面得到康复。二是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得到发挥,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相应的发展康复。三是建立多种平台,加强互动交流和展示。学校创造机会,让每个孩子能展示自己的特长,能相互欣赏与分享各自的活动成果,在“助残日”等节日里带领学生走到街头开展义卖活动,展示学生们在艺术康复课堂中亲手制作的十字绣作品、串珠作品、丝网花、布艺作品和编织作品等。学生亲自参与活动的体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四、关注心理康复,打开心灵之窗
学校要开展面对个别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个体差异以及对个别教育对象已经出现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由取得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的教师运用心理健康的原理和方法,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
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索和改进。一是开展沙盘疗法,让孩子在一次次的沙盘体验中自性得到充分生长,激活自我治愈的能量。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沙盘分析情况从侧面适当干预孩子的生长环境或教育环境,给他们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开设“绘本—心理”课程,以学生心理特征为出发点,依托于实际生活,选择合适的绘本,补偿学生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情绪智商、获得社会交往技能,最终达到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总目标。三是加强与社会义工、爱心团队等的合作。四是开展可视音乐治疗。可视音乐治疗是集音乐治疗与视觉辅助刺激于一体,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表现的新一代治疗方法,是一种将特定的音乐信号和视觉信号转换成其他能量作用于人体,达到康复保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一种“愉快的自然疗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先强,蔡卓倪,赵春耀. 基于残障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四川省苍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研发概述[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1(05).
[3]胡银林.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J]. 新课程(综合版),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