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结合课文中一些体现语用规律的言语现象,引导他们进行相应的模仿,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条捷径。关注“第一次”出现的陌生的言语现象,如蕴含秘妙的标点符号、别具一格的遣词造句、标新立异的谋篇布局、与众不同的文体样式等,巧借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合理安排言语实践,可以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思辨性、准确性、整体性、适切性,实现学生言语增量。
【关键词】“第一次”;言语现象;言语增量
近代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1] 笔者认为立足文本,关注陌生的言语现象——第一次出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生涯中的言语现象,如蕴含秘妙的标点符号、别具一格的遣词造句、标新立异的谋篇布局、与众不同的文体样式等,如果合理安排言语实践,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反复实践,以加深这第一印象,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关注陌生的标点,增强语言表达的思辨性
新课标在“阅读”方面对第一、二、三学段分别提出“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等要求,在“习作”方面提出了“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单独列出有关“标点符号”的要求,可见其重要性。标点符号用得好,才能文从字顺、精准无误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小的标点符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语言基本功。
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那些第一次接触到的某种标点符号或某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让学生在认知、理解、运用的过程中,对这个标点符号留下一个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并产生运用的渴望。
例如《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就有不容忽视的特殊标点。符号课内交流时,有的学生问“……”是什么符号?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学生,引领他们联系上下文阅读,然后组织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表示省略了其他同学发言时的整段整段的话。再启发学生由“……”展开想象,补写省略的话。学生自由练笔,纷纷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想。有的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早点把大雁射下来不就没事了吗?”有的说:“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会错失良机。”有的说:“做什么事情宜早不宜迟。”学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在思辨中明白了故事的寓意。
其实,像这样“陌生”的标点符号在语言创作中经常会“被生产”,如果我们老师能以自己的一双慧眼有所发现,则对学生的语言使用大有裨益。
二、关注陌生的词语,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词语是进行言语实践的重要材料。学生有了生活感悟,若没有准确生动的词语,就会有词不达意的苦恼。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而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学到的只是“消极词语”(或者叫“惰性词语”),只能理解而不会运用。如果教师抓住文本中陌生的词语,让学生经历“认识领会—实践运用—反思总结”的过程,这样就能够促进“消极词语”向“积极词语”(或者叫“活性词语”)的转化,学生的“积极词语”增加了,语言表达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例如《剪枝的学问》中描写作者心理变化的“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大多是学生初次接触的词语。抓住这一言语现象,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词语、用词语的意识。当学生结合文本揣摩到作者心理变化的原因之后,我引导他们尝试着运用这些词语写一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其中一位学生写道: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郝月梅阿姨到我们学校来讲学,同学们滿怀好奇地走进报告厅。郝阿姨说她今天带来了奖品,谁与她互动就可以得到奖品,我半信半疑。当她问我们平常写作文有什么困难时,我把手举得高高的。幸运的是话筒对准了我,我一脸疑惑地说:“郝阿姨,请问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与众不同?”听了我的问题,郝阿姨热情地送给我一本崭新的笔记本,让我又惊又喜。接下来,我听得格外认真。
所谓陌生的词语,其实是一些对世界描述更加精准的词语,学生掌握的陌生词语越多,就越能准确地表达世界和自己的精神,这些陌生词语变成熟悉的词语之后,又会促使学生认识更多的“陌生词语”,这样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语言表达的信心也会越来越足。
三、关注陌生的布局,增强语言表达的整体性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但与其他例子不重复才能称其为例子,所以教师必须挖掘每个例子中的陌生的言语现象,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体察、领悟“例子”的个性特征上,以“例子”为桥梁实施迁移和变通,走上语言发展的康庄大道。
学生初学写作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咬破笔头却难以下笔,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构思文章,尤其是怎样开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给他一根拐杖扶持一下,他就会顺利渡过难关。
例如《赶海》这篇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叙述,条理清楚,特别是首尾呼应的写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实施读写结合的好例子。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结构来写大课间体育活动,许多学生把文中引用的歌词“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改成了大课间活动时所听到的歌曲,巧妙地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表达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喜爱之情。有学生以“‘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每当我唱起这首歌,便想起愉快的大课间活动”作开头,用“转眼间,半个小时过去了,大课间活动的音乐停了。我一边往教室里走,一边哼起了我最爱唱的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作结尾。掌握了“首尾呼应”这种写法之后,我发现在写其他作文时,学生也不知不觉地运用起来了。模仿例文的结构,解决了“言之无序”的问题,培养了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文章的布局往往是作者生命的构筑,而每一个生命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发现看起来差不多的布局“其实”是不同的,让学生多多体验和揣摩,最终学会“构筑”自己的生命和语言。
四、关注陌生的文体,增强语言表达的适切性
所谓文体,是指由写作的表达功能、语言风格和结构组织等诸方面特点形成的类型特征的集合[2]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主要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童话、寓言、神话、文言文等。不同的文体决定着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遴选和策略的选择。一般来说,故事(寓言、神话)类文本重在复述和创编,诗歌(古诗、儿歌)类文本重在朗读、背诵,记叙类文本要理清“四要素”,感知人物形象,品悟细节描写,说明类文本要学会体验说明方法的精确。
《恐龙》是苏教版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典型的说明文。说明文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尤其是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与其他文体截然不同。紧扣文本自身的规律,才能破解说明文言语智慧的密码,走进说明文阅读的快车道。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将课文介绍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也没有按常规逐段教学,而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怎么介绍不同类型恐龙的。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说明类语言材料的典范,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学生对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都非常感兴趣,于是我组织学生用复述的形式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恐龙,并在生生互动中比较原文的句子与自己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从而明白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形象、准确、生动。再跳出文本,指导他们模仿课文语言介绍自己在课外所了解的某一种恐龙。有一位学生活学活用,介绍得非常精彩:
异特龙是一种肉食性恐龙。身体大概有我们的教室这么长。它们的头颅骨超级大,嘴里有70颗牙齿,每颗牙齿像匕首一样锋利,而且向后弯曲,可以迅速撕开猎物的肉。它们前肢小,后肢强壮,尾巴又长又重,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不同的文体,其实就是语言产生的不同的语境,作者在谋篇布局、素材選择、言语斟酌上都存在不同的思考。针对文体特征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把握某一类文本的内在规律,让学生发现即使同一类文本中也有细微的变化,从而促进学生由一篇到掌握一类,有效增强语言表达的适切性。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关注“第一次”出现的陌生的言语现象,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始终保持新鲜感,逐步增强对语言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应用能力,久而久之,由自发走向自觉,由偶然为之走向有意为之,从而实现言语增量。当然,关注好“第一次”,需要对语文教材的整体把握,需要从宏观上建构语文课程,再来确定每一篇课文适宜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避免重复用力,避免高耗低效,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螺旋式上升,形成厚实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40.
[2]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5.
作者简介:徐丽,高级教师,江苏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