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课堂教学的“数字化”探索

2017-07-14 09:13符京雷
教育界·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数字化

符京雷

【摘要】在移动互联时代,新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甚至变革是毋庸置疑的,它就像“概念车”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和启迪,因此谁能尽早关注、研究、探索“数字化学习”,谁就能占得一席之地。在“数字化学习”探索之旅中,我们坚持“神奇技术新媒体”一定能飞入日常教学中。我们把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致分为常规媒体、交互白板、数字学习三个层次,并把整个项目融合为“e教易学”项目。下面就从资源、平台、平板、师生等方面谈一谈小学课堂教学的数字化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e教易学;资源为王;平台核心;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是基于移动互联、互联网+教育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推动下,从理念、范式、环境和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很多学校由于各种因素并不认同“数字化学习”的理念,认为那不过是装装门面而已。在丰满的理念和骨感的现实之间,我们看不到诗和远方,更多面对的是眼前的苟且。我们常常被各种考核和检查绑架,从而也冠冕堂皇、义正词严地裹挟了广大教师和学生,“数字化学习”显得那么尴尬和无奈。“如何使新技术新媒体重构教育教学方式?怎样让‘数字化学习真正走进日常教学?”成为我们亟须破解的难题。

在移动互联时代,新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甚至变革是毋庸置疑的,它就像“概念车”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和启迪,因此谁能尽早关注、研究、探索“数字化学习”,谁就能占得一席之地。在“数字化学习”探索之旅中,我们坚持“神奇技术新媒体”一定能飞入日常教学中。我们把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致分为常规媒体、交互白板、数字学习三个层次,并把整个项目融合为“e教易学”项目。下面就从资源、平台、平板、师生等方面谈一谈小学课堂教学的数字化探索和实践。

一、资源为王

“数字化学习”中“资源”的价值不言而喻,这里的资源又可以分成几个方面:人力资源、校本资源、技术资源、保障资源;从另一个维度也可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

(一)首先谈谈人力资源

上下齐心: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没有上下齐心是肯定不行的,即使偶然做成了,但也缺乏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反思我们的探索之路,其实我们一直未曾停止探索的脚步。从最先的教育软件制作到交互电子白板,从平板课堂到数字化学习……虽然我们从校内的研讨突破到了培育室、名师工作室的范围,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更大的决心,没有把信息化、数字化作为学校发展的长远决策,那么我们肯定还是小打小闹,翻不出什么大浪。我们是否能有更大地突破呢?只要各级领导能高位引领、全力保障,各部门能高度关注、倾力支撑,教师们能勤于探索、尽力尝试,我们才能获得最大的资源。

团队协同:“数字化学习”能否持续推进,团队协作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基于我区和各校实际情况,“数字化学习”研究较难融合更多的力量。区级、校级数字化团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志同道合的成员根据每次活动方案各司其职、积极参与,保证研究项目的持续推进。

教师自主:承担“数字化课堂”的执教老师需要倾注更大的心血,从教学设计到反复磨课,从技术准备到尝试探索,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任劳任怨、全力以赴。可以说能参与到“数字化学习”研究中来的老师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智库平台:一次活动尤其是成功的活动要想取得一定的效应,活动的层次和平台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本着开放、研究、容纳、大胆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和市区教研部门及相关人员联系。我们要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人脉,吸收一切对我们有益的资讯,创设一切可以提升的平台。

(二)其次谈谈校本资源

人力资源逐步理顺的过程中,基于学科建设的校本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一所学校或一个教师个人内涵、实力的体现,也是开展各项活动、提升发展师生的基础资源。

這需要我们建设以学科体系为重点的数据中心,通过长年累月逐步积累系统的、网络的数字化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光盘、练习试卷、音频视频等。

逐渐体现以下特点:

1.数字化资源要适合发布到网站网盘,可以通过浏览器查看分享。其中swf格式的flash动画课件由于具有web分享的优势,非常值得在“数字化学习”的平台中应用。我们要使flash动画课件不仅能成为课件,还能成为学件。戴尔教室小软件、配套光盘中的swf动画、精美的网页动画都是相当不错的学件。

2.基于ISO、安卓、win等移动平台的app应用得当,可以很好地辅助课内外学习。“速算盒子”“一起作业”“纳米盒”等学习app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尝试实践的,重要的是这些app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发现并创新地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三)最后谈谈技术资源、保障资源

数字化学习离不开技术的保障,技术保障又离不开理念、制度、经费等方面的配套。例如开展“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平板、平台、资源、技术都需要稳定的保障机制。平板是选安卓、苹果还是win,没有不断的尝试探索实践我们又怎么知道什么是最适合的。实践中,我们就发现部分学校当初选用的平板体验较差、应用率极低。我们期待的平台是多系统、多终端、web+app、外网+局域,简单说是价廉物美的。我们正在探索的ITtools和青果课堂这两款教学平台给了我们惊喜。

1.首先推介ITtools教学平台,此平台可以部署在学校服务器上,学生端通过浏览器登录应用,是一款由在校教师编写的免费平台。但整个部署过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学校需要有这方面比较专业的师资力量,否则后续的提升、改进难以做到可持续。所以最好能有公司的介入,实现校企结合、共同发展。

2.由于数字化学习的教研活动会不断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激励教师投身“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如何构建“数字化学习”的软硬件环境?如何使新技术新媒体走进日常教学中?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合理的机制,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二、平台核心

经常有人会问,“数字化学习”的价值到底在哪里?通过探索,我想能把师生、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实现及时反馈互动、数据分析的教学辅助平台是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

用什么平台?天士博、珠峰、天禾、博雅、凤凰优学、极域等。在没有进入课堂前,对于这些平台我是有较多迟疑的,一是投入较大,二是平台如果不能进入常态教学闲置起来怎么办。基于这些思考,在新建“e学习教室”时我们暂缓了平台的引进。

可是一旦进入课堂,我们发现数字化的价值可能就体现在平台了,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公司的技术支撑,这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否则你就会为了教师教学设计中一个技术点而烦恼很久,如英语课堂中学生自主学单词,ipad中可以找一个对应教材的app,可我们的学生终端是安卓平板——三星安卓平板中搜寻了好半天也没能找到满意的app。win下虚拟光驱倒是不错的选择,但虚拟镜像能否迁移到ios和安卓呢?我们暂时还没找到。最后我们在光盘中找到了swf格式的点读文件,直接把整个文件包挂在网站下实现了这个功能。

1.通过反复比对引进的ITtools教学平台较好地解决了我们的需求。首先这套由在校教师开发的教学平台是免费的,我们只需付出智力成本;其次当我们熟练掌握此平台就可以实现我们大部分需求;另外在安卓平台上UC浏览器可以浏览swf格式的资源为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这次平台的架构主要尝试了虚拟化(VM)技术,这样平台可以方便地从笔记本迁移(部署)到服务器,反之亦然。这样对数字化环境的创建带来很多好处,部署在服务器那么在整个学校局域网都可以访问;部署在笔记本那么使得服务器都移动起来了。两者比较而言,当然是部署在服务器更方便,而笔记本环境用来测试还是相当不错的。

虚拟化环境、服务器系统、数据库管理、网站发布都是技术含量相当高的专业技能,对于学科老师来说一般没有必要掌握,对于学校网管来说也不是人人都能精通的,需要较大的学习成本。因此专业人才、校企结合在此处显得十分重要。每次开展这样的活动时,我们都能看到一队后台技术人员提供支撑。我们期待平台、环境稳定,教师就可以专心于平台的操作和应用。

2.常州市教育局青果在线依托天士博公司开发的“智动课堂”给了我们全新的选择,虽然还不够稳定,但这是市教育局和深耕教育多年的天士博公司联合开发的。對此教学平台,我们非常期待。

我们期待的平台?

(1)局域网和互联网有机融合,类似于印象笔记。平台不连外网在局域网一样可以顺畅使用,连上外网可以互联互通。局域网和互联网既保证顺畅稳定,又可以打通课内课外。

(2)web版和app版有机融合,任何移动终端或PC,打开浏览器(web)就可以使用,又可以通过平板的app带来更好的体验。

(3)工具性和资源库有机融合,平台能否自带或整合各种学习工具,如三星平板的snote在输入数学公式时相当漂亮,避免了平板手写输入的简陋;“完全演示”是一款相当不错的探索工具,在教师手中就是一款移动电子白板,我们平台可以整合这些工具,使得师生的操作简易于纸笔输入。平台能否整合针对性较强的学科资源,数字化、交互性、网络版的资源是能否顺利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关键。

(4)多终端和易用性的有机融合,现在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探索,很多时候我们会为选什么平板颇费思量,因为安卓、IOS、win都各有利弊,所以我们期待的平台应该是多终端的,并且要简单易用。对于师生开展数字学习来说关键是要简洁易用,这在下个章节“平板终端”有更加详细地分析。

(5)教学平台的问题:由于ITtools是为PC设计的,所以不太适合移动终端;练习和作品不能整合呈现,更多问题(或优点)尚需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不断提出,总体来说ITtools还是值得我们尝试的免费教学平台。

在可能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引进企业级的平台,例如青果在线推出的“智动课堂”。企业开发的教学平台也需改变推广策略,如果学校投巨资引进一套并不常用的平台,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还要能融合应用多个平台、多个工具。为我所用,才能真正发挥好平台和工具的价值。17作业网、轻笔记、微博、QQ空间等都可以成为学科的学习平台,这需要我们本着教育之心、发现之眼,才能走进融合之路。

三、平板终端

如果说平台是数字学习的核心,那么平板就是接口。平板和平台连接着师生、资源、教材,是学习者非常重要的入口,它给学习者带来的体验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

当前最流行的移动终端分为安卓、IOS、win,对应就有各自的平板终端。这三大系统各有利弊:

1.谷歌安卓系统开源灵活,终端丰富,价格差异也较大;

2.苹果IOS系统体验流畅,应用精美,相对封闭价格高;

3.微软win系统资源丰富,过渡自然,平板模式体验差。

三大系统各有千秋,现在甚至出现了安卓、win双系统的平板。

用什么平板,安卓还是IOS,或者是win?IOS比较简单,我推荐ipad pro 9.7寸;安卓平板的选择很丰富,是优势也是困惑,暂时我们用的是三星note;win平板最大的优势是和PC通用软件,两者使用习惯一致,过渡自然,有效降低了学习成本。

用什么平板直接关系到不同系统下的资源,这个还是很重要的,有很多好的应用还没做到多平台。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应用,那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甚至有些系统下的应用不能在另一个系统下使用,为了能顺畅使用这些应用我们可谓是百转千回、煞费苦心。例如everything(完全演示)、numberkiz,可说是移动版电子白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我们期待的平板终端是什么样的?

物美:ipad的体验是有目共睹的,app能提供教育版的优惠,能带一支精细的触控笔;安卓平板选择余地大,随着版本的升级期待体验越来越好;win平板能提供更好的触控平板使用体验,surface体验不错但稍贵些,国产平板价廉但体验相对较差。

价平:学习平板如果能控制在两千元左右,使用稳定顺畅、app丰富,最好有一支精细的触控笔,相信会受到师生欢迎和期待的。

期待:学校能构建三大系统的数字化实验室,在实验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做到有向的推动,平板还可以尝试逐步走进日常教学中;现在还有一个理念也很有意思,那就是自带设备(BODY),随着家庭平板的增加,这也是可以考虑尝试的一个方向。

对此,我们提出了把教师的平板改造为教学的倚天剑,把家长的手机打造成学习的屠龙刀的“数字化学习”教学思路。

四、师生素养

要想较好地开展“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师生的素养尤显重要。

1.教师除了拥有教学设计、课堂驾驭、资源捕捉、生成互动等教学能力,还需要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可以说成也技术败也技术。我们发现一节精彩的课仅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技术一样可以上出很好的课。对于这种想法我想问的是,老师你用ppt了吗?用展台了吗?用到影像了吗?这难道不是技术吗?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加上教育技术的融合,从而改变教与学的模式变革。这既是“数字化学习”的难点,也是它的重点和亮点。

在移动互联时代,有的教师还在认为新技术可有可无那真的是落后了。但这种想法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没有技术是不行的,仅仅呈现技术可能更不行,所以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通过信息素养的提高来更加优化教师各方面的素养。

2.学生除了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拥有比较熟练的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如果学生不能较好地驾驭手中的平板终端,那么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学校、教师给学生创造应用平板终端的空间和时间,相信这些“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才是“数字化学习”中真正的主人。

“数字化学习”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才刚刚起步,以上是研究过程中的点滴体悟。“数字化学习”更需要的是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创新、课程的建设、激情的点燃,期待我们的数字化探索之旅会越走越广阔。

猜你喜欢
数字化学习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基于虚拟图书馆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