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森
摘要:在集约化、可持续化发展理念之下,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出现,满足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需求。本文分析了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并探讨了植物配置等问题。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景观生态修复设计;棕地景观设计
在当前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建设中广受关注的一部分内容。节约型生态园林基于传统的园林体系实现了更加进一步的发展,同时融入了更加科学的生态理念,以多结构、多层次以及多功能为主要特点,塑造了一个具备艺术美感、生态美感、文化美感深刻内涵的新体系。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在生态园林概念定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生态园林景观本身具备艺术性、观赏性、生态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地方性、环保性以及生态性3方面的重要特点。在生态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将地方性作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与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节约型设计的理念。
2棕地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工业废气设施及土地被统称为“棕地”。废弃的、闲置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工业或商业用地及设施,在这类土地的再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往往因存在着客观上的或意想中的环境污染,而比其他用地开发过程更为复杂。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棕地的再利用,这已经成为当前工业发展背景下城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棕地景观营造采取技术、生态和艺术化手段,可改善生态环境,消除传统工业场所衰退、弃置的面貌,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对区域持续发展的全面带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时期,在一些旧工业改造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新的需求和挑战。从景观生态修复设计的理念出发进行分析,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实现对城市废弃工业设施及土地的景观化利用途径和方法,这是我们当前应该探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
3植物配置分析
合理的植物配置是确保园林景观设计合理,提升园林景观效果,同时达到節约型园林景观构建目的的重要基础。做好植物配置工作,也可以更好地改善和保持环境,实现园林的各项功能需求。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引入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理念,结合生态理论依据,并充分考虑园林自身特有功能。
3.1植物配置原则
3.1.1自然性原则。根据植物习性和自然界植物群落形成的规律,仿照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结构形式,经艺术提炼而就。师法自然,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3.1.2多样性原则。尽可能多地运用植物种类,达到生态多性要求。
3.1.3生态位原则。在植物搭配的过程中,也要对生态位数进行考虑,同时对物种的多样性进行合理控制。通过对植物本身他感作用的深入分析,提升内部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让种间关系更加和谐。
3.1.4艺术性原则。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3.1.5适应性原则。尽可能多用乡土树种,保证园林景观效果的稳定性。
3.2植物配置的方法
第一,空间的设计。在植物的配置设计上,要对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提升空间处理分配的合理性。第二,线条的丰富。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更好地丰富线条。不同植物通过搭配,可以实现植物线条的变化,这样配合水平向、垂直向的曲折变化,可以实现园林空间和周边环境的分割,同时也能实现对内部园林景观的点缀和烘托。第三,打造具备较强层次性特点的植物群落。在进行植物搭配的过程中,要依据园林自身的特性,合理选择和应用植物。通过对上中下层植物的合理选择分布,可以让植物群落更加具有层次性。第四,考虑季节因素。植物本身具有丰富的色彩,在配置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多种对比色处理、色度过渡、多色配合等方式,从色彩的角度来实现景观内部的色彩构图。
3.3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针对目前的生态园林景观中,其景观的修复设计中还需要针对环境中的物种进行共生和再生的修复工作,并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中的良性循环。实际上在生态环境中会出现各种情况,还需要对景观进行生态修复,并且在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植物的系统,以及栖息地的修复情况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在景观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利用富含营养的资源,以有效促进修复工作的良性循环,降低修复工作的成本,为建造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做出贡献。
4结语
总之,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一直在不断提升当中。城市发展的推进,也为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从更加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引入更加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园林景观的各方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