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馨
【摘 要】公共空间意识是文明社会的现代人的标志之一,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公共空间意识教育是培育社会“小公民”的重要桥梁。基于幼儿认知的“经验性”和行为的“模仿性”特点,在培养幼儿公共空间意识上提出如下策略: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氛围以及空间布局;设计游戏化公共空间教育课程及区域;探索行为辨析法、行为巩固法、示范演示法、社会实践法的公共空间意识培养方法;建立和谐的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幼儿;公共空间意识;培养路径
一、幼儿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所谓公共空间意识,乃指在公共空间进行个人活动时具有良好的公共空间意识,从不妨碍他人的角度进行适当地自我约束,从而使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如果缺乏这种意识,人人我行我素,自然会妨碍公共秩序,最终破坏公共空间,而这样的结果自然祸及每个人。[1]《指南》中提到:“幼儿对社会规则的遵从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因此,在人生的起始教育阶段——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培育社会“小公民”的重要桥梁。我们尝试将公共空间意识教育融入到幼儿课程活动和生活活动,并结合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公共空间的模拟实践,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公共空间文化所带来的愉快情绪和美好生活。
二、幼儿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基本特点
(一)幼儿认知的“经验性”致其易于习得空间意识
幼儿公共空间意识指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自己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并能互相谦让,逐步学会适应并调整自己的行为,不影响他人及环境的积极意识,并能感受到环境所带来的愉悦。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而学前期儿童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经验性”的感知、体验和操作来习得的,所以在培养幼儿的公共空间意识时,要关注这一提点,注意让幼儿在情境性的感知和体验中获得公共空间意识的认识,所以说幼儿时期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也是良好的时机。
(二)幼儿行为的“模仿性”致其易于建立空间意识
幼儿时期好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行为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心里。这一时期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将公共空间意识培养融入幼儿日常生活,重渗透,强自主,重熏陶,强自律,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公共空间文化带来的愉悦情绪与美好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要点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教育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因此我们也会要求幼儿在享受良好环境的同时也要知晓环境的秩序,并以此学习自我约束。在课程中渗透社会热门话题,将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生活,鼓励幼儿多思考,多分析。在区域活动中,将区域材料“生活化”,“真实化”“一体化”,提高幼儿行为的辨别能力,不断在活动中提出新设想,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兴趣。
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的起始点,除了生活技能培养的同时,幼儿期素质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幼儿园环境中的“多元化”“多变化”等特点,不断的在为幼儿提供公共意识培养的契机,同样,伴随着学校教育的客观性,全面性,也更能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做好坚实的后盾。
三、幼儿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基本路径
(一)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氛围以及空间布局
例如:利用墙面进行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环境布置,通过图片张贴等方式对幼儿形成示范、熏陶、引导作用,提醒幼儿要遵守公共空间规范,并不定期增加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内容。在班级相邻区域中设置公共区域,提高幼儿多方面的公共空间意识培养的机会,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环境与信息资源。
在公共区域空间中,潜移默化引导幼儿将公共区域教育的学习内容进行重温。如今不少幼儿园都已经设置有公共区域,此类区域有别于每个教室自有区域,它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综合化以及混龄化。公共区域中出了各个区域配备有此区域特有的规则外,总体也应有总规则作为“主轴”。比如:区域中,幼儿的言行举止;进出区域的向导;活动中的时间观念等。都可以通过图示,标识及音乐作为提示。班级空间可以变动,那么在幼儿园已有的建筑模式中,如何来提高幼儿的空间意识呢?由于本园活动操场有限,班级较多,不能满足晨间活动时每个班幼儿都进入操场活动,但是本园在三楼天台中却有一块场地较好、空间较大的露天活动场所。将这个场所分别利用,设置平衡区、钻爬区、跑跳区、投掷区等活动区域。一个场所可同时进入两个班级的幼儿人数,在教师的引导下,两个班的幼儿可以有序地在一个场所活动,不但解决了活动场地面积不足的现象,并且一次进入场地的班级少,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空间意识。
(二)设计游戏化公共空间教育课程及区域
1.开设幼儿公共空间意识课程,做到公共空间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如我们设计过“纠纠错”“去做客”“逛超市”“轻轻”等集体活动,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开设了“娃娃商场”游戏,要求营业员面带微笑,热情接待,耐心引导,会说:“请往这边走,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吗?”顾客排队购物、付款。在“自发性游戏”开展“公交车”游戏,让幼儿学会说:“不推也不挤,请一个跟着一个上车”“请为有需要的乘客让座,谢谢”等。通过这类课程和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公共空间意识培养。
2.收集并自编公共空间培养儿歌,做到公共空间儿歌、童谣人人吟。比如儿歌《吃饭歌》:小调羹手中拿,一口饭一口菜,吃饭时不喧哗,垃圾扔进小碗里,自己的饭菜都吃光,桌面地面都干净。《午睡》:轻轻走进午睡室,自己的衣服折整齐;小被叠好床靠齐,环境整齐靠大家。
四、小结
“公共空间”教育,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社会公德教育的最好传承。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影响,需要上升为一种公共空间意识文化的培养,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教育家办学精神”的区域教育生态理念都是相吻合的,教育贵在坚持,巧在融合与渗透,一日生活游戏学习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去发现去思考,帮助孩子建立更多的公共空间概念,从而产生稳固的公共空間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幼儿园课程生活化[J].幼儿教育,2002(10):20-23.
[2]姜勇,艾青红.让幼儿的发展从“规范世界”走向“生活世界”[J].幼儿教育,2002(1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