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骞+方波
摘要:文学学科不是追寻“普遍真理”,而是关注文化差异性,强调思维模型的独特性。因此,高等教育文学学科的慕课,需要强调教学双方交互中对情感、思维因素的要求,并据此来设计高效的交互手段,这样才能实现人文教育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文学学科;慕课;交互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76-02
近年来,在不同网络平台发布的慕课越来越多,给不少学习者带来很多的便利。不过,相当数量的慕课受既有网络视频教学模型的影响,偏重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教学手段,导致慕课所追求的特性并没有随之普及。继之而来的“后慕课”,则进一步丰富了互联网的教育手段。但具有人文性的文化类、社会科学类的课程,在慕课化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文学学科慕课制作需要考虑的因素
国内慕课建设,首先就是要突出开放性。对于文学学科来说,开放性是学科的重要特点,也是文学学科慕课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的首要因素。这种开放性,主要源自于文化的多样性与变动性。文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文化传承与涵化的过程,而且文化的多样性与变动性加剧了接受者情形的不确定性。因此,文学学科慕课能否成功,其接受度是一个关键指标。文学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个体能否掌握某些知识或技能,更注重的是要锻炼个体的思维方式,并培育其社会价值取向。为此,讨论、反复诘难是文学课程最常用、最有效的交互手段。虽然慕课规模易于扩张,但是慕课的直接交互却难于扩展,这也是造成文学课程难以运用慕课形式的困难之一。从效果来看,文学课程所承载的情感体验、文化观念无法完全通过外在的语言行为进行检测,故学习者可以“口是心非”。所以检测这类课程的效果,不仅要考量学习者的意识层面,而且还要探知其潜意识层面的思想。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学、社会学,个体的心理接受或观念转化才是其主要目的,因此这类课程在考核时往往会采用情景模拟的办法。如文艺欣赏,一方面不追求形式唯一的答案,另一方面也没有一个答案可以对应所有的学习者。因此,文学类的课程在考核时要容许“意外”的结果,即:文学学科的要求教学过程具有灵活的应变机制,学习过程及成果都包括创新思维的特点。因此,文学类课程在设计中对师生之间的互动有着更精细的要求。
慕课生存的现实平台——互联网,则决定了文学学科慕课制作的第二个要素——互联网文化特质。当互联网处于信息富余的状态时,使用者就可以获得多种选择权,从而导致个人每一次从互联网获得的信息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依托互联网的文化习得就需要通过反复强化才可能固定。拥有了富余选择权,使用者的操控欲满足程度就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因此,文学学科的慕课要想获得学习者的认同,就必须放弃高高在上的姿态,认可学习者同时也是部分操控者,并愿意认识学习者的文化背景。此时,慕课实施者就要充分考虑课程如何被学习者所选择、接受。当慕课的规模优势显现的时候,学习者文化背景差异、个体经验差异则会更加显著。如果文学课程不去克服互联网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困难,那么,不仅是学科传习损失了新的途径,慕课从互联网文化中所获得的优势,如平等对话、自由表达的人文精神也将失落。基于以上两点,文学学科的慕课,对理解学习者的情况有更高要求,也对交互性有更高的要求。
二、文学学科慕课如何实现交互有效性
1.观念上对情感认同的重视。为增强互动有效性,教育历来强调“情感同化”。此处讨论的情感认同,其实包括了社会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观念、自我实现需求等内容。如文学类课程中的朗读强调情感感染力、文化类课程中的模拟场景训练要强调心理接受度等,都是为了实现情感同化。人文学科课程的效果与情感认同、思维模化密切相关,而交互的有效性与否即取决于这两个因素。而传统教育对其中的个体情感特点本就难以顾全,慕课同样不得不面对追求情感认同的高难度。基于情感认同的心理机制,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降低学习者有意无意的心理抵触,避免教育变成“生硬改造”。慕课课堂形式的改变,意味着教育观念必须改变,必须关注接受者的心理状况,這不是简单的教法移植就能达到的。这种情形可与百年前的教育情况做个比较:当西式教育初次进入中国时,也是经历了从形式到观念的深层转换。现在,我们同样要着眼于整体慕课系统来改进对交互的认识与设计——文学学科的慕课,从而引导教学走向更加“柔性”的表达。为达成交互中情感认同的需要,最根本的改变应来自于课堂的教学目标或理念,即:为避免学习目标成为压制观念分歧的机制,应转变以教师预设单一目标为核心的课堂观念。同时,为了避免目标僵化,文学学科慕课的教学效果评估标准应该进一步开放。这并不是说文学类慕课教学不要教学目标,而是不能急功近利地直趋固定目标;同时,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认知系统进行一定的倾斜,而不是把依据教学大纲做成“死盯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确立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能动性,并承认学习过程的反复性。此外,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备学生”成为第一目标,考虑为适应学习者的多种情况而预留出一定的弹性和层次。
2.操作上对有效性的追求。在慕课中强化互动有效性,除了可以改造传统手段,还可以有一些新的技术探索。其中,以转变观念来指导操作实践,对交互有效性的追求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为增加文化容纳度,破除单一目标理念,慕课课程设计首先可以:①允许在教育过程存在“异端”观点,允许一些问题延伸到“课堂”外再解决。这可以使刚性授课的时间适应人文学科学习的反复性。②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出学习者思维的主导性,不再局限于短期的功利目标,即教师可以对教学的整体目标进行合理的层次分解,使学习者有“翻转课堂”的途径,变被动接受为发现学习。③设置适宜的评价体系,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参与程度而不仅是有形成果,其意义是强调文化的涵化而不仅是知识的转移。(2)单一焦点的课堂格局可以继续存在,但更应偏重“平行课堂”。通过网络多元空间结构容纳接受者的主体意愿,多线性进程、分割空间比传统主次空间更适宜。如为了吸引注意力,文科类的慕课在设计过程中就要注重提高参与者的情感认同,如在慕课课程中设计同步但不同“房间”的讨论通道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一步来看,相对于传统课堂,文科类慕课对于学习者无形的情感影响,渠道仍然十分缺乏,而课堂的多元化格局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这一情形。在技术上,慕课设计者就可以考虑接入终端多样化,以实现交互渠道的多样化、共享资源的丰富性及可替代性、课程接入的简易性,这同样有助于扩展人文慕课的接受度。(3)采用更多实例、实景作为移情手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直接“说服”并不是有效改变对方心理或情感的途径。而传统授课却是将“说服”作为基础方法的,这主要是因为教授双方设定为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文学学科慕课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尽量避免这种教学方法的出现,应该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出现,即文学学科慕课网络传授方式设定为平等关系,更应该考虑接受者的心理特点,因此对课程“润物细无声”的要求就更为明确了。文学学科慕课与文艺作品“隐形”情感同化有很多相似性。如影视作品是美国文化强势扩张的一个利器,好莱坞外星人题材的电影就善于隐喻说服。如《阿凡达》,其实是在讲述异文化交流理念。外星殖民就是现实中异文化交互平台同化的投影。但当场景转换后,被欧美文化视为异端的他文化也乐于接受影片包含的文化内涵。这种文艺作品委婉、巧妙的说服方式,也是文学学科慕课应该借鉴的。(4)关注学习技巧,“教得好”应落实为技术服务。课堂教学由学生主导,不止是追求“碎片化学习”或“自主学习”这样的概念,而是良好的操控体验所带给学习者的信心以及更高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文学学科类的慕课降低课堂教学对传统教学技法的依赖,转向关注富媒体背景下的“学习技巧”。举个例子,为了弥补慕课实时问答有限的问题,不能仅靠场景设问、实时对话、或人工智能响应,更重要的是要赋予学习者更多的操控方式,以获得更多的响应。以上这些措施,都是着眼于把“学得好”落实为课程接受度。
三、结语
在观念上,我们应认识到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往往会伴随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慕课带来的应当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要考虑网络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开放性;而在技术上,新的教学手段与需要承载的内容将会不断被调适,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观意愿。观念与技术两方面的不断探索,文学学科慕课制作应该进一步强调情感召唤、思维发展等效果,而不是止步于“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何明升,白淑英,等.中国网络文化考察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37-39.
[2]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