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地名“萨拉齐”是蒙古语,据史书记载,意为“务(制作)奶食者”。萨拉齐最初叫“厂汗圐圙”(“厂汗”是白色,“圐圙”是围起来的草场),南临黄河,北依阴山,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明代万历年间,在这美丽富饶的地方,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及其夫人三娘子主持修建一座城寺,名“灵觉寺”(清代更名为“寿灵寺”)。后因麦达力活佛来此曾经坐床的缘故,称为“麦达力召”,和许多蒙古语地名一样,被不懂蒙语的人叫来唤去串了音,成了“美岱召”。不过,因偏差倒得了个福,一个“美”字,却也给当地的人与景色添了亮丽的光彩。当初,这里因是专为居住在美岱召的阿勒坦汗家族提供乳品的地方,故而人们称其“萨拉齐”。其实,单就“萨拉齐”三字,可译为“挤奶的人”,考其原文“务奶食者”,笔者认为,并不局限于个体,拿现在的话说,就是“乳业基地”。
清初移民实边,不少山西等周边地区的汉民迁移来此谋生,或务农,或做工,或经商。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内地来这里定居的人逐渐增多,萨拉齐已具集镇规模,清廷在此设萨拉齐协理笔帖式,管理蒙汉政务及日常事项,这是以“萨拉齐”命名的最早建制。乾隆四年(1739年)设萨拉齐协理通判时,这里已是绥远地区归绥以西最繁盛的城镇了。之后,萨拉齐协理通判先后更名为理事通判厅、理事同知厅、抚民同知厅,从名称上读得出,非“理事”即“抚民”,定是经过了周密细致的推究,所以有“萨拉齐的官,管得宽”的流言。历来世事繁杂,民间纠纷难免,“管得宽”一词,听起来似乎有点戏谑,笔者以为,作为当地父母官,管得宽总比问题成堆而没人管要强得多吧。
清朝中叶,萨拉齐的手工业进入旺盛时期。清朝至民国期间,以萨拉齐为枢纽,有通往包头、固阳、归绥、武川、东胜、托克托的大道六条。这些大道上,拉运货物的畜力车、骆驼队终年络绎不绝。民国11年(1922年)京包铁路修到萨拉齐后,客货运输量猛增。1949年后,铺设呼包公路,那是一条9米宽的油渣子路,途径萨拉齐,这也加快了萨拉齐的繁荣速度。
萨拉齐南面是黄河,京包铁路通车前,河运西行可达宁夏平罗,東行可达山西临县碛口。当时大部分的食盐、煤炭、粮食、皮毛、茶、烟等物资靠黄河船运。因此,萨拉齐在历史上曾有“水旱码头”之称。
世居萨拉齐一带的土默特蒙古族,远在内地汉民移来之前就盛行着“蒙古曲儿”。后来,这些蒙古曲儿与汉族移民带来的内地民歌互相交流、融会,形成了爬山歌、“打玩意儿”等新的文艺形式。这些文艺形式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清末民初,有个叫云双羊的蒙古族艺人,是二人台的鼻祖,著名文艺评论家王世一先生载文称其“创始人”。此外,云双羊还是编说串话的高手,出自他手的“风搅雪”《亲家翁相会》诙谐、滑稽、风趣,至今还在流行:
塔奈到了玛奈家,
正遇玛奈不在家,
进门碰上锁圪垯,
对不起你冷淡啦!
瞎眼的脑亥还咬塔奈,
塔奈急忙掏出大烟袋,
狠狠地打了它讨劳盖,
没好好款待怨玛奈。
玛奈到了塔奈家,
黄油酪蛋奶子茶。
正赶上塔奈经会巴雅尔啦,
玛奈的运气多好啊!
晌午的饭菜更排场,
玛奈坐在首席上,
塔奈敬酒玛奈唱,
你看玛奈多喜色(读sa入声)。
据王世一先生讲,清末民初,土默川(包括萨拉齐)一带,除云双羊外,还有众多蒙古族二人台艺人,诸如巴图、云海宇、阿力亚、孙恩、敖其、云贵、阿斯楞、五喇嘛、云亮等等。乳香滋润的萨拉齐不愧为“务奶食者”,文化不离奶味,艺人非比寻常。
如今,内蒙古大草原上数不清的蒙汉“萨拉齐”们,把传统的奶业汇聚成伊利、蒙牛这样的知名品牌,产品销往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