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扶贫一线年轻人报道看“绣花”扶贫报道的准与精

2017-07-13 16:29姜刚
新闻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绣花扶贫功夫

姜刚

【摘 要】当前,我国正经历从精准扶贫到“绣花”扶贫的关键时期,各地均在“绣花”上下功夫,积极啃“硬骨头”,如何写出社会广泛关注、受众喜闻乐见的扶贫报道,新闻媒体记者需要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同样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本文以新华社近期的一篇引发社会广泛反响的报道为例,剖析扶贫报道形成社会热点的“密码”,探究其新闻性和思想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给新时期扶贫报道带来哪些启示?

【关键词】年轻人;“绣花”扶贫;新闻报道;“绣花”功夫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以安徽省大量的年轻扶贫干部任期届满“不脱贫、不撤退”为切入点,聚焦他们长年累月扎根农村、服务贫困户的经历,通过被贫困户当做“亲人”的点滴故事,刻画出用青春注脚脱贫攻坚的时代新青年,采写出“新华全媒头条”稿件《在脱贫攻坚中书写青春之歌——扫描扶贫一线的年轻人》,已被200多家各类媒体采用,在新华社等新闻客户端上点击量超过106万次,形成社会热点。从这篇报道采写过程来看,主要透视“不脱贫、不撤退”的人和事,密切关注“贫困户把你当亲人”的点与面,践行新时期“绣花”扶贫报道的准与精,给新时期扶贫报道带来紧扣时代特征,定位准、不跑题;把握关键人物,细节准、打动人;善用传播形式,故事准、感染人等启示。

透视“不脱贫、不撤退”的人和事

对于扶贫报道来说,要想打动人、形成共鸣,首要的是见人见事。那么,如何见人,见什么人?今年4月的一天,这篇报道的记者在安徽省扶贫办采访时了解到,按照三年任职期限,下半年贫困村选派干部本届任期届满,今年以来不断有干部选择留任,当时已经有40多位年轻选派干部选择留任。这条线索集聚着扶贫、年轻人、留任等关键词,若能策划好相关报道,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或许能产生较好传播效果。在征求总编室领导的意见后,记者决定与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主题策划报道结合,专门聚焦扶贫一线的年轻人。

在确定好报道主题后,采访的年轻干部如何选取,他们从哪里来,到了哪里,这些也都是报道的关键。记者与扶贫部门对接后,随机选取了近10位年轻留任选派干部,涵盖了5个地市7个县区的多个贫困村。他们的身份“复杂”,有来自省直委办厅局的,有来自市县直部门的,还有来自医院等系统的,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均无怨无悔地来到了贫困村。

之所以选取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去处,主要有两个考量:一来使这篇报道更全面,更具代表性,有山区、有平原,这些贫困村的致贫原因千差万别,扶贫工作的内容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二来使这篇报道更有可读性、故事性,更“接地气”。长期工作在城市的年轻干部到了农村,城乡反差感更强,从事扶贫工作的前后对比也更能打動人。

在常人眼中,这批“80后”年轻干部因生活优越,曾被认为是吃不得苦、缺乏责任感的一代,但记者深入采访后颠覆了“常识”。记者看到的是,这些年轻干部在共同的使命指引下,不顾照顾家庭,照看年迈的长辈和年幼的孩子,有的甚至忍痛给刚满6个月的女儿断奶,在亲人眼中他们是“不顾家”的爱人,是孩子心中“老出差”的父母,是父母口中“瞎折腾”的孩子,三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以及无数次离别的感伤令人动容。

典型人物确定好了,这些年轻干部长年累月扎根贫困村,他们为扶贫工作干了哪些事?有哪些独到之处?这些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年轻干部的头脑里闪耀着一个个创新思维,扶贫工作迎来了新思路,有的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有的在金融扶贫上有所建树,有的在光伏扶贫上下功夫,有的推广健康扶贫政策,所在的贫困村正发生着积极变化。

金融扶贫是个典型案例。针对贫困户普遍遭遇的贷款难、发展难问题,六安市裕安区一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颜大为琢磨出“金融扶贫”模式,通过创新“第三方”机制,为贫困户每户申请了5万元小额信贷,由贫困户“带资入股”成了“第三方”一家米厂的“股东”,享受每年股息收益,找到了企业带动贫困户致富的新机制,该模式随后得到推广。

他们为何要选择留任,留任后准备干什么?情真意切、客观实际的留任誓言,在脱贫攻坚关键期尤为弥足珍贵。池州市石台县一村扶贫工作队长李朝阳表示,前三年该村如期实现贫困户脱贫目标,剩下的都是基础条件较差、脱贫难度较大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而且已经脱贫的有许多也只是刚刚达到了脱贫标准线,需要继续巩固扶贫工作的成果,结合全村的下一步发展规划,特别要注意防止返贫现象,他非常愿意继续做好这项工作。

正因为有了这群年轻扶贫干部,有了他们的奉献、“奇思妙招”,贫困村脱贫出列的速度加快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和意愿增强了。透视“不脱贫、不撤退”的人和事可以看出,只要有强有力的带头人和精准帮扶举措,脱贫攻坚任务就一定能顺利完成。

关注“贫困户把你当亲人”的点与面

从城市工作到山区农村任职,从领导身边的人融入到群众中……这些年轻干部经历了工作环境的转变,以及不同“角色”的转变,即如何从一名“80后”干部成功变身为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这需要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极大考验着他们。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有无变化,干部坚持群众路线贯彻的如何,贫困户最有发言权。

在这篇报道的采访过程中,你把群众当朋友,群众就把你当亲人,令记者印象深刻。只有与贫困群众交心,对贫困群众的各种情况烂熟于心,才能制定对路的帮扶措施。一些干部刚开始进村入户没有“经验”,不能完全融入到群众生活中,后续的帮扶措施就达不到精准。而有的干部摸准了方法,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便能精准制定帮扶措施。

安庆市岳西县一村扶贫工作队长王钰豪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工作的地方是大别山区的深山村,记者跟随走访贫困户张军时,一条微信展现了王钰豪和贫困户的关系。张军身体残疾,说话、行动都不便。王钰豪与他结对帮扶后,把他当成同龄朋友对待,教会他上网、发微信,还鼓励他在家中做佛香包装的简单劳动,自食其力。当只读过一年级的张军摸索着能发微信时,他首先把问候送给了王钰豪:“书记,天冷了,你要保重身体。”

王钰豪与群众的关系也经历着“波折”。在县城工作的他两年前刚到村里不太适应,在村里开会习惯讲些官话套话,听得别人直打瞌睡。慢慢地他发现,这不仅引来非议,而且工作也不好开展,必须要有所改变。后来,他学着其他村干部捧着茶杯到村民中间拉家常,哪村民多往哪钻,问问生产聊聊生活,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在亲近群众过程中,王钰豪跟贫困群众交了心,学会了交流,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扎根三年并非易事。在三年的朝夕相处过程中,得到贫困群众的认可,是年轻扶贫干部工作推进的保障,也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褒奖。记者采访中看到,得到认可、青睐的干部还有很多,他们有着共同特征,就是设身处地地为贫困群众考虑,把贫困群众当成“亲人”,感同身受地给予帮扶政策扶持,同样贫困群众也把他看成“亲人”。

余静是大别山区一村的女扶贫队长,记者在采访她时,碰见村里一位失语村民,他向记者指了指余静,竖起了大拇指。看到余静要上镜头,这位村民起身走到余静面前,对着她“啊啊”地比划着,示意她整理好衣服,关切的神态如同亲人一般。

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践行在这些年轻干部身上,“贫困户把你当亲人”的细节比比皆是:贫困群众看到扶贫队长大老远打招呼,见面互相拍着肩膀,拉着家常;双方用“老张”、“丫头”等亲近的方式称呼;贫困户主动给扶贫队长做小板凳、贫困户感激地放鞭炮……这一个个与群众“打成一片”的细节,奏响了和谐干群关系“交响曲”。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正是这一个个干群关系的“点”,汇聚成扶贫干部与群众打交道的“面”。“点”“面”结合为做好扶贫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有力保障脱贫攻坚的顺利推进。正如一位扶贫干部所言,扶贫工作对有的干部是张白纸,干部对扶贫也是张白纸,只有跟老百姓深入交流,给他们找到脱贫的办法,这张白纸就能画出最美的图案。

践行新时期“绣花”扶贫报道的准与精

见人见事,有“点”有“面”,记者梳理大量素材,反复打磨、数易其稿后成稿。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栏目播发图文互动稿件《在脱贫攻坚中书写青春之歌——扫描扶贫一线的年轻人》,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共被200多家各級媒体采用,仅在新华社客户端上点击量就超过106万次,引发广大网民评论,均认为他们是年轻人的榜样。基层干部纷纷反馈称,在脱贫攻坚这项大计中,这些年轻干部有朝气、有思想、有创新,深刻体现出奉献、责任和担当精神,他们用三年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就是用青春注脚脱贫攻坚的时代新青年。

当前,我国正经历从精准扶贫到“绣花”扶贫的关键时期,各地均在“绣花”上下功夫,积极啃“硬骨头”,在精准识别上回头看,在帮扶措施上再细化,在包保机制上更有效,做实做好与贫困群众的“最后一米”,这也要求新闻媒体的报道与时俱进,为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扶贫一线年轻人报道的策划、采编、影响过程来看,之所以能形成社会热点,体现出新闻性和思想性,无疑给新时期“绣花”扶贫报道带来几点启示。

紧扣时代特征,定位准、不跑题。脱贫攻坚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经过不懈努力,去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可谓脱贫攻坚首战大捷。今年“两会”期间,中央领导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这深化了我们对精准扶贫的认识,新闻媒体要把握这一最新动向,紧扣时代特征,多下“绣花”功夫报道扶贫,既宣传脱贫成效经验,给人以借鉴和启迪,也揭露形式主义、包而不保、只精不准等共性问题,推动脱贫攻坚务求实效,彰显时代意义,引起社会共鸣。

把握关键人物,细节准、打动人。人和事是“绣花”扶贫报道的重中之重,要选取典型干部和贫困户,与他们同吃同住同生活,深入走进干部们的扶贫和贫困群众的脱贫生活,只要扎根基层、心系民生,关注贫困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就会看到他们的“业绩”,一个个感人故事也会扑面而来。记者只有挖掘这些干部日积月累的付出,贫困群众对帮扶举措的看法,通过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才能刻画出扶贫工作前后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扶贫工作的艰辛。

善用传播形式,故事准、感染人。纵观这组扶贫一线年轻人报道,除了图文互动稿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看上去真实贴切外,记者同时还播发了精心制作的微视频《村里来了个年轻人》,通过一个个“接地气”的镜头将年轻干部多元化地展现出来,得到多家媒体积极推送,在各大新闻客户端上的点击量超110万次,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这种全媒体传播的探索,提高了影响力和传播力,使广大扶贫干部的奉献和担当精神跃然纸上,增加了“绣花”扶贫报道的思想性和贴近性,也提升了受众对脱贫攻坚大计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作者单位:新华社安徽分社)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绣花扶贫功夫
早春,就着一条绣花裙
下“绣花”功夫 脱贫攻坚“各显神通”
证监会“扶贫”
功夫猪
管仲“扶贫”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小保姆斗海归
“三斧头”与“绣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