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
【摘 要】党报理论传播既面临多样中求主导、多变中求主动的现实挑战,也迎来了实践与理论良性互动的历史机遇。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需更加重视推动经典理论及其创新成果回归现实、回归生活;要在更为具体、深入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向具体的生活世界回归,努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社会的认知、人民的生活。同时,进一步改善传播技巧,学习和掌握新的传播方式方法,将“学术语言”转换成“生活语言”、将“权力话语”转变为“大众话语”。
【关键词】理论传播;大众话语;媒体融合
重视理论宣传、办好理论专版,是我国党报的一个传统、一种特色。1980年10月,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解放日报》的理论专版——新论版新装亮相。从第1期到第1000期,再到第2000期,新论版跟踪时事热点、社会思潮变动,组织开展不同意见的讨论,力求传播现实性强、言之有物且有新见解的思考与观点,为传递和解读中央精神、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总结其特性、规律,并结合多样化思潮变动及媒体融合的新形势,对党报理论传播技巧的改进予以分析和展望,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和启发价值。
一、把握传播特性
作为“党的喉舌”,党报在内容传播上的首要功能就是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方针政策的把握,对中央的最新精神予以理性阐释,并对法规政策予以权威解读、对经济社会热点展开专业化描述;[1]要对社会多样化舆论进行积极引导,紧紧抓住国家的前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做文章,力求给读者以理论武装和方向指引。
梳理《解放日报》新论版的报道可以发现:呼应和阐释并重,理论化与大众化共生,是其鲜明的特性。
(一)“发先声”,及时传递和解读中央精神
“发先声”,及时传递和解读中央精神,既是党报理论版的任务,也是其一大鲜明特色。这样的例子不少。例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解放日报》在10月31日刊登了梁绪、信索联手撰写的文章《实践赋予理论新的活力》,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摇旗呐喊。又如,如何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重点,然而,在如何理解“和谐”上,人们存在一些差异和疑惑。和谐就是没有矛盾吗?和谐社会就是无冲突社会吗?2006年7月31日,知名社会学者邓伟志应邀在《解放日报》对此予以简洁明快地解答。
《江泽民文选》的推出是当时理论宣传的一件大事。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文选精神?2006年8月28日,《解放日报》策划推出学习《江泽民文选》理论专版,刊登了《为什么说〈江泽民文选〉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成果》等不同角度的解读文章,集中回答了相关问题。
(二)“扣热点”,提供讨论平台并积极引导思想交锋
在改革开放时期,《解放日报》掀起了不少声势浩大的思想讨论浪潮。其中,1978年关于政治好与业务好关系的讨论、1979年关于如何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问題讨论、1979年关于阶级斗争的争议、1992年关于九十年代上海人的大讨论,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话题延展性。
仅以关于阶级斗争的争议为例。这场话题讨论从1979年2月一直延续到1980年1月底,其核心争议是:剥削阶级消灭以后,人民内部是否存在阶级斗争?讨论的一方认为,现阶段人民内部还有阶级斗争问题。[2]另一方提出,剥削阶级消灭以后,我国人民内部不再存在阶级斗争。特别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专制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家长作风等,除极少数已经转化为敌我矛盾的以外,一般说,这只是剥削阶级的政治思想在人民内部的影响和反映,而不是阶级斗争。[3]还有人进一步思考:剥削阶级怎样才算被消灭?一种观点认为,阶级不仅属于经济范畴,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社会范畴,因此,消灭剥削阶级,必然要经历复杂的社会过程。另一种观点强调,阶级属于经济范畴,标志剥削阶级被消灭的具体表现是,剥削制度彻底消灭。只要消灭了剥削制度,剥削阶级也就无法以阶级的形象出现,也就算被消灭。这种观点认为,我国在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剥削制度被消灭,因此剥削阶级也算被消灭。[4]
从传播过程和效果的评估来看,党报通过组织专家学者乃至市民各抒己见,既实现了民情民意表达,又催生了思想激荡,并在充分的意见交流中逐步达成共同的思想认知。这种认知,更有代表性,也更有说服力。
(三)“抓疑问”,对接读者需求,深化理论普及
如何使党报的理论宣传在坚持正确舆论和思想导向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与民俱进、与世俱进,走出“小众化”、“圈内化”,是理论界、新闻界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十六大以来,在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的实践中,《解放日报》新论版主动对接读者需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激发新动力,把“党的声音”、“学者的声音”整合为“公共的声音”,把握了主流舆论阵地和话语权。
2005年7月,为了强化党报理论宣传的贴近性,“读者出题专家解答”在新论版正式推出。这个栏目每周一期,主要是通过向全社会征集理论问题,再予以整理筛选后,约请专家学者进行解答。“读者出题专家解答”的每篇文章,都尽力做到对接读者需求,直面理论困惑和疑问,不绕弯子,不打官腔,而试图通过“化抽象为直观,化繁复为直白,化理论家的事为百姓的事”,做到先吸引眼球,再入脑入心。这样新颖、直接的理论宣传形式,有效地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吸引力。
此外,党报的理论传播,有时容易放“高射炮”,容易流于“曲高和寡、自弹自唱”。为了克服这一不足,《解放日报》积极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以及与相关机构的合作,通过征文、征集提问或召开研讨会等形式,从中筛选出读者和专家具体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和传播。话题虽“小”,却更容易体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同时,《解放日报》还积极与新兴媒体展开互动,打造“报网互动”、“观点撞击”等交流合作平台。在这些小栏目中,有的是读者来电亮出一己之见,有的是读者、作者来信表达对于党报理论宣传改善的期望,有的是年轻网友在网络论坛上互动发帖展开思考、探讨乃至争论。这些小栏目的设置,极大地提升了读者对于党的理论和党报理论宣传的参与性、介入度。
此外,“报网互动”作为一个叠加性创意,除了具有利用网络加强读者与作者互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延伸了以党报为载体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把处于隔离状态的“话语”,统一在党报理论版所架起的专家学者与普通百姓的对话机制中,疏通了党报与网络媒体的对接渠道和路径。这是传统形式的理论宣传所难以做到的。
二、改进技巧思考
从现实维度来看,当前党报理论传播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多样化思潮的挑战,一个是媒体融合的挑战。
前者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导性直接形成冲击,造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式微;后者从传播渠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普及产生较大冲击,特别是借助网络信息化为个人自由选择提供广阔的空间,大量无关的、没用的信息攫取了受众的注意力。
越是“潮来潮去”,我们越要自觉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武器,基于已有传播实践和经验,注重把握主流舆论话语权,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入耳、入脑、入心。
(一)改进话语表达,从“讲理论”到“讲故事”
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新形势下,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碎片化阅读、功利心态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采用更加鲜活的形式、网络化和平民化的语言,实现从“讲理论”到“讲故事”的转换,成为改进党报理论传播的可行之路。
这种“讲故事”式的通俗化,绝不意味着低俗化。所谓通俗化是语言表达的方式能使受众有切身感受,能够带领他们进行思考,并与传播者产生共鸣。从实际生活中讲出道理,用最易懂的方式将观点表达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应。
一要贯彻“大众化”与“化大众”。如果说“大众化”强调的是用生动具体的形式、简明通俗的语言,通过诸多环节把马克思主义传播给大众的话,那么“化大众”突出的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的育人、引领功能,以使人民在多样社会思潮冲击下真正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之精髓。
在通俗化上,不要故作高深,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上说,把明白的概念往糊涂上讲。要从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兴奋点入手,以通俗的语言,对主流理论的具体内涵进行阐述,用简洁的修辞表达复杂的观点,用具体的事例论证。有时候可以采取编辑和专家对话的形式,对问题展开具体讨论,让话题变得更为具体和轻松。
在知识性上,应当鼓励作者在文章写作中,适当引用历史、文化等知识,从而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充实起来,使虚的主题变成实的思想表达。
在表现形式上,可积极借鉴新闻评论的方式,尝试在文章样式上进行改进,可开设理论述评栏目,对具体的理论命题展开言简意赅的表态和分析。还可借鉴新闻标题的模式,将通常强调意义的理论文章标题改进为虚实结合,从而直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二要坚持“主导”与“多样”共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首先要具体化,其次是通俗化,最后是达至潜移默化。它不能以牺牲理论的科学性、肢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降低思想的品格为代价。
思想领域“百花齐放”,才能激发更多的互动、辩论和交流,才能催生更具科学性的真知灼见。它们的存在和活跃,并不会对主流价值产生颠覆性影响。当然,对于类似拜金主义、极端主义、虚无主义等破坏力极强的思潮,有必要通过及时反驳、批判予以澄清。具体来说,需要从价值和理性两个层面冷静应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话语表达和理论抽象,要在交流、争论甚至交锋中纵观全局,作用久远,引领世界。
(二)借力媒体融合,从“纸上笔谈”到“网上对话”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过度自由、监管难度不断提升,受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有所弱化,传统党报的传播平台、主体和渠道也面临着丧失主导权的严峻挑战。大量的虚拟、虚假信息对主流舆论曾有的权威和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有人还引入“对抗性”概念,并指出产生“对抗性解读”的受众并非不理解传播者的意思,主要是个人主观上故意从相反的意思来解读文本所包含的内涵。[5]
但与此同时,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交互性极大的信息传播,也为党报的理论传播与创新开启了新路径。互联网的超时空开放性,可以让党报的理论宣传更加直接地面对受众。这种从“纸上笔谈”到“网络争鸣”、“网上对话”的变化,可以催生全方位的参与和互动。如果把握得当,能够极大地拓宽主流理论传播的时空通道。
例如,我们通常把互联网络称为多媒体,这是因为它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相融合的形式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器官,可以达到比传统媒介更好的传播效果。遗憾的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尚未把网络传播的优势充分运用起来。事实上,我们保有大量的图片、声音,甚至影像资料,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图片,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时代的声像文本,改革开放后各代领导集体的多媒体资料更是数量可观。如果能大量运用这些资料,便可使我们的传播更加生动直接,提升浏览的趣味性和观看性,使内容灵活、易懂,从而大大强化宣传效果。
再如,在传统的党报理论传播中,受众通常因为传播的说教性过强而将宣传和学习拒之门外。而在网络上,这样的困境可以得到改善。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交互性,可以让人们沟通灵活快捷,使传者和受者构建出一个平等和谐的传播关系,一改从前传者高高在上的教育姿态,这样受众的接受度会大大提高,有利于我们的传播。
同时,我们还应真正把握细分受众的文化习俗、理论水平、思维方式乃至生活习惯等。那种不着边际的说教,难以激起人们的兴趣;那种貌似深奥、实则牵强附会的联系,也会使人兴趣索然。
举例来说,针对城市市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可以多讲权利话语、法治话语,讲出他们的“心里话”。又如,针对个性化色彩浓厚的年轻网民,可以突出个体的“感受”和“情感带入”。对他们来说,宏大叙事并不“待见”,图片视频乃至网络直播的手段可能更能吸引眼球。
结语
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经验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力求“四化”。一要“中国化”,即把外来的、一般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马克思主义;二要“现实化”,既善于关注和概括文本中的理论,也要注重回应生存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三要“世俗化”,即深入研究人民的物质生活和利益诉求,深入个体或群体的精神世界之中;四要“通俗化”,做到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和记忆。
新形势下,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改进党报理论传播,基础点在于推动经典理论及其创新成果回归现实、回归生活。我们要在更为具体、深入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向具体的生活世界回归,努力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社会的认知、人民的生活。同时,进一步改善传播技巧,学习和掌握新的传播方式方法,将“学术语言”转换成“生活语言”、将“权力话语”转变为“大众话语”。
当然,在这一改进传播的实践中,不能以科学性被牺牲、整体性被肢解和思想品格被降低为代价。特别是,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传播,既不能一知半解就發表意见,更不能人云亦云地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条条框框”;在阅读、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后,要注重结合时代、结合实践、结合问题进行解疑释惑,真正做到“接地气”。
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一方面要有深厚的研究积累,所谓“入得其内”;另一方面要有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传播技巧,所谓“出得其外”。这种转换功夫呼唤“大手笔”和“思想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理论传播者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注释:
[1]董天策.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345.
[2]黄京尧,唐逸佐.剥削阶级消灭以后,人民内部仍有阶级斗争[N].解放日报,1979-11-5(4).
[3]雁隽,遨达.“人民内部仍有阶级斗争”质疑[N].解放日报,1979-12-5(4).
[4]范吉雨.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不同观点综述[N].解放日报,1979-12-5(4).
[5]陆彦明.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对抗性”解读[J].新闻界,2014(05):17-20.
(作者:解放日报专副刊部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博士)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