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元[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浅析卡拉马佐夫兄弟家庭教育的缺失
⊙郭兆元[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儿子们与父亲之间的不和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是导致最终弑父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究其根本,在于费奥多尔·卡拉马佐夫从来没有尽到作为父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贪婪好色,冷酷无情,厚颜无耻,他的恶行逼走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折磨死了第二任妻子。妻子去世后,他全然不顾孩子们的教育,听之任之,对孩子放任自流,漠不关心。这种漠然无视的态度和做法使得他和孩子们之间产生了很深的隔阂。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他的孩子们并没有在自己的心中建立起所谓的“父亲”形象,也因此最终导致老卡拉马佐夫被儿子杀死这一家庭悲剧的发生。
《卡拉马佐夫兄弟》 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悲剧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被认为是他一生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从表面上看,全篇围绕老卡拉马佐夫与儿子们之间的种种矛盾展开故事情节,随着矛盾的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弑父”惨剧的发生。罪魁祸首斯梅尔佳科夫将罪行推给德米特里和伊凡后自杀身亡,大儿子德米特里被判处二十年苦役,二儿子伊凡得了严重的脑炎,生命危在旦夕。老卡拉马佐夫的几个孩子中似乎只有阿廖沙结局最好,他最终离开修道院回归尘世生活。本文拟从家庭教育缺失的角度来解读卡拉马佐夫四兄弟的不同结局。
1.德米特里和斯梅尔佳科夫
“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有教育赐予我们。”老卡拉马佐夫日常生活不检点,他的儿子德米特里和斯梅尔佳科夫都继承了其粗野的行为方式。尽管后来米乌索夫将德米特里带走,但是他却过起颠簸不定的生活,四次更换门庭,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混乱中度过的,中学没有读完就进了一所军事学校,之后成日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浪费掉不少钱财。虽然他成长的环境十分恶劣,但是他的内心深处仍然蕴藏着善的种子,他帮助卡捷琳娜保住了清白和家庭名誉,他真诚地爱着格鲁申卡;赫尔岑斯图勃医生曾在他幼年时期为他买一磅胡桃,在成年之后他特意回去真诚地探望恩人并表示感谢。正如费丘科维奇在为德米特里辩护时所说:“……他本来有一颗高尚而敏感的心,可是却受到了如此荒唐的教育,这又是谁的过错呢?有谁开导过他?谁教过他科学知识?他童年时代又有谁爱过他?……他遇到的只是厚颜无耻的嘲笑、怀疑以及为争夺钱财而施展的种种阴谋诡计;他听到的只是每天酒足饭饱之余的唠叨、令人恶心的处世之道。”
在老卡拉马佐夫的四个孩子中,私生子斯梅尔佳科夫最为无耻。他在杀死父亲后,一方面把罪责推给伊凡,阴险地要挟他说:“是您杀了人,我不过是您的帮凶,忠实的奴仆理查德。”同时,他又将罪行推给德米特里,使后者蒙冤受屈地服了二十年苦役。斯梅尔佳科夫从小就表现出极其阴暗、冷血的一面。他对格里戈里夫妇的养育之恩没有一点感激之情,格里戈里教他读书认字,他也并没有流露出多少兴趣,相反,他质疑包括《圣经》在内的一切书中的内容。他心理阴暗,对一切都抱持怀疑的态度,这些与他的身世有很大的关系。他从周围人的流言蜚语中得知自己是私生子,他的母亲是被老卡拉马佐夫凌辱后才生下了他,他的出生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格里戈里甚至对他说:“你不是人,你是从脏水里蹦出来的,你就是这样的货色……”他对这句话一直耿耿于怀。如果说老卡拉马佐夫是一个“生而不养”的父亲,那么“格里戈里”对于斯梅尔佳科夫而言,则是一个“养而不育”的父亲,他只提供给孩子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而不给予他们心灵成长所必需的养分,这一点无论是对于他拉扯大的德米特里、伊凡、阿廖沙还是斯梅尔佳科夫都是如此。这与他卑微的身份和狭隘的见识不无关系。从斯梅尔加科夫的成长历程和日后的精神状态来看,格里戈里的养父职责仅止于延续生命,而缺失精神教化。这类父亲无疑也是失败的。在缺乏教育和引导的环境中,斯梅尔佳科夫只能如同野草般生长起来,因特殊的身世以及沉默寡言的性格,他走到哪里都受人孤立;而当他与老卡拉马佐夫的“父子关系”最终被“主仆关系”所取代时,他们的血缘关系也就被彻底地扭曲了。因此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仇恨,他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他说:“只要能不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甚至情愿被扼杀在娘肚皮里。”后来发生的“弑父行为”正是他这种仇恨心理的外化和发泄。“当个体行为总是得不到他者肯定而无法产生积极效果时,自我感知就很难被准确地获得。孤独、绝望的情绪被无限放大,客观存在变成了束缚个体情感自由的牢笼。于是个体存在变得毫无意义,身份认同的可能性在个体主观意识里被完全否定,这一切最终逼迫他们走向悲剧的人生结局。”
2.伊凡和阿廖沙
较之于德米特里和斯梅尔佳科夫,伊凡和阿廖沙则显得高尚许多,他们都渴望对世界做出一些改变。伊凡崇尚理智,力求理解生活的意义;阿廖沙则是真善美的化身,他由衷地向往博爱,呼唤平等,渴望“一切人都成为圣者,互相友爱,不分贫富,没有高低,大家全是上帝的儿子”。与德米特里和斯梅尔佳科夫不同的是,伊凡和阿廖沙从小就被波列诺夫收养,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成长环境要远远好于德米特里和斯梅尔佳科夫。伊凡和阿廖沙的问题在于在其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母亲早亡,父亲对他们漠不关心,对于他们来说“父母”只是一个抽象空洞的词汇。如果童年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这种对生活的不安全感在伊凡和阿廖沙身上都有体现。伊凡十分悲观,他否定上帝,不相信灵魂永生,他认为人是“软弱和低贱的”。由于缺少来自父母的爱,伊凡十分同情那些遭受苦难的孩子,尤其是那些被士兵、贵族残害,或是遭到大人毒打和虐待的孩子。他曾情绪激动地对阿廖沙说:“如果分辨善恶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那何必要去分辨这孩子的善恶呢?哪怕认识了整个世界也抵不上孩子向‘上帝爷爷’哭诉的一滴眼泪……”在他眼中,现实是黑暗的,宗教是可悲的,他看不到人类的未来。伊凡无疑是他父亲熟视无睹下的悲剧产物。从他出生以来,世界对他就是冷酷的,母亲被父亲逼疯,父亲却每日纵酒作乐,胡作为非,对孩子没有尽到一丝父亲的责任。因此在伊凡眼中,从他记事起看到的都是社会黑暗的一面,而他对那些受苦孩子的关心也是因为他从那些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伊凡与阿廖沙和德米特里相比是具有悲剧性的,因为后者从宗教中寻找到了精神的解脱,而伊凡却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中,他认为自己是思想上的杀父凶手,他的精神开始失常甚至看到了魔鬼。由于缺乏信仰,伊凡没有像阿廖沙和德米特里一样得到精神上的复活,而是投进了“魔鬼”的怀抱,伊凡的悲剧是他父亲的无视和他自身心灵脆弱双重因素影响的结果。
父爱缺失的成长环境对阿廖沙产生的消极影响则体现在他缺少主见和性格懦弱。当卡捷琳娜让阿廖沙将钱送给斯涅吉廖夫上尉而后者拒收并把钱扔在脚下时,阿廖沙没有采取行动去劝上尉,而是转身离开。即便他知道他的哥哥与父亲的矛盾十分尖锐,他也没有试图做出任何行动去化解矛盾。精神分析理论指出,个体的安全感是这样产生的:父母(尤其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的、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充分体验到安全感和归宿感,并延伸出对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而阿廖沙因为缺少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因而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便会采取消极的方式。但是阿廖沙还怀有对上帝的信仰,这得益于佐西马长老对他的指引。与他其他三个兄弟不同的是,阿廖沙在精神上得到了佐西马长老的指导和帮助。即便佐西马长老死后并没有出现圣迹,从而使他的信仰产生了危机,但当他跪倒在修道院的地上又重新站起来时,他便由一个软弱的年轻人变成了一名终身威武不屈的战士,由此,阿廖沙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虽然阿廖沙没有得到过父爱以及父亲应当给予他的教育和帮助,但佐西马长老却弥补了他成长过程中所缺失的这一环节,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珍贵的引路人,从这一点来看佐西马长老毫无疑问是阿廖沙的“精神之父”。在阿廖沙心目中,长老是爱和智慧的化身,是精神领路人和心灵守护者,他对长老的感情有如初恋。可见,具有教育引领性的精神纽带关系是理想的父子关系之关键。
“父亲”这一词语不仅代表了父亲与子女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而且还暗含了孩子身上父亲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儿子不仅是父亲血缘的延续,同时还是其精神上的继承者。无论是德米特里的暴躁、伊凡的疯狂、斯梅尔佳科夫的冷血,抑或是阿廖沙身上所流露出的人性光芒,都可以从老卡拉马佐夫身上找寻到相对应的特点。因此,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不同命运与老卡拉马佐夫所固有的缺陷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具体来讲,作为父亲,老卡拉马佐夫在家庭教育上的失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失对“父亲”身份的认同
老卡拉马佐夫是一个极端无耻自私的人。在他的眼中不存在所谓家人的概念,他看到的只是他们所能带给他的利益,他两次结婚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或是谋求财产,甚至还想要侵占儿子德米特里的财产及其心爱的姑娘。此外,他对自己的孩子漠不关心,是他的仆人格里戈里替他履行了部分父亲的职责。“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讲,对‘父亲’这一身份认同的社会普遍观念在老卡拉马佐夫身上是看不到的。因此,‘父亲’对儿子们来说只是名义上的一种称呼,根本谈不上血缘上的亲近。”由于卡拉马佐夫缺失对自身“父亲”身份的认同,导致他的儿子们也对他疏远与隔膜,而这种亲情的淡漠和“父子”关系的破裂是导致最后“弑父”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2.过度的自私与放纵
老卡拉马佐夫是一个为自身利益而存活的人,一旦有人触犯了他的利益,即便是自己的孩子,他也会恨之入骨。对于不愿听从他的吩咐去往契尔马什尼亚的伊凡,他认为其是一个“卑劣的家伙”,根本就不承认伊凡是他的儿子;他霸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对于企图想要获得财产继承权并妨碍自己占有格鲁申卡的大儿子德米特里,他恨之入骨。他说:“我会像碾死蟑螂那样碾死他。夜里我就用便鞋踩死黑蟑螂,一脚踩上去就发出吱吱的声音。你的米佳也会吱吱叫的……”他的过度自私将伊凡和德米特里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而他纵欲的结果则助长了斯梅尔佳科夫对自己的仇恨。他强奸了疯女人丽萨威塔,使他的私生子——斯梅尔佳科夫一生背负污名,这也就是斯梅尔佳科夫要向他报复的直接原因。
3.无视对子女的教育和沟通
在老卡拉马佐夫看来,儿子服从父亲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此理念的支配下,他无休止地要求儿子们回报他,却从未考虑过自己为孩子们付出过什么。他那肮脏的处世之道对其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和伤害,三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在缺少父爱的极度恶劣的条件下度过的。他与孩子的沟通少之又少,彼此之间只有无休止的争吵,根本不存在和睦而温馨的父子之情。正如费丘科维奇为德米特里辩护时所说:“光把孩子生出来还不能算是父亲,生出来后能担起父亲的责任才是真正的父亲。”“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候,还只不过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于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他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凡是能够偿付这三重债务而不偿付的人,就是有罪的,要是他只偿付一半的话,也许他的罪还要大一些。”
老卡拉马佐夫从没有尽到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在那个时刻,在他酒后情欲勃发的时刻,他不知道我是男是女,他只是把嗜酒的爱好传给了我——这就是他的全部恩德……”
“父亲”一词承担的并不仅仅是身份的差别,更重要的还有责任和榜样。著名学者林安梧曾论述过父亲在中国传统伦理社会中的意义:“父”不只是“子”的自然生命的来源,而且也是“子”的文化生命乃至价值生命的来源。老卡拉马佐夫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他的孩子们家庭教育的缺失,并因此导致“父亲”这一词没有真正进入卡拉马佐夫兄弟心中,被扭曲和对立的父子关系最终以弑父悲剧而结尾。四兄弟既是“父辈文化”的传承者,又是“父辈文化”的分解者,最终他们都对自己身上的从父亲那里得来的文化进行了否定,实际上是对“父辈文化”的“弑杀”。这不仅是卡拉马佐夫一家的悲剧,更是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父子反目、骨肉相残的所有偶合家庭的悲剧。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家庭是其成长的起点,更是其精神与情感的最终归宿。我们渴望看到更多的孩子在家庭教育的精神引领下走向光明与幸福的未来。
[1]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M].徐振亚,冯增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张磊.历史深处走来的“父亲”——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父亲影像[J].俄罗斯文艺,2015(3).
[4]崔莹莹.《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父子身份认同[J].文学教育,2012(3).
[5]百度百科:安全感[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2GXOabAxJFLtaYm3dzfAx5qujFATiNNWZoaZ6nlkjiTS8Yq I80ucmNYkaf2JC8SVAFAJTgJrmw9J-k6Tc1kb1nyFyOlQK EpIAjwQ1w_hysXgtS73sRkGMWOax6zRNtTV.
[6]冉笛:父权文化之下父子关系的深度解读:韩国电影《思悼》[EB/OL].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653855/?source= qihu.
[7]张姝.中西方文学中“父与子”主题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
作 者:
郭兆元,河南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文学。编 辑:
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