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2017-07-13 15:34张雲
中国商论 2017年7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红色旅游精准扶贫

张雲

摘 要:陕甘宁边区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在国家全面开展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边区依托于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帮助边区人民脱贫致富。本文对边区开展旅游扶贫的必要性、可行性、扶贫开发中的问题以及扶贫模式等问题展开论述,为边区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红色旅游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a)-078-02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要立足实际。革命老区在革命时期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产,其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該地区因为地理或历史的原因多数地区仍未脱贫致富,在新的时期如何实现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这为我国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任务意义重大。本文就边区发展红色旅游来实现其脱贫致富的发展。

201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老区建设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优先支持老区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补助资金进一步向老区倾斜。加大跨区域旅游合作力度,重点打造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加强旅游品牌推介,着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节庆活动。加强老区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建设维护,有计划抢救影响力大、损毁严重的重要革命遗址。支持老区因地制宜开展“互联网+”试点。积极发展适合老区的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1]。老区的旅游开发建设还存在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品牌形象缺乏,区域合作力度差,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在新的时期如何更好的把互联网+老区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更好地有机融合起来,使老区的发展与建设焕发新的活力和动力。

1 旅游扶贫的必要性

革命老区在我国革命时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们面对着如何更好地把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把老区目前的落后状况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更好地打赢老区的扶贫攻坚战。

(1)红色旅游是实现老区脱贫的重要途径。通过其他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开发来看,红色旅游的开发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新市场,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支持革命老区的发展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同时要求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边区地区红色旅游产业可以作为发展策略之一。通过扶贫开发将边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2)旅游扶贫是边区自力更生的方式。要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激活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群众的红色记忆、奋斗意识和拼搏精神,积极融入全国齐心合力扶贫攻坚的氛围中,提振精神、转变观念、思新求变[2]。边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其经济发展长期受到限制,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为其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边区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到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与扶贫开发中,激发老区人民自我脱贫的热情。

(3)旅游扶贫是生态需求。旅游产业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新型产业,正适合于边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旅游的开发也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推进良好发展局面。为开展红色旅游营造一个绿色的发展环境和生态链。

2 边区实现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陕甘宁边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是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毛泽东在《“七大”的工作方针》一文中指出:“我说陕北是两个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归宿, 是中国共产党指挥抗战、领导全国革命和部署解放全中国的中心[4]。目前陕西省的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洛川会议纪念馆、宁夏自治区的三烈士纪念碑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园、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旧址、甘肃省宁红军会师旧址、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等地目前已经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些历史遗址不仅仅是革命先烈曾经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所战斗过的地方,也是我们今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革命圣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宝贵的遗产是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应该着重开发的资源,但是资源的开发是建立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之上的开发。保留历史的风貌,莫让历史的财富消失在追逐利益的浪潮中。

在我国目前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老区目前革命老区占了307个,而陕甘宁边区的国家级扶贫县数量达14个,贫困数目占该区域贫困县数量的55%,这让本地区的扶贫工作开展变得异常艰巨。正如习近平书记说的“老区应该和全国人们一起共进小康,没有老区尤其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这是不完善的”。老区扶贫必须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之上,“必须打开脑子找对路子”,边区的旅游的开发,是建立在其丰富旅游资源基础之上的旅游发展路径,把这些特有的红色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提高资源的品质,使红色旅游成为边区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

3 边区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1)旅游规划存在缺陷。良好的规划是旅游发展的基础,目前边区资源存在着各自为营,自我独立发展的路子,没有把三个省自治区的资源统一包装的发展之路,使得资源集中度差,市场品牌影响力不足,没有形成一点带面、循序渐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开发路线较为单一,目前只开发了如会宁—静宁—固原—西吉—隆德—环县—吴起长征会师线, 延安—延川—安塞—清涧—绥德—米脂—佳县—吴堡转战陕北线, 延安—庆阳—固原—吴忠—榆林边区体验线, 径阳—淳化—旬邑—铜川—富毛革命遗迹线这四条经典路线游[3]。引进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区域整体联动,打出一套边区旅游开发的“组合拳”,打破行政规划界限,以大市场为理念,对本区域的资源做全域的开发与整合,推动红色文化游的繁荣与发展。

(2)管理尚待完善。旅游部门虽然把红色旅游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品牌推向市场,但是相关的服务水平和设施并没有跟上这迅速发展的旅游脚步。旅游的开发应该做到把旅游的资源的前期规划,中间管理和后期维护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式的发展模式,规划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维护是保障,使资源的开发达到最优化的状态。完善政企合作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提高企业和个人参与开发红色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入市场末位淘汰制,提高企业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竞争意识,同时政府应该加强管理完善规则,保护文化遗产不被破坏。

(3)人才不足。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缓慢和恶虐的环境使优秀的人才不愿来、留不住的区面。在资源开发中完善优秀人才的引进机制,应着力引进学历水平,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专业红色旅游资源规划人才和管理人员,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队伍的素质。

(4)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目前开发模式较为单一,一般以参观为主再加一些相关的产品。丰富旅游开发形式提高旅游服务品质,切实推动本区的红色游、观光游、文化游、乡村游等旅游产品体系的结合力度,形成以红色文化游为基础,形式多样的旅游路线和产品,这对于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具有绝对优势,最终形成本区域旅游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5)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基础上。水、路、網的建设是目前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投资不足,建设的资金缺口很大。稀缺的水资源和过多的人口加速了当地环境的负担和压力。依赖于雨水补给的饮水来源使水质和用量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4],多数乡镇和自然村目前还没有网络连通,使得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渠道变得狭窄,无法和周边经济发达的地区实现及时信息互动,也让其获取外界信息速度变得滞后。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严重不足,交通仍然是制约该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村级公路发展滞后,部分行政村未硬化仍然以土路为主。加大对乡村公路的硬化工程,提高公路品质。

4 旅游扶贫模式

(1)政府主导模式。加强区域政府之间在本区建设和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贫苦农户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完善区域间的合作机制,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约束机制,制定相关的标准。加快推进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合力打造以帮扶贫困户脱贫的地域红色旅游发展与规划体系。

(2)行业引导模式。以公共利益实现为动力,以信息共享为手段,在宏观调控的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的企业之间形成一个衔接性的非盈利机构。建立解决问题的共同横向和纵向组织网络。旅游业是新型产业,行业发展中应该坚持市场为导向,推动产业向更为和谐的方向和产业发展模式。在边区发展旅游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红色文化可以成为主导产业,在发展中形成区域内客源互换和信息交流中加强合作,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优秀发展模式和理念,在对外宣传、市场开发、整体规划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多方共赢、优化政企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最后完善了全程反馈,优化政企合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3)市场主导模式。以资源的最优化和利润的最大化促使企业合作实现区内资源的配置最优。加大对相关机构的合作和企业的联合与重组,合作联营,整体推动,降低投资门槛,放开市场准入扩大资本来源。市场是资源配置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发挥市场的优势使其资源配置中达到最优化,降低在其开发和运营中的成本和资源的浪费。边区开发红色旅游在市场主导之下,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实现旅游脱贫致富的目标。

(4)社区治理模式。以贫困户为主体,将贫困户有效地纳入到地域红色旅游扶贫开发中,加强农户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使其在旅游开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成为旅游开发的主要动力。

总之,老区的发展需依托于自身的优秀资源,开展一系列帮扶脱贫工作。红色旅游为老区人民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方向,有效地将农户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可以构成产业扶贫的典范,实现农户的持续脱贫,防止返贫。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2/01/ content_5038157.htm,2016-4-4.

[2] 王树茂.找准红色旅游精准扶贫的着力点[N].旅游报,2015-12-28(14).

[3] 杨旭民.西北革命根据地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一座“富矿”[J].新西部,2013(05).

[4] 赵纪河.精准扶贫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对——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J].研究开发,2016(1).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红色旅游精准扶贫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过载栈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