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美学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2017-07-12 08:09王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美学融合

王丽

[摘要]目前,国内师范类应用型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以及美学教育的过程中均遭遇了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冲突,本文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为切入点,探讨了师范类应用型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与美学教育的融合路径,也就是将艺术活动与美学课程相結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美学教育贯穿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用文化感染人,用艺术提升人,培养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当代大学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美学 高雅艺术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S-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47-02

一、师范类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及其目标

目前,国内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的讨论各有不同且各有建树。有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区域文化,是整个社会文明的亚文化体系,是学校长期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反应高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等等。综合校园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国内研究者对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即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等,物质文化层面是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物质载体,是承载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外在“物”的表现,它主要包括校园自然环境、校园建筑、校园图书资料、校园教学设施设备、校园生活环境等;制度文化层面则指的是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在制度层面上的高度凝缩和体现;精神文化层面指的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和展现的精神面貌、气质,它主要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重点培育的是学生的价值认同,高雅的审美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目标来看,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的,致力于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当代大学生,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养等。师范类应用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实现以上目标,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色,做到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所谓“发挥优势”指的是师范类应用型高校在师资和文化需求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在师资方面,相较于理工类或者综合性大学而言,师范类应用型高校在长期的师资培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具有人文社科类、艺术类专业教育背景,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优秀师资,同时,在长期的师范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师范类应用型高校形成了较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师生普遍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尤其是诸如学前教育、中小学师范教育专业本身所要求的音乐、美术、书法等专业能力提升的要求,因此师范类应用型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层面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师范类应用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两难抉择,一方面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师范类应用型高校普遍高度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的传输,专业素养的养成,不可避免的忽视了对其精神文化层面的引导,造成学生审美取向的低俗化、审美需求的萎缩化,造成学生走向“只知学习、不知审美”的误区,无法积极自觉地参与到审美活动、艺术鉴赏中去,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审美趣味的提升,从而影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师范类应用型高校美学教育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高校的美学教育课程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美学课程的理论学习和艺术鉴赏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日趋多元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呈现出与经济需求接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行业、企业相融合,应用型高校应孕而生。在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的同时,注重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应用型高校中,专业性强、技能性突出的课程占据了大量课时,美学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并逐渐走向边缘化,除在中文、艺术等专业开设专门的美学课程外,部分应用型高校仅将美学课程纳入通识选修课之中,师范类应用型高校也普遍采取这一模式。一方面,为了与行业企业、社会经济相适应,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提升,不利于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最终对师范类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学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在师范类应用型高校加强美学教育尤为重要。一是师范类应用型高校承担着未来教师人才的培养重任,在加大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的培训外,对于提高和加强师范生的全面的综合素质也存在迫切需求。如果缺少了美学教育的熏陶,一是会影响到师范类学生求职就业后的发展,二是会造成未来的教师人才队伍成为只教书、不育人的“教书匠”,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

三、师范类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审美教育的创造性融合

如前所述,师范类应用型高校一方面承担着培育国家未来教育者的重任,另一方面在打造校园文化和实施美学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与内涵提升的矛盾,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着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提升的冲突。笔者认为,要培养综合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更好地适应当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人才,考虑到师范类应用型高校中专业课程与美学等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结合师范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师范类应用型高校应该将校园文化建设和美学课程设置相结合,通过二者的创造性融合,将美学、艺术欣赏课程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同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弱化美学课程等的理论性,丰富美学课程的欣赏性、实践性等,从而让校园文化建设和美学课程共同实现大学的育人功能。

自2015年起,笔者所在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与重庆市文委的框架性协议下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同时开设了“高雅艺术赏析课”,通过邀请市内外专业艺术院团进校舉行文化艺术演出,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自觉,同时将审美教育融入到了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审美教育的创造性融合。

(一)以传统、经典文化艺术形式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审美教育的重点

现阶段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是伴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诞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因此以网络文化为中心的大众文化对其审美能力、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等大众文化有较高的消费需求,对于传统的、经典的文化在审美接受上则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逐步提升和改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回避的现实性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警惕大众文化对于影响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审美教育的负面因素。大众文化是以追求商业价值为目标的文化,和校园文化注重育人功能、美学教育注重美学体验和感受的追求则存在差别。同时,为了达到赢利的目的,大众文化往往消解意义、精神、思想等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正处在审美趣味培养、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建构的重要时期,片面追求文化形式带来的感官刺激和休闲娱乐功能,使受众在感性冲动中获得满足,导致学生人格发展呈现出片面性和异常化,缺乏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失去了追求高层次审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作为培养社会未来人才的阵地,高校肩负着传承、传播传统、经典文化艺术的重任。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我国传统、经典、优秀的文化艺术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了解、学习、理解的平台,从而为他们理解、接受甚至是进行审美创造奠定基础,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以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审美教育创造基础

笔者所在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除了将美学课程作为文学与传媒专业、小学全科学生的专业课程,还将美学课程列入通识选修课课程之一,同时实行文学、理工、艺术等几大板块交叉选修的形式,为理工科专业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创作了基础和条件。由于美学课程的思辨性、理论}生过强,美学课程评价和考核模式的固化等原因,目前国内的美学课程改革仍处于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对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构成,一门过于“专业”美学课程确实存在较大的接受难度。为此,学校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背号下开设了高雅艺术赏析课。通过艺术演出、知识讲解、现场指导等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带领学生逐渐走进传统、经典却较为陌生的艺术类型,通过现场观演了解川剧、京剧、杂技等经典节目,通过艺术家的现场讲解了解曲艺、杂技的起源、发展等,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视野;通过艺术家的现场指导、学生的互动参与,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腔及其发声,了解各类乐器的发展历史和演奏方法。高雅艺术赏析课规避了传统美学课程“一言堂”式的授课模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聆听者、参与者、感受者,克服了美学理论与艺术活动的脱节,在高雅艺术赏析课中,同学们可以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全方位地感受艺术的美学魅力,增强了美学教育的现场感。

综上所述,考虑到师范类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变更,要克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矛盾,改革美学教育模式,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将美学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二者融合,将美学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既可以规避美学课程重理论轻体验的问题,重讲授轻实践的弊病,也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更有助于师范类应用型高校培养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当代大学生。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美学融合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纯白美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