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绮+罗彬?
摘 要:纪录片往往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文化特征,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中国纪录片先驱们用镜头引领着纪录片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国纪录片创作在不断发展中必将由当初的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与繁荣之路,为此,资源整合势在必行。从纪录片的美学属性来看,纪录片如何走向多元化之路至关重要,纪录片创作的新观念和新思路不断引导者纪录片创作向着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多元化;大众化;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99-02
一、回归大众时代的多元化发展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使得传统作为高观赏性、资料收藏价值为主的纪录片首次获得了同娱乐、新闻节目一样的大批量受众。《春晚》里陪伴中国观众三十载除夕的“新民俗”、《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文物修复大师的生活,中国纪录片的力量像含苞欲放的花儿等待春天的绽放,那么,中国纪录片的“春天”真的要来了吗?新近成功的国产纪录片告诉我们,受众最希望看到的纪录片已经回归到中国现实题材的主流社会,希望看到中国大众的生存状态,不猎奇,不刻意放大。中国纪录片要在“接地气”中寻找“拉天线”的方法,探索多元化之路。
1.题材的多元化
(1)主流文化与平民视角共生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纪录片充当着传播主流价值的工具,由于社会政治因素,这一时期的纪录片,语言上空洞,题材雷同,风格单一。而进入到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种种社会思潮也在冲击和碰撞,过于宣传性质的纪录片逐步遭到摒弃,如《英和白》《幼儿园》这种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与独特观点的表达的纪录片兴起,纪录片越来越平民视角、注重平民意识的表达,折射出人本的回归和个人色彩。然而,主流文化与平民视角不应该是剥离开的,主流文化下的人文色彩和人文精神应该是统一的。近几年的优秀纪录片作品,从边缘化非中心化回归,体现了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互相融合,平民视角融入大众元素,从而进行更有效的传播。
(2)叙事性与观赏性同在
纪录片与新闻有着剪不断的渊源,早期纪录片主题先行,主要以社会、政治和宣传目的为主。随着纪录片艺术的发展,虽然脱离了新闻范畴,但是仍保留了很强的纪实性:那就是立足于当下,以社会和人的现实存在作为第一性的东西,追求客观性和真实性。实质上这种记录精神作为纪录片的坚硬核心保留了下来。
优秀的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电视纪录片,往往不只靠纪实取胜,更重要的是其审美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综观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娱乐化已经渗透到纪录片之中。比如悬念性叙事,通过让读者感受到结构上的“伏笔”,发觉矛盾与冲突,吸引读者持续观赏。对于观众而言,他们乐于接受这些新奇性的内容。作为一种非虚构的叙事艺术,电视纪录片也希望在呈现内容的时候,让观众有兴趣观看下去,观众的欣赏需要也影响着纪录片的观赏价值。
(3)国际化与本土化共生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都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独一无二的风情和独具魅力的艺术技巧。高质量纪录片可以成为我国影视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文化品种,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当代纪录片正在整体上呈现出更加国际化的创作视野,在国际化背景下探索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之路。
纪录片承担着国家形象传播、国际文化交流、历史文化传承的责任,对传播多元价值观、不同民族宗教之间消除误解,起着非常大的沟通作用。站在全球化的视角,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更加关注生态环境、战争与和平、人口问题等严肃内容,站在国际化的视角,重新定位本土文化,如《新丝绸之路》重新运用新的视角和新的历史角度,扩大了“中国名片”的影响力,这体现了中国纪录片的多元化国际化视野越来越开阔。
2.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1)多元素的媒介载体
中国纪录片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就依附于电视载体。纪录片发展时期,以《探索 发现》为例的电视纪录片的栏目化发展,以及央视纪录片频道的频道化发展,都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如今,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纪录片不仅突破了电视媒介,借助于新媒体得以传播。与新媒体这一技术相伴,其创造主体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人人都可以是创作者。《凤凰新时代》的DV个人纪实风格,掀起收视率狂潮。由优酷土豆打造的户外真人秀《侣行》上线24小时就突破了两百多万的点击。这种真人秀的记录形式或许会成为纪录片的一个新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新媒体载体的多元,也引起了国产纪录片交易平台进一步市场化,比如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付费点播等,这些平台的使用,也使得纪录片扩展了经济收益渠道。
(2)多样化的剪辑技巧
过去,纪录片主要为于传统剪辑方法,侧重于时间的连续性, 近年来,跟踪拍摄、同期聲、情景再现、数码特技、动画运用等各种创作手法和技术被大量运用。《望长城》《毛泽东》“长镜头”+“同期声”的纪实主义风格,打破了宣教式的纪录片模式;而《故宫》《圆明园》等数字技术的运用,又是对纪实主义风格的颠覆;如今,游戏娱乐的引入,剪辑技术在“注意力经济”的影响下,追求听觉视觉上的爆炸性,颠覆了对纯粹真实客观的记录。
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往往是创造性的典范,构思新奇,剪辑多样。近几年纪录片剪辑技巧的多样化使用,使得纪录片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性。《舌尖上的中国》节奏把握得体,将美味佳肴的制作过程通过剪辑技术营造的如同制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收获了大量观众的称赞。
3.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1)纪录片价值理念的再认识
我国早年的纪录片仍然存在“说教”的意味,以环保纪录片为例,我国的环保纪录片大多是电视台安排拍摄,节目里面必须有一个“先进人物”,主题必须突出“改造后的成就”,最后是“领导出来总结讲话”[1]。如此浓重的说教色彩,使许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而国外纪录片录片在创作体制自由的影响下,形态多样、主题多元、结构多式。其环保及野生动物纪录片创作大都是以个人为主,导演“个性化”创作风格浓重。此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造成了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看法。
中国纪录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发展目标,要求纪录片不仅要吸取国际优秀纪录片的经验,更需要回归到中国自身特点。当代中国纪录片工作者正在对纪录片进行再认识,在保留自己的创作风格的同时,找出纪录片创作的其他可能性。在新的发展阶段,国产纪录片追求社会认知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历史资料价值,以及市场营销价值的统一。
(2)从纪实资料到人文作品再到文化产品
从纪录片在中国作为新闻纪实作品诞生,纪实功能就是纪录片一直要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直至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纪录片题材中,在题材选择上,仍然追求新闻事实的典型意义。到了90年代,注重人文的关照,更体现了纪录片的价值和艺术品格:人本关怀、平民视角、现实题材,成为纪录片人追求的创作境界。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际化大趋势的中国纪录片发展迅速,纪录片从多维度表现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时代精神、回归到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更多体现了时代性和典型性,使得近几年的优秀纪录片成为能体现国家名片的文化产品。
二、纪录片多元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1.社会发展与文化背景
在很长一段时期,由于我国处在特殊发展时期。纪录片也带有强烈的宣传印记,“典型形象”式的宣传模式,不仅在当时,在很长一段时期对于纪录片多元化的发展也造成了局限。如今。随着社会发展,民族心理和现代思想观念也在慢慢深入人心。虽然特定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功能,仍然是纪录片无法推卸的责任。但纪录片创作者们,更加注意在使命感与观赏性中寻求一个平衡点。
纪录片反映和展示着社会环境,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人文思潮、价值取向、社会风尚等,“样板年代”人民需要英雄形象来鼓舞生产和斗志,而当今纪录片的多样化,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的碰撞。
2.受众市场原因
现代媒介环境促使了受众分众化时代的到来,受众的分众化反过来又影响了媒介传播内容息的多元化,纪录片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受众细分可以量身定制适合小众口味的节目,满足其收视需求。
纪录片创作既要实现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大众化”,又要追求差异特征的“多元化”。具体的说,从横向来看,由于受众的人生经验、文化修养、审美积累、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等诸多因素不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和选择纪录片,纪录片受众具有相当大的差异,例如文化程度较高的对历史题材兴趣浓厚,而大众对娱乐题材兴趣浓厚;从受众个人来说,人的审美需求是多层次的,同样一个人从自己不同时期的角度和层次去选择纪录片。
3.制作主体原因
制作方性质的差异化,导致制作目的差异化,最终表现在纪录片市场上就是多元化的形态[2]。如今在我国,主流媒体仍然是纪录片制作的核心力量,优秀获奖纪录片仍然是主流媒体。自九十年代以后,以独立制作人,或者优秀导演为品牌的纪录片打破主流媒体为品牌的模式。此外,民营影视机构逐渐成为纪录片行业的重要角色。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纪录片的制作主体发生着变化,新媒体已经成为纪录片突破传统媒介平台生存的另一个空间,并且衍生出基于网络平台传播的微纪录片。网络技术Web2.0模式所带来的UGC的用户创造内容模式,在纪录片的创作主体中仍然有效。
三、结 语
中国纪录片正在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多元化因素的促进和保障,比如社会环境的多元,政策体制的多元,创作机制的多元、行业发展理念的多元等。中国纪录片的多元化发展,使得纪录片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纪录片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发展困境,比如对现实环境关注的缺乏,对人的心理和生活境遇的思考还不够深刻,中国纪录片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深度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 金月成,冷冶夫.纪录片:多元视角创作纪录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20).
[3] 石屹.中国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M].上海:复旦大學出版社,2000.
[4] 李城,欧阳宏生.纪录片:全球视野与民族审美的多元融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