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水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02-01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促使数学素养的形成,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巧学,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回顾自己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历程,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感受与体会,笔者现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做法与感受作简单小结。
1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给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加之教师适时点拔,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甚至于让学生上黑板板书,让学生暴露思维中的错误观点。
课堂教学的导言,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一开头,就能把学生深深吸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2 加强课堂问题的设计
要从学生的认知程度与学习基础出发,从知识建构的基础与过程出发,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反思后有收获,不能设置的基点太高。教师要用和谐的、爱护的、富有情趣、生动的语气来引导学生去探究,给学生宽裕的时间去思考,从而“收获自己种得的瓜”。平时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往往蕴涵在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或解题过程中,要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会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内容,而且能领悟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其意义与作用,并通过不断的积累,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
3 注重揭示过程,掌握概念知识
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揭示概念的过程教学,从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属性等深入教学,层层剖析,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为今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概念的揭示过程,把数学概念弄清楚,真正理解概念的核心,以便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幂函数应用”的学习中,首先,引入实际生活的具体实物,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攻克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心理障碍。初次揭示概念,在多媒体课件上播放一个正方形地砖,提问:地砖的面积是多少呢?学生轻松回答S=a2,接着播放一个正方体水池,提问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回答S=a3,继续播放一个正方形儿童广场,如果面积是S那么边长是多少?……在提问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根据个例到普例逐渐总结出概念的形成;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列数字,力求将实物转化为数学语言,写出a,a,a,a,a,a,…,并依此写出它们相乘的算式分别为S=a,
S=a2,S=a3,以此类推得到S=an。至此,得到了幂函数的定义,把形如y=xn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n叫做x的幂指数,且决定函数值的大小,如题中an,叫做a的n次幂。最后,归纳总结本次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的案例是幂函数典型的例子,通过熟悉的函数S=an归结出幂函数的一般式,从而得到幂函数的科学定义。以上揭示概念的过程教学,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以获取新的知识点,在过程中层层理解概念,也为今后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打下基础,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 要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的探究性提问,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能力
美国数学教育家玻利亚认为:“高质量的提问,就是能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提问。”在演变过程中,高质量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奋点,从而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的探究、方法的探究、例题的探究等,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其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知识的水平,系统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探究性提问,通过这些探究性提问的解决,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强化创新。在设计引入性提问时,可以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要注意的是:其一,要把握系列提问的难度,能保证让学生有“跳一跳摸得着”的感觉;其二,要关注系列提问的深度,体现学生的观察、实验、讨论、归纳、分析、总结等过程,从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第三,要注重系列提问的开放度,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提供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的天地,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内涵,促进学生深入探究,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训练。
5 抓常规养成,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所谓常规,就是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长时间后不需要你检查就会自觉的日常行为。我针对所带学生基础较差,习惯不是很好,坚持从小处着手。如要求同学在上课前就把课本、笔记本、练习本准备好;每周都要对本周內容做一次整理;要求同学都备好错题本,将每次测验中的错误都整理上去且作出分析;所有的同学必须按照预先制定的分层学案,做好预习工作。习题的格式要求在右边空出一部分来画图和订正错误及写体会。常规虽很细微,也不起眼,但细小的常规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