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是鲁迅《拿来主义》一文的观点,姑且借用来谈传统方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我国二十世纪初期,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国门大开,西洋画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国。面對写实逼真的西洋画,许多人惊讶不已,西洋画那铜制的泛着金属光泽的纽扣,那逼真的发丝,那好像带着真人般的温度,似乎让重神重形的中国画相形见绌,似乎中国画会迅速成为明日黄花。许多有见识的文化人也像是洗了脑,反对写意,要求改良中国画。但是头脑清醒者始终坚信具有水墨意蕴和写意精神的中国画是谁也取代不了的。
这是新旧思想之争,与此类同的是世界上很多知名大学规定教师必须采用传统方法,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学生在课堂上不允许用手机拍照代替用笔记录笔记。学校的做法是不想高科技捆绑了教师和学生的双手,从而丧失手写这一传统方法。但是反对者认为改进创新教学方法未免不好。
当然,学校只考虑到了现代科技手段的弊端。但是,谁又能否认科技手段的先进性呢?教师上课借助多媒体展示上课内容,可以有声有色有趣,并且,还可以加大课堂容量,这是慢腾腾的手写无法比拟的。学生上课可能因为教师讲课太快无法及时记下课堂笔记,拿出手机拍下图片,以待日后查看整理,未免不是一种好的便捷的学习方法。
我想说,放着现成的科技设备不用,那是傻瓜行为。但是,担心电子产品的负面影响而据之千里之外,我认为与杞人忧天无异。那么,怎么做呢?我认为要合理取舍。取传统做法的精髓和科技手段的优势,舍科技手段的不良方面。
凡事有度,我们提倡使用新科技产品,并非强调毫无节制地乱用。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只要它有一点优点,就值得去借鉴。但是,害怕受其不良影响,完全拒绝,这是一种懒人的管理模式,也是一种太过落后的做法。当然,一味丢弃传统方法,一味追求便捷、舒适,那样的创新宁可不要,因为那是舍本逐末。最好,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评点:
作者审读原材料,整体阅读能力很强,能看出原材料蕴涵两种手段之争,即传统方法与科技创新。并且,语文根底不错,能结合所学《拿来主义》,能结合新文化运动中人们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态度,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是辩证地看问题,实属不易。课堂教学,怎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言在理。结尾论断,先破后立,否定一味创新或一味传统,思维严谨缜密。
(编辑: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