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云
学校教育指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生长
文 | 董云
董云,湖北省枝江一中校长、党委书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北省首批正高级老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湖北省“楚天中小学卓越工程——卓越校长培养对象”,湖北荆楚课改联盟主席,中国“好教育”联盟首任主席。近十年出版个人专著六本。在省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应邀作专题报告30余场次。
办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永恒的生命线。所有校长都把追求优质的办学质量当成第一要务,所以“质量立校”就成了学校办学的基本办学思想。那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办学质量?办学质量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说到办学质量,往往会与升学率联系在一起,认为只要升学率高,就是办学质量优,办学质量的指向点只在学生的学业上。其实从教育的本真出发,“质量”的内涵应该更为丰富,不仅指帮助学生提高升学和就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的个性、良好的价值品格、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永不枯竭的创新精神和对未来的想象力等。学校办学,如果把教育过程当成生产过程来看,其产品应该不是学生的学业,而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课程,学校通过课程来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校长应该追求三个方面的办学质量。
一是学生学业质量 学生的学业质量是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学校以学生的学业质量的评价为切入口,树立正确的办学质量观及质量保障体系,对于促进学校发展,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大作用。学生的学业质量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并高期待的,由于各方面的学业质量观不尽相同,提升学业成绩的对策多种多样,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评价,所以其结果最终都落实到学生身上,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生多样的、过重的负担(不仅是课业的)。因此,以学生的学业质量的评价为切入口,也是针对时弊,落实“减负”的治本之策。
要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校长核心工作是抓课堂、教学常规、校本研修,围绕课堂教学效益开展工作。校长只有抓住了课堂,才能抓住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的牛鼻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一直坚持推行“423”学导型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学生发展质量 学生发展质量主要指向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要使学生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做一个有道德、有教养的人,为每一个学生的就业谋生和幸福生活做好准备。发展的质量也有一个基本的评判原则:一是健康的,而不是破坏性、掠夺性的,不是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生命质量为代价的。二是全面的,不仅仅是指分数和升学率,而且涵盖学生的全面素养、学业成就及其赖以形成的学校服务质量,如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业负担、身心健康指数以及师生关系等。三是效能的,学校办学要回归生活,注重体验,强调浸润,淡化灌输,讲求实效;教学常规要倡导规范和有效,课堂要追求教学效能,反对拼时间、拼体力。四是可持续的,有潜能的,一切设计指向学生未来就业。一个学生走向社会后,有没有发展的潜质,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受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才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
学生发展的质量最终应体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体现在学生人格的成长、精神的高度以及能力的改变上。其核心又是学校开发和建设的校本课程。课程的开发既是提高学生发展的质量的焦点,更是难点。
枝江一中从课程的角度将学校的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文化建设等都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了德育课程化、文化课程化、活动课程化、环境课程化,有效地发挥了学校“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创了广阔天地。学校开发活动课程,“激情行军五十里”让学生体验远足的快乐;投入巨资,创新形式,把毕业典礼办得庄严隆重,充满感恩情怀;通过统一标志、主题歌曲、纪念物,让成人宣誓仪式隆重、简朴而有氛围。学校举办读书节、英语节,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营造书香氛围;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让学生在浓浓的氛围中展示才华,彰显个性;举行“丹阳论坛”活动,专家“开坛说法”,吸引师生热情参与。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校还利用零散资源开设多种形式的微型课程。每天早上6时30分准时转播中央电台《早间新闻》,每周星期天晚上统一观看中央台《中国周刊》《世界周刊》。语文组定期编写《时文精读》专辑,开设阅读课供学生学习。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进行专题法制教育;请交警走进校园,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学校开设的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学生状态质量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指从事学习活动时,学生身心活动在强度、稳定性、持久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体验,包括自信程度、紧张感、注意力、情绪等。我们的办学应进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领域,关注并改善学生在生活、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方法的应用,学习潜能的发挥与学习状态息息相关(催化剂效应),可以肯定地说,学习状态决定学习效率,没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不可能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学习心理学家布赖思·汶弥尔顿说过:“所有的超级学习技巧中,我认为,关键是要让自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学习,也没有人天生就讨厌学习,对于学习成绩的差异,更多的因素在于学习状态而不在于智力,所有的厌学情绪都是在与后天环境互动中获得的(所有学习状态不良,都是由后天因素导致的),我们应该相信学习状态是可以通过调整而改善的。
无论是学业质量还是发展质量,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都指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生长,我们都必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是一项“慢”的事业,如同种庄稼,不要误了农时,在每个季节做应该做的事,怎么能长不好呢?“顺天之木,以致其性”,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他们就会幸福快乐地生长。要做到这一点,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创新,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向上的情怀。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充满激情,主动刻苦:课堂中聚精会神,主动提问;平时自习老师巡查能做到“零”抬头。实际上到一所学校去看一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就知道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了。
学校办学质量的内涵很丰富,只有真正深刻地理解学习质量的内涵,校长才能准确把握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