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霞,禹 薇
(1.西安思源学院 文学院,西安 710038;2.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西安 710065)
【高等教育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在陕西招考留美空军研究
赵惠霞1,2,禹 薇1
(1.西安思源学院 文学院,西安 710038;2.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西安 710065)
抗战后期,随着战争形势好转和中美关系的改善,为了加速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留美空军的招考工作。由于陕西地处整个抗战的大后方,局势相对稳定,加上学生的报国心切,青年学生踊跃参加了此次招考工作。因此,在1941—1943年间,陕西共组织了3次考试,其中第一次考试就成功派出了12名学生赴美国参加飞行训练,第二、三次考试派出人数不详。尽管如此,此次留美空军的招考工作仍然是陕西留学教育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在教育部、陕西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航空委员会第八总站与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密切配合下,整个招考工作分工明确、组织有序。这一时期派出的空军学员,在学成归国后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极大地推动了陕西留学教育的发展。
抗战时期;陕西;留美空军;招考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在陕西招考留美空军一事,无论是在民国教育史、抗战史上,还是陕西教育史上,都是一件大事,但迄今尚无专文研究,下面作初步分析论述。
(一)抗战时期留学政策的调整
国民政府自建都南京后,注重发展教育,鼓励出国留学。依据实际情况,1933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国外留学章程》,对留学的资格、期限、经费等相关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且提出了“应当重理工农医等专科”*《国外留学章程》《国民政府公报》1933年第110期,第28页。。1933年后各地在选派公费留学生时开始强调实科,对于紧缺的应用型专业增加了选派人数。总体来说,国民政府在建立初期实施的是较为宽松的留学政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国政府失去了大部分关税收入,而战争带来的军费开支却急剧上升,政府的财政吃紧,全国进入战时状态,留学政策也随之进行调整。自1937年开始,国民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战时教育政策法规。1938年6月,教育部颁布《限制留学暂行办法》,对战时公费留学的限制进行了具体规定,将公费留学的核心科目定为有关军事及国防所急切需要者,并对留学资格审查、费用救济、学习年限方面做了严格的限制。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派遣留学生数量明显减少,更有海外学子被勒令回国,共赴国难,战时留学政策转为紧缩。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国际形势逐渐好转。国民政府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转而开始思索战后的重建工作,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国民政府对于留学管理政策也做了相应调整。1943年4月,国民政府出台《留学教育方案》,对于留学生的派遣从抗战初期的限制逐渐转向宽松,留学人数在1944年前后重新达到高峰。
(二)军事留学生派遣的相关情况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抵御外敌入侵的战争中屡遭失利,清政府认识到自身在军事装备与技术上与西方列强存在巨大差异,故19世纪军事留学生在官派留学中成为主流。清末新政时期,留学科目虽然开始转向多样化,但是军事留学仍占有较大比例,其中以留日学习陆军的人数为最多。相关资料显示,1901年留日的陆军学生有100人,1904年激增到500人,1906年更是达到了空前的1 600余人。*王维江《清末民初的军事留学生述论》《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北洋时期,军事留学之风更是盛行,广大青年以为要想在乱世中建功,只有以学习军事学科为最快。虽然政局混乱,但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特别是军事留学教育为国民政府的留学教育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北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认识到飞机是先进的战争武器,各地方军阀都开始着手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相关军事航空技术。曾先后选派多批留学生赴美英等国学习航空飞行技术和飞机制造技术,这些学成归来的留学生成为近代中国空军的骨干力量。
国民政府自成立之初就对军事留学进行严格的管理,一改北洋时期以来地方军阀可直接派送学生出国学习的概况。1930年3月,国民政府发文称“所有全国陆海空军之建设、维持、运用,及关于一切军政训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机关掌握”,“各地军民长官,不得直接派送陆军学生赴国外留学”*《国府令各省派送陆军留学生应由中央主管机关派送地方官吏不得自由派遣》《申报》,1929年3月12日。。加强对军事留学生派遣的管理工作,规定军事留学生的派遣工作必须经由军政部统一考选。其中,由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负责空军留学生的派遣工作。抗战初期,航空留学生的派遣工作曾一度被搁置,已经派出的空军留学生也大多返回国内参加抗战。直至1939年,航空委员会根据抗战实际需要才抽派了一批空军人员赴美英等国考察学习。抗战中后期,战争形势好转,美国租借法案通过,国民政府重新开始重视军事留学生的派遣工作。据资料显示,1943—1944年间,海军部先后分两批向美英两国派出海军留学生百名。[1]386-387与此同时,航空委员会开始分批派遣留学生赴美国空军基地进行飞行训练,并在全国高校中开展考选赴美空军留学生工作。
陕西地处大西北,经济、文化发展都相对落后,留学生数量虽远不及东南沿海地区,但也正因为如此,处在抗战大后方的陕西学生报国心切,踊跃报名参加赴美空军的考选,陕西政府、国立西北工学院也积极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宣传、鼓励学生报考留美空军。
(一)教育部的高度重视
抗战后期,为了进一步加速抗战的胜利进程,国民政府开始恢复对军事留学生的派遣工作,航空委员会鼓励各大学学生踊跃应试,以报效祖国。为此,教育部专门与航空委员会商定了关于学生报名流程、入伍新生的训练手续办理等工作,给予入伍考生以优厚的待遇。教育部以各地学校学生报名情况来判定各校学生的爱国程度。因为此次招考关系着抗战和国防建设,教育部相当重视报考质量,于1941年10月就关于留美空军的招考事项给国立西北工学院发来训令,原文如下:
案查关于考选留美空军学生一案,本部前奉委员长手令,并准航空委员会军政厅函商,鼓励各大学学生踊跃应试,业经令饬遵照在案。兹查本案应拟定考选学生章程已由本部航空委员会商订,其中关于各生入伍及训练手续均经缜密考虑,力求便捷,又待遇办法亦属优厚。凡此情形,旨在使青年志士得有直接报效国家之最好机会。本部将以应考人数之多寡,籍观各校学生爱国之程度如何。各请学校于奉令后应即设法宣传,晓谕各生,明了此事关系国防及抗战前途,至巨劝导,踊跃投效,人数愈众愈佳。并即遵照附发招考章程第八条第一二两项之规定,克日备置名册,办理登记手续,俾得按期考试而利进行。除分令外,合行检发招考章程一份,令仰迅速切实遵照,并将办理情形随时呈报,备校为要。
此令。
附印发招考章程一份。
部长陈立夫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月二十二日
从以上训令不难看出,在抗战中后期,为了国家命运和加速抗战的胜利,国民政府对于航空军事人才的渴求程度,要求西北工学院设法宣传、鼓励学生积极报考留美空军,且会以学生报名人数的多少来衡量各学校学生的爱国程度。
1942年7月,教育部再次就留美空军的招考事项给国立西北工学院发来代电,以示对招考空军的重视,内容如下:
国立西北工学院:
案准航空委员会军政厅本年五月马代电略:以前在各专科以上学校招考留美空军学生,系饬赴空军军官学校,加入该校第十五期受训。兹以该期名额行将招足结束有期,故继续招考第十六期新生,仍向各专科以上学校学生中考选。其资格及待遇等项均仍按照前订招收留美空军学生办法办理,请查照,转令各校饬知各生踊跃报考,并将报考学生姓名列单寄厅,以便派员前往办理招收手续等由。准此。相应照办,除分令并电复外,合行电令遵照,即将报考学生列单二份,分别迳送航空委员会军政厅办理,并报本部备查为要。
教育部 高 签印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七月六日
由上可以看到,在第十五期受训学生招足之时,继续招收第十六期学员。但由于第十六期的报考学生与预期人数相距较大,教育部于1942年11月再发代电给西北工学院,要求其在宣传中将报考留美空军与国防抗战的重大关系告知各校大学生,让学生知晓身为有志青年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和国家当下的紧急需求,鼓励学生报考留美空军以报效国家。代电如下:
国立西北工学院:
案准航空委员会军政厅代电开:“查本会招考空军官校第十六期新生,向专科以上学校招收。业准贵部六月高字第二三七九三号高签代电,复知在案。惟查报考学校,仅有十九校,人数共计一五八名。兹为广罗人才起见,特电请贵学再行分别转饬各校学生踊跃报考,并将报考人数邮寄来厅,凭办为荷。”等由。查本案前经本部电饬各校遵办,迄今已五个月,各校学生虽不乏有自动应考者,惟较预期人数相去尚大。应知此事关系国防抗战前途至钜,各该校院允宜阐明此旨,晓谕各生,明了战时青年责任之重大与夫国家期望之殷,踊跃应考,以图报效,准电前由。除分令外,合行电仰,迅即设法宣传鼓动各生报名应试,并将名单迳送航空委员会军政厅办理,并报本部备查为众。
教育部 高梗 印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国立西北工学院均积极响应了国民政府的号召,将在下文中作一详述。
(二)招考留美空军的政策与规程
教育部在1941年给国立西北工学院的训令后,附了一份招考章程——《航空委员会招考空军军官学校留美生章程》。此章程明确表明了此次招考留美空军的目的是以扩充空军军官学校学额、增强空军实力。对于报考条件也附有详细规定:“只要是中华民国的未婚男子,年龄在十八至二十三岁之间,有在国内外各专科以上学校肄业或毕业的经历,且体检合格、品行正统的学生均可报考。”*《教育部关于考选留美空军学生应设法宣传、鼓励学生应试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训令》(1941年10月22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编号:61-2-164。
1.报考流程
参加招考的学生须先参加体检,合格后才可以参加学科试验:(1)各专科以上学校肄业满二学年以上或毕业或持有确实证明文件者可以免考。(2)各专科以上学校肄业未满二学年者,应行学科试验。其科目为国文、英文、党义、物理、化学、数学(含代数、三角线几何、解析几何)*同上。。
对于通过学科试验录取的各生,首先会进入空军军官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后再派往美国学习。在空军军官学校接受的军事训练包括:(1)入伍教育:以空军军官学校组设入伍生队,实施为期3个月的入伍教育。如果出现派美国的各批新生因为时间迫切可以免行入伍,在飞行教育期间同时施以短期的入伍教育。(2)飞行教育:入伍期满后即可升入空军军官学校受初级飞行教育,经甄别及格后再派遣赴美接受训练。(3)在美训练:在美国学习期间,遵循各军事飞行学校的制度,章程中没有明确规定。*同上。
2.考生待遇
国民政府对于报考的留美空军给予了优厚的待遇。对于确定录取的学员,将按路程的远近,由航空委员会发放去往空军军官学校的单程旅费,且受训期间所有的食宿、服装、书籍、文具等,均由航空委员会供给,每月还可领取津贴国币30元。在美国受训期间,所有往返的旅费、服装、食宿都由航委会发放,并按照在美国的生活情况发放津贴。毕业之后,会以空军准尉任用,在空军部队见习6个月后即可续任空军少尉军官。而考生原所在学校会为其保留学籍,若转入空军后因身体或学术不及格时,仍可返回原学校学习。对于学生在国内外修业期中,因飞机失事而导致身故或者重伤不能继续学习,会按照空军抚恤的相关条例处理。*《教育部关于考选留美空军学生应设法宣传、鼓励学生应试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训令》(1941年10月22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编号:61-2-164。航委会考虑到了考生的方方面面,制定各项措施打消了考生的顾虑,让考生可以无后顾之忧地赴美接受飞行训练,以报效祖国。
3.淘汰制度
为了保证招考留美空军的高素质,航委会也制定了完善的淘汰制度:
(1)因体格淘汰病重者,则资遣回籍休养;病在短期可以恢复健康者,则送到航委会所属的医务所或相当医院治疗;病愈后如体格仍不适飞行或已逾留学班期者,则送原校继续求学。
(2)因技术及学科淘汰时则仍送回原校继续求学。
(3)当因体格或学术科淘汰的学生,不愿被送回原校而愿转学空军之相当教育机关时,可填写转学志愿呈准施行。
(4)学生志愿入空军服务者,由航委会施行适当训练,择优资送赴美学习与航空有关工程。*同上。虽为淘汰制度,但航委会还是充分尊重考生意愿,最大力度保障了考生受教育的权利。
4.其他保障
此次留美空军的招考,航空委员会也是委派各高校先行组织学生报名,规定各专科以上学校在接到教育部训令后,应立即展开招生报名工作,聘任学校管理人员为招考委员,将奖励学生转学空军的各项优待办法告知学生。同时备置花名册,将报名情况告知航委会,方便其派员来校考试。由各高校准备体检用房及器械,航委会分派招生干事和航空管官到各地大学组织体检工作。各专科以上学校,对经过体检却未满二学年的考生,可以按高中毕业程度代为进行学科考试。所有经过体检和学科考试的学生,如有不愿加入留美空军学生教育的情况,章程中也明确规定了各专科以上学校当对其实行劝导并斟酌实际情形,必要的时候可以强迫其入学。*同上。
纵观此章程,不难发现,航空委员会考虑到了招考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报名条件到招考流程再到相关待遇,都围绕在保证入伍新生质量的基础上,体检为第一要务,只有通过了体检的学生才能参加学科考试,且并不是所有通过体检和学科考试的学生就都能够被派往美国学习,他们还要经过3个月的入伍教育,教育期满后才能入空军军官学校学习初级的飞行教育,最终还需再经甄别才能被选中派往美国。为了保证报名学生的数量,航委会给出了相当优厚的待遇,除了免去相关学费外,还承担了考生的往返费用,并在每月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在提高待遇的同时,由于战争形势的紧迫和空军人才的紧缺,对于已经经过层层考核却有思想动摇的学生,各高校可以强制其入学,以加速对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三)陕西留美空军的招考与派遣
国立西北工学院在接到教育部的训令后,随即展开相关的宣传、招考工作。不过,由于地处内陆,加上战争的影响,整个招考过程并不太顺利。下面对1941—1943年间的招考情况作一说明。
第一次招考:1941年11月13日,国立西北工学院响应“教育部高字第407744号训令”(见上文)发出布告鼓励本院肄业生及历届毕业生踊跃应试。17日,收到航空委员会关于组织第十五期军官校生参加考试的笺函。考试时间安排在当月24日和25日,考试科目为数学、国文、外国文、理化、史地及口试。参加此次考试的学生有黄诚孝、钱承文、陆福顺、戴福华、俞育才、孟昭珊、张传耀、闫汝聪、张干、张树东、么自兴、谢峻崧、梁运生、李庆善、刘祖恩共15人*《航空委员会关于十五期空军官校生及时参加考试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笺函》(1941年11月17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编号:61-2-164。,最后录取12人,具体名单见表1。
表1 空军新生录取名单
①戴福华的系别在国立西北工学院开出的证明书中为机械系,但录取名单中显示其系别为土木系。
按照航委会空军第八总站的公函,被录取的12名学生需在12月27日前去报到,办理相关手续后搭车赴云南入伍。*《航委会空军第八总站关于通过空军招考的考生按时报到办理手续从军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公函》(1941年12月23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编号:61-2-164。
此次在国立西北工学院的招考工作历时一个半月。期间教育部部长陈立夫还曾就鼓励学生踊跃报考留美空军一事,致信国立西北工学院赖琏院长,称考选赴美空军是关系到国防和抗战前途的大事,大学生在校学习了专门知识,再经过思想和体格的训练,将来入伍后派往国外深造,是事半而功倍的事情。*《陈立夫关于鼓励学生踊跃报考留美空军一事致赖琏院长的函》(1941年10月21日),陕西省档案馆: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案卷号:61-2-164。赖琏院长在1942年3月27日复函给陈立夫部长,将国立西北工学院在接到训令后所展开的招考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据笺函显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1年共有68名学生报名考试,经航空委员会试验录取12人。*《国立西北工学院赖琏院长关于本院学生报考留美空军情形致教育部长陈立夫的笺函》(1942年3月27日),陕西省档案馆:国立西北工学院档案,案卷号:61-2-164。而从“教育部高字第407744号训令”可知,此次参加考试人数为15人,在参加考试前,所有的考生必须通过体检测试合格后,方能进行学科试验。根据1942年2月1日航委会第八总站给国立西北工学院关于学生体检不合格原因列表显示:报名学生由于体重过轻而不合格人数为16人,占到了不合格人数的最大比重;而视力不合格人数为13人,为不合格原因第二高位。因其他因素不合格的,如色盲、距离识别不良、肺活量不合格、屈光不合格、脉快、皮肤病、意识运动紧张等也筛选掉了一部分报名学生。*《航空委员会空军第八总站关于国立西北工学院报考留美空军之学生体检不合格原因已列表送出的复函》(1942年2月1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编号:61-2-164。
第二次招考:1942年1月4日,航委会空军第八总站再次致函给国立西北工学院,要求其继续招收空军留美官费生,并在本月20日前上报报考名单*《航委会空军第八总站委托国立西北工学院先期代为征收留美空军的公函》(1942年1月4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编号:61-2-164。。此次招考,国立西北工学院各年级肄业生罗庆禄等共18人志愿报名考试,具体名单见表2。
国立西北工学院曾在1942年1月21日致电航空委员会,请求其令南郑空军第八总站就近举行考试。当年2月11日航委会军政厅回复,称将由南郑空军第八总站派员前往国立西北工学院办理招收事宜。但此次考试的相关安排史料不详,故无法获得最后录取学生人数及名单,仅能从1942年3月赖琏院长给陈立夫的复函中知道,截止当年3月,此次招考结果还未公布。
表2 报考空军学生名单一纸
第三次招考:1942年7月6日,教育部再次致电国立西北工学院,要求该校继续招考第十六期考生,招考的有关政策及章程均未改变。国立西北工学院于7月13日再次发布告,鼓励学生踊跃报考。由于此次招考人数较预期相差甚远,教育部于1942年11月23日再次致电国立西北工学院,要求其再次将招考留美空军与抗战的重要关系告知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报效祖国。但关于此次报考的人数及录取学员史料,也均不详。
国立西北工学院为应考做了更多的推荐、保送工作,多次向航委会及空军第八总站去函,请求保送符合规定的学生入伍。1941年11月21日,国立西北工学院致函空军招生委员会,就该院航空工程学系四年级学生张传耀、谢峻崧及矿冶系四年级学生陆福顺等3人,因修满三学年课程,符合免考条件,请求保送。在1941年12月23日航委会空军第八总站发来的空军新生录取名单中,张传耀、谢峻崧和陆福顺3人都在其中。
国立西北工学院肄业生戴福华为了能够参加此次留美空军的招考,于1941年11月14日亲自致信潘院长,写道:
谨呈者:
学生戴福华,此次参加航空军官考试,业经体格检查录取,笔试期尚未通知,惟按该会招生条列有“专科以上学校满二学年者,得予免试之规定。”而生本校先后肄业虽两年,只以成绩较差,未能随班,得符此格。目下生际此良机,报国心切,而生受资格之限制,未合该会所颁之规定。伏乞钧长俯念下情,赐予扶助发给二年级证明书一纸,得以免试。俾彷徨莘莘学子有所展望为,特备文呈请,仰祈恩准是祷。谨呈
代院长潘
生戴福华呈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一月十四日
由上可知,戴福华通过寥寥数语,就表明了自己的报国心情。虽然肄业已两年,但符合留美空军招生章程中关于“专科以上学校满二学年者,得予免试之规定”,希望学校可以开具相关证明,使其可以免试,望有所作为,报效国家。
当日,国立西北工学院就为戴福华开具证明信,发给了空军军官学校招生委员会,内容如下:
证明书字第1456号
学生戴福华,江苏省宜兴县人,现年二十二岁。自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起至三十年十月止,在本院机械工程学系肄业两年,特此证明。此致
空军军官学校招生委员会
国立西北工学院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一月十四日
正是由于国立西北工学院对此次招考工作的重视,才迅速做出反应,为戴福华开具证明信,才使得其有资格参与第一次招生考试且顺利考中。
因为空军培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空军第八总站附设空军各校招生办事处,对于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资格都进行相当细致的审查。为了慎重起见,对于各考生的证明人身份也会进行核查。
空军第八总站曾于1941年11月10日致电国立西北工学院,确认童邃轩、张耀宸两人的保证人是否是国立西北工学院航空系主任罗明燏:
对保笺函汉招字第16号
查本处考取机校高八班学生童邃轩、张耀宸填具入学注册表时,其保证人为罗明燏君,系在国立西北工学院贵院任航空系主任职。兹为调查确实及慎重起见,相应检同回笺函达,即希查照询明,填复为荷。此致
国立西北工学院
空军第八总站附设空军各校招生办事处启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一月十日
1942年1月5日,空军第八总站再次致电国立西北工学院,确认十五期官校生张树东等11人的保证人,是否是国立西北工学院航空系主任罗明燏:
查本处考取十五期官校生张树东等十一名填具入学证注册表时,其保证人为罗明燏等八员,系西北工学院贵院任教授、主任职。兹为调查确实及慎重起见,相应检同回笺函达,即希查照,询盼填复为荷。此致
国立西北工学院
空军第八总站附设空军各校招生办事处启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一月五日
1942年2月9日,国立西北工学院专门就此事回复空军第八总站,确认罗明燏为其航空系主任且确实为童邃轩、张耀宸2人的证明人。内容如下:
接准贵处三十年十一月十日汉招字第16号函,为查对保证学生录童邃轩录入空军机校高八班确实起见等由,准此。查罗明燏君确在本院任航空系主任职,并询据该员确曾为学生童邃轩保证并负赔偿之责,相应函复,即希查照为荷。此致
空军第八总站附设空军各校招生办事处
请加盖私章寄回本处
国立西北工学院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九日
除以上对于招考留美空军所做的工作,国立西北工学院还就军事委员会遴选海军官兵一事积极响应。由于本文选题所限,这里不作详细论述。
由于陕西省处于整个抗战的大后方,政治形势相对安稳,使得留美空军的招考在陕西有了自己的特点,同时又由于消息的闭塞,学生对于出国学习的热情相较东南沿海地区学生显得不足。总体来看,此次留美空军在陕西的招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府重视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局势的基本确定,国民政府开始着手考虑战后的重建工作。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规划战后重建工作需要高级人才50万人左右,而国内大学由于师资和设备的不足,无法培养出大量需要的高级人才。尤其是航空军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更需要可供实战的飞行设备。因而,1941年教育部开始向各高校传达军事委员会招考留美空军一事。
为了能够加快整个抗战的胜利进程,国民政府高度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各级各单位也积极响应。1941年10月至1945年5月这3年半的时间中,教育部曾先后5次向国立西北工学院发来训令及代电,要求其积极宣传招考工作,并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这5次训令及代电分别为:(1)1941年10月22日,高字第40744号,《教育部关于考选留美空军学生应设法宣传、鼓励学生应试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训令》;(2)1942年2月6日,高字第04861号,《教育部要求国立西北工学院将报考留美空军人数报部备核的代电》;(3)1942年7月6日,《教育部关于第十六期留美空军招考事项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代电》;(4)1942年11月23日,高字第47022号,《教育部关于鼓励学生踊跃参加留美空军考试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代电》;(5)1945年5月6日,人字第28794号,《教育部关于军事委员会遴选海军官兵仰遵照办理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代电》。其中,前4次均为招考留美空军一事,最后一次则为遴选赴英海军一事。
航空委员会第八总站在这3年半的时间里共7次就招考留美空军一事向国立西北工学院发来笺函、公函等。分别为:(1)1941年11月10日,汉招字第16号,《空军第八总站关于童邃轩、张耀宸二人入学证明人系罗明燏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笺函》;(2)1941年11月17日,《航空委员会关于十五期空军官校生及时参加考试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笺函》;(3)1941年12月23日,公函 字第116号,《航委会空军第八总站关于通过空军招考的考生按时报到办理手续从军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公函》;(4)1942年1月4日,招字第280号,《航委会空军第八总站委托国立西北工学院先期代为征收留美空军的公函》;(5)1942年1月5日,《空军第八总站附设空军各校招生办事处关于十五期官校生入学证明人是否罗明燏等人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笺函》;(6)1942年2月1日,《航空委员会空军第八总站关于国立西北工学院报考留美空军之学生体检不合格原因已列表送出的复函》;(7)1942年2月11日, 快邮代电字第187号,《航空委员会军政厅关于派员前往国立西北工学院办理招收留美空军学生一事的回电》。其中就为证实罗明燏是否为童邃轩和张耀宸2人的证明人一事,就2次致电国立西北工学院,足见其对于招考一事的谨慎,派遣留美空军是关系到抗战命运和国家建设的大事,这种小心谨慎是必须要有的。
(二)学校重视
国立西北工学院更是先后11次发出布告、公函等积极响应政府部门号召,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分别为:(1)1941年11月13日,布告字第510号,《国立西北工学院关于转发航空委员会考选留美空军章程并望学生踊跃报名的布告》;(2)1941年11月14日,证明书字第1456号,《国立西北工学院关于戴福华系本院机械系肄业生一事致空军军官学校招生委员会的证明书》;(3)1941年11月21日,公函字第1582号,《国立西北工学院关于保送张传耀等等三人应考留美空军一事致空军招生委员会的公函》;(4)1941年12月29日,呈字第530号,《国立西北工学院向教育部汇报本院遵办空军招生情形的呈》;(5)1941年12月31日,公函字第161号,《国立西北工学院关于本院报考留美空军之学生体检不合格原因请列表送院一事致航委会空军第八总站的来函》;(6)1942年1月21日,公函字第1643号,《国立西北工学院关于本院学生罗庆禄等十八人报考留美空军一事致汉中空军第八总站的公函》;(7)1942年1月21日,代电 字第194号,《西北工学院关于保送罗庆禄等18人报考留美空军并请安排考试一事致航空委员会的代电》;(8)1942年2月9日,《国立西北工学院关于童邃轩、张耀宸二人入学证明人系罗明燏一事复空军第八总站的笺函》;(9)1942年3月27日,笺函字第1749号,《国立西北工学院赖琏院长关于本院学生报考留美空军情形致教育部长陈立夫的笺函》;(10)1942年7月13日,字第641号,《国立西北工学院关于在全院通知航委会招考十六期留美空军学生的布告》;(11)1943年1月8日,布告 字第699号,《国立西北工学院关于本次报考留美空军限于本院20日前报名的布告》。
此外,教育部长陈立夫本人也就此事专门给国立西北工学院赖琏院长去函,希望能够多鼓励学生踊跃投考,能够尽早安排学生入伍在国内接受初级飞行训练。他说:“此事关系国防暨抗战前途至巨,各校学生允宜矢志投效,已报国家。”他认为,各校学生已经接受过专门知识的学习,再加上严格的体能训练和思想教育,将来入伍后再派往国外深造,会更加的事半功倍。
(三)组织有序
纵观整个招考工作,从教育部发出训令开始,到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积极响应,再到航委会空军第八总站的考试组织,最后到学生赴云南参军的考试,都是井井有条,可谓是紧张有序。派遣军事留学生,特别是空军留学生,关系到国家命运,因此,从招考工作的开始,航委会就对报考学生的资格审查有着严格的规定。在《航空委员会招考空军军官学校留美学生章程》中就明确规定:“凡应考各生须先经体检,体检不及格者不得参加学科试验。”*《教育部关于考选留美空军学生应设法宣传、鼓励学生应试一事致国立西北工学院的训令》(1941年10月22日),陕西省档案馆,档案编号:61-2-164。同时规定凡是通过体检和学科考试的学生,要先入空军军官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及预备教育,合格后才能派去美国继续学习。
为了保障招考工作的快速、顺利进行,航委会采取了地方学校与航委会相配合的方式。由地方学校组织成立招考委员会,且由学校的管理人员任招考委员制作报名学生的花名册,同时各学校还应准备好专门的体检用房。航委会根据各学校上报情况组织专员分赴各地大学,进行体检和考试工作。通过这样的办法,1941年,国立西北工学院第一次考试报名共68人,经航委会实验录取了戴福华等12人。就是这样的组织有序,在保证招考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招考效率。
综上所述,陕西省在此次留美空军的招考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其原因,主要有:第一,随着抗日战争进程的加速,胜利的曙光愈加清晰,国民政府希望更早取得胜利,而陕西又处在整个抗战的大后方,局势相对稳定,学生渴望投身战争,保卫祖国,加上政府及学校的大力宣传,对于报考留美空军一事,大家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愿为抗战的早日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1942年,美国租借法案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500架战机和120架P-66战斗机[2]66,并同意向中国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接受美国的新型飞机,国民政府随即开始在各高校招考学生参加空军军官学校,并在其中选派第12~16期学生到美国鲁克和雷鸟基地接受报考驾驶技术以战斗飞行、轰炸、射击等技术的学习、训练。[3]526第三,这一时期赴美学习训练的飞行员大都成为国民政府空军的骨干力量,其中从国立西北工学院考走的第十五期留美空军学生谢峻崧,在学成归来后任中尉,曾驾驶F-5E型战斗机进行侦查工作;同样是来自第十五期留美空军的闫汝聪,学成后被编入中美混合团,驾驶P-40型战机执行任务。
陕西省的留学派遣工作虽在全国范围内长时间落后,但此次留美空军的招考工作仍是整个陕西民国时期留学史上,乃至于整个中国军事留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不仅仅为陕西省的留学事业添砖加瓦,更为整个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值得更进一步研究。
[1] 刘凤翰.国民党军事制度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蓝天碧血扬国威——中国空军抗战史料[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3] 马毓福.中国军事航空(1908—1949)[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曹 静】
The Research on the Exam of Selecting Soldiers to Learn the Advance Air Force Techniques in the U.S. in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ZHAO Hui-xia1,2,YU Wei2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Xi’an Siyuan University, Xi’an 710038, China; 2. College of Humanities, Xi’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 710065, China)
During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situation took a favorable turn and China-U.S.relation showed some improvement as well.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towards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started a nationwide program,selecting soldiers to learn the advanced air force techniques in the U.S. Due to the special spatial and political position of Shaanxi Province,which located in the rear of war area,and the relatively stable situation,students who were full of patriotic passion actively responded to and participated in this program.Therefore,three exams were hold by Shaanxi province from 1940 to 1943. In the first exam,12 students were successfully sent to U.S.and took part in the trail.Although the outcome of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test were unknown,the historic and incredible position of this U.S.Air Force program on education abroad in Shaanxi Province was undeniable.Under the high atten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Shaanxi provincial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close cooperation of the Eighth Station Navigation Committee and National Northwestern College,a high effective work was demonstrated with a clear labor division and well-organized process.The students in that period became the backbone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when they came back and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broad in Shaanxi Province.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Shaanxi; Air force study in U.S.; entrance examination
G640;K206
A
1009-5128(2017)14-0016-08
2017-05-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留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1&ZD101);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陕西留学档案的整理与研究(2015H009)
赵惠霞(1960—),女,河南洛阳人,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教授,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留学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