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同松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姜同松
(菏泽学院,山东菏泽 274015)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地方本科高校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体两翼、三经四纬”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一体”是指“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两翼”是指“立德”与“树人”,是根本任务的两个有机方面;“三经”是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三个育人层次,“四纬”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育人方面。在“一体两翼、三经四纬”总体框架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党的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地方本科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根据学校自身实际,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立德树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1.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求高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面临日趋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求高校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一切教育工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观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育人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理论导向和行动指南,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支柱,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使之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必须展现的精神风貌。
2.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积极推动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方面。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建议》精神,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其次,要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自觉;第三,要引导大学生改进创新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继承发扬好的传统,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举措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首先要及时充实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对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深入解读。其次,要切实改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抓住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抓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1]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多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第三,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他们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向应用型转型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育部等《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地方高校应用人才培养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1.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明确转型路径。整个社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常态,支撑转型发展尤其是“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根本动因是“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从高校发展的现实层面而言,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应用型发展的路径不明朗问题,这些问题尤其表现在由专科升为本科的学校在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对“综合性、研究型”的追求意向,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需要进行第二次转型。
地方本科高校的第二次转型方向主要是:实施学科专业发展一体化战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要求的保障体系改革;深化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改革;加强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服务区域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高校治理结构;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3]
2.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基本要求。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快省属高等院校分类改革,突出特色发展,推动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型”。省教育厅明确提出“省属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为主”。从菏泽学院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现实发展、所处区域情况来看,追求办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既不符合自身实际也不现实。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性研究,全面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是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菏泽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新的形势下,进行应用型转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菏泽学院的转型发展不仅要对焦要求、聚焦服务、变焦应用,而且要根植地方、依靠地方、融入地方、立足地方,把握未来、坚守本来、吸引外来、面向未来。新时期的转型发展,要以需求为导向,突出应用,校地结合,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转化成果,主动服务,支撑地方发展,办出自身特色,为地方发展服务。满足地方需求是高校转型办学之要;服务地方则是地方高校转型办学之根;坚持应用是高校转型办学之本;提高质量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办学之基;协同育人,兴校之策;改革创新,强校之源。[3]
3.菏泽学院转型发展的举措。菏泽学院根据自身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转型发展,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菏泽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菏泽学院综合改革方案”中,确立菏泽学院发展目标,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立德树人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等。
菏泽学院的转型发展主要应从目标定位、培养层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在目标定位上,培养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对接产业行业;在培养层次结构上,注重应用型本科教育,根据条件尝试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注重培养质量和效益;在专业建设上,要从面向学科取向或面向对口职业岗位取向,转变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取向,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重构应用型本科专业体系;在学科建设上,要从单纯学术取向的学科发展模式,转变为构建应用性学科体系,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知识体系支撑,促进应用性学科与应用型专业协同共生;在科学研究上,开展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开发,重视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在培养方式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化应用与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从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出发,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科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训练相互平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视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注重技术积累创新与实践能力和服务能力养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优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重视外界的评价与反馈。[4]
(三)“两法”的修订与相关文件的出台是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保障
为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国相继出台相关文件,修改相关法律,为实现“立德树人”提供保障。
1.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立德树人”提供法律保障。全国人大2015年12月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美育”正式写入了教育法;第六条改为:“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对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把“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次写入了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增加了“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素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能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两法”的修订为实施“立德树人”提供了有效保障。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3年12月)指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首先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使命。努力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并对多种途径进行开拓探索。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并强调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把创新创业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现在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实现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全面发展。[5]我们的高等教育往往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到位,学生动手能力差。大学四年学生如果被动听课,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时数过多,真正自我的实践教育太少,大学生就不会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大学应该设计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发创新、自我组织的实践能力。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组织课外活动进行情感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学习生活才有激情,个性才会健全。
4.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对体育赋予了新的内涵,体育不仅是公共体育课,正如德育也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美育也不仅是简单的艺术教育一样。体育和美育要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方案不是专业教学计划,而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的系列设计。党的十八大以后,按照立德树人要求,德智体美教育实践不断创新,理念发生重大变化。我们要更新理念,做好教学研究,必须把这些理念融进教学过程,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使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5.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美育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强调。美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
(一)菏泽学院发展目标
1. 菏泽学院发展的总体定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菏泽学院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条件、培育基础、壮大实力的重要时期。菏泽学院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对办学定位进行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研讨、调研,在研讨调研的基础上于2015年11月7日召开了国内、省内专家论证会,全校上下形成共识,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2016年4月,菏泽学院三届三次教代会暨工代会审议通过了《菏泽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基本办学定位。“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深化综合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加快转型发展,形成办学特色,产出标志性成果;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成区域性本科转型示范学校,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 发展目标定位。菏泽学院发展目标不同层次的定位如下:
办学目标定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综合类应用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发展定位: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强化基础学科支撑作用,做实应用学科,做亮交叉学科,做优教师教育,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富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菏泽,面向周边,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1. 特色鲜明。就是精准服务地方,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菏泽学院一直就是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特色还不突出,没有能够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常态下学校的转型发展,是办学定位的理性回归。菏泽学院的发展,首先要按照立足地方、依靠地方、面向地方、融入地方、彰显地方特色、服务地方发展的思路,办学定位符合地方需求,学科专业支撑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人才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凸显菏泽学院的特色化,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克服同质化倾向,彰显异质性特征,在治学方略、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凝练特色,构筑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群和人才培养模式。
2. 高水平。首先体现在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其次体现在高水平的应用科学研究。实现人才培养能为社会认可,科学研究能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难题,社会服务能引领地方时代新风,文化传承能弘扬地方优秀文化,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产生一定影响、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创造一流。
3.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发展定位为紧密对接区域产业或行业发展需要,师资队伍定位为“双师型”、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科研工作定位于以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主、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示范基地或产学研结合基地。
(三)菏泽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1. 菏泽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国家经济新常态,牢牢把握高校产教融合转型发展新机遇,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质量和特色两大主题,统筹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三大战略,重点实施育人模式改革、学科专业优化、科研创新提升、人才队伍锻造、智慧校园建设和师生凝心聚力六大工程,推动学校全面提升、创新发展、科学赶超、后来居上,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 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学校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深化综合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加快转型发展,形成办学特色,产出标志性成果,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建成区域性本科转型示范学校,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战略。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打造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点,把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主战场,把深化综合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按照“科学定位、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内涵、突出特色”的原则,统筹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三大战略。
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本着“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协调创新对接、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思路,以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为中心,使学校学科专业对应行业产业,把学校本科专业分成10大专业群:生物医药、能源化工、机械电气、商贸物流、牡丹产业、教师教育、文化产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城市建设等。通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把学校的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应用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水平,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3. 战略重点。学校的事业发展要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契合菏泽及周边区域建设的新趋势,整合学校有限的办学资源,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遵循,对应地方主导产业行业,如生物医药、能源化工、机械电气、商贸物流、牡丹产业、教师教育、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进行规划、布局和建设,快速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为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4. 主要任务。主要任务有六大改革工程,每个改革工程里面又有自己的具体任务。育人模式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学生工作体系创新计划;学科专业优化工程:优势学科建设计划、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专业动态调整计划、品牌特色培育计划;科研创新提升工程: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科研项目和成果层次提升计划、服务菏泽科学发展行动计划;人才队伍锻造工程:师德建设体系完善计划、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带头人计划、青年教师博士化计划、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引智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计划;智慧校园建设工程:信息化校园建设计划、绿色校园建设计划、人文校园建设计划、平安校园建设计划;师生凝心聚力工程等。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教育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经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三经四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设计和 “12345”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思路。
(一)“一体两翼、三经四纬”人才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思路:“一体两翼、三经四纬”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就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与“树人”是这一根本任务的两个方面称之为“两翼”。“立德树人”的语境宏宽、语意深远。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三经”是知识、能力、素质纵向发展的三个育人层次,“四纬”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横向发展的四个育人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根本要求, 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针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的新要求,是当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分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高等学校育人的全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分别是“立德”与“树人”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所在。
2. “一体两翼、三经四纬”的内在联系。“一体两翼、三经四纬”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十个位度组成的立体育人体系。首先,“一体两翼”中的“一体”是“立德树人”,“一体”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立德树人”的根本宏观法律要求;“一体两翼”中的“两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两翼”分别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要求。“一体两翼”是一种宏观育人模式,是一个有机育人整体,即一体两翼、三位一体。其次,“三经四纬”中的“三经”和“四纬”分别是“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纵向育人层次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横向育人方面。“三经”和“四纬”不仅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育人的要求,更蕴涵着丰富的育人理念内涵。“三经四纬”从七个方面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创新发展要求。“一体两翼”是对“三经四纬”的总体要求,“三经四纬”是对“一体两翼”的具体化分解,两者相辅相成并融为一体。概括来说,“一体两翼、三经四纬”育人模式是一个由十个位度组成的宏观有机育人整体,该模式元素有机统一、十位一体。
3. “12345”人才培养总体改革思路。2016新学年开始,学校分8个学科专业组,对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进行广泛讨论,不仅创新构建了“一体两翼、三经四纬”育人模式,而且形成了“12345”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思路。一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两个育人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个纵向育人层次:知识、能力、素质;四个横向育人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五个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
一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政治要求;两个育人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选取来自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三个纵向育人层次是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最后,四个横向育人方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
(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横向改革思路
基于“12345” 人才培养总体建设思路,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依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要素分别构建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单项人才培养横向改革思路。“德智体美”四位一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同时并进,服务于“立德树人”。
1. 德育改革思路。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号)和山东省高校工委、教育厅《山东高校德育综合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共菏泽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菏院字)[2017]11号)》文件要求,学校德育课体组按照“四位一体“的德育要求,研究并提出了”12345”德育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培养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三个融合: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德育与体育的融合、德育与美育的融合。四个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教育。五个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被确定为德育的两个核心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德育的核心,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中国伦理道德,即“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理应为中国高校德育的核心。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也就组成了德育的育人规格。
2. 智育改革思路。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和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号)文件精神,课题组研究并提出了“12345”智育改革思路。一个育人目标:基础理论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应用科学素质高;两个育人核心:基础理论教育、专业能力和素质教育;三个育人层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四项教育内容: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五个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注重知识要素、能力要素、素质要素,进行综合性的“智育”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智育”是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教育,是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为终身教育做准备、打基础。智育改革强化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注重实践,通过知识传授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在培养目标上,体现通识教育的基础性;知识结构上,强调知识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注重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的基础技能、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素质和能力上,重视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能够掌握专业通用的技术技能。
3. 体育改革思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27号文件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6]53号)文件精神,课题组提出了“12345”体育改革思路。一个目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素质;两个核心:身心健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个结合:体育与智育、美育、德育结合;四项教育内容:身体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文化教育、体育道德教育。五个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
体育是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现代体育更加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健康的身体是健康心理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保障。健康的心理能够进一步激发身体能动性。加强体育是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体育不是也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身体锻炼、简单的身体活动,也不能理解为传统的公共体育课。体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大学要培育营造体育文化,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通过体育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拼搏向上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
4. 美育改革思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71号文件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6]36号),高校要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课题组提出了“12345”的改革思路:即一条主线: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两个重点:审美与人文素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个结合:美育与德育结合,美育与智育结合,美育与体育结合;四项内容分别为艺术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道德美育。五个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是人文素养培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并首次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美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美术、音乐教育,艺术教育只是美育教育的一个部分。美育包括社会美育、自然美育、道德美育、艺术美育。
以上德智体美“12345”改革思路,概言之,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智育是专业教育,体育是身心健康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通过德智体美的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纵向改革思路
在育人方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能力、素质发展是有机联系、协调循环、上升发展的主动建构过程。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要求,分别构建了知识传授体系、能力培养体系、素质养成体系改革思路。
1. 知识传授体系改革思路。知识传授体系改革思路,也就是智育改革思路。课题组提出了“12345”知识传授体系改革思路。一个育人目标: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应用科学素质高;两个育人核心:基础理论教育、专业能力和素质教育;三个育人层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四项教育内容: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五个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
知识传授体系改革从内容上,通过构建通识课程平台和学科课程平台,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学科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人文素养、传统文化、国际视野、审美知识;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于一体。从教育方法上,注重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的融合,改变传统的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美育的做法,以求达到智商、情商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构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于一体的新型知识传授体系。
2. 能力培养体系改革思路。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教育体系进行。按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和山东省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方案》(2016年8月)文件精神,课题组研究并提出了“12345”实践育人体系。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两个核心: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个层次: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四项内容:课程实践、实践环节、创新创业、素质拓展。五个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
能力培养体系改革从内容上压缩了课堂教学学分,强化了课外训练学分,提出了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要求,同时要求压缩基础验证性实验,强化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性实践环节;每个专业要构建起课外训练育人方案。方法上,从学生成长与成才的要求出发,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全程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素质养成体系改革思路。素质养成体系改革以创新创业为切入点来进行设计和构建,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全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6]13号)文件精神,课题组研究并提出了“12345”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思路。一个目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两个核心:两创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个层面:两创知识传授、两创能力培养、两创素质养成;四项教育内容:点燃两创激情,传播两创知识,实施两创训练,参加两创实践。五个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条件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是国家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内容上通过点燃创新创业激情,不仅要求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知识,还要求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参与或独立进行两创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法上,要求每个专业结合专业实际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学生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在管理上,学校把创新创业改革作为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总抓手,从而带动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总之,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紧密相连。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核心。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只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加强素质养成,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遵循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完善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1.通识课程。为培养造就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优美情操和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型人才而开设的课程,其目的在于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以及不同的学科思想方法,使学生博学而多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通识课程约占总学分的40%左右,由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组成。
通识必修课程46学分左右,约占总学分的30%。包括思政类、体育与健康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创新创业类五大类。
通识必修课程主要由国家课程构成,它以育人教育为根本,同时辅以社会通用能力教育。通识必修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载体,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通识选修课程,不低于10学分,约占总学分的7%。通识选修课程主要由校本课程构成,是对通识必修课程的补充和拓展,旨在传授跨学科知识和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它围绕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本土意识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均衡发展设计开出,为学生打造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环境,由通识选修课程建设小组设计建设。
通识教育课程由“通识核心课程”“通识主干课程”“一般通识课程”三个模块组成。“通识核心课程”全校保持在20门左右,“通识主干课程”保持在50门左右,“一般通识课程”保持在500门左右。
通识选修课分十个课程组进行建设,即“人文与地方文化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艺术审美类”“体育健康类”“教师教育类”“外国文化类”“信息技术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类”等。建设课程分为六大类,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类”“军事国防教育类”“身心素质教育类”“基本技能教育类”“职业实践教育类”“文化修养教育类”等六大类系列课程。
2.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夯实各专业共同基础理论和训练各专业共同基本技能的课程,既是基础知识的平台,又是基本技能的平台,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奠定学生今后学业发展的基石。学科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共同性、实用性和宽广性。
学科课程10-20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0%左右。学科课程分为人文、社科、教育、理科、艺体、经管、工科、农林等8个学科组进行课程建设。学科课程是各学科所辖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学分设定可根据专业实际做适当调整,由相关学科组组织专家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
3.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课程,强调与国际前沿知识的接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设计。专业方向课是针对学生出口方向进行设计的课程,要根据学校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进行设计,专业方向课旨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在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的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60学分左右,约占总学分的40%。
4.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产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建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课程实践、实践环节、创新创业、素质拓展”四个模块相互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又相对独立的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课程包括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和非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两部部分。课程体系由课程实践、实践环节、创新创业、素质拓展四个模块构成。占总学分的30%以上,其中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0%。
课程实践为非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践课程。课程实践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部分。
实践环节为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践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实验实训三个部分。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训练、学科竞赛、创业训练三部分。
素质拓展包括资格认证、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三个部分。
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又可分为: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
(一)办学模式
办学模式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能够规范教育实践活动,且使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配置达到最优化的一种结构体系。具体到高校而言办学模式是指一所学校为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格式规范.[6]
根据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学校办学应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时刻注意对应行业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采取“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对接,政产学研用结合”。 要校地互动调整专业布局,要校地互动优化专业培养方案,要校地互动拓展培养途径,要校地互动打造师资队伍,要校地互动构建实践平台,要校地互动创新就业机制。[7]
在构建“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对接,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地方本科高校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植地方、依靠地方、融入地方、立足地方,要对焦需求、聚焦需求、变焦应用。新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基本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应是需求导向、突出应用、校地联合、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调育人、成果转化、主动服务、支撑发展、办出特色、做出贡献。
(二)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制度与评价等几个方面的要素。[8]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标准化程序及其自身的组织运行方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学校根据自身特色所提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是宏观层面上的;中观上,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具体到专业而言的人才培养模式。微观上,则是教学模式。[9]上述“一体两翼三经四纬”是一种学校宏观层面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属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顶层设计。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要本着“校地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理念,按照学校办学模式的要求,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要做到协同育人: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标准;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要按照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指导,构建包括CDIO模式,“3+1”模式、嵌入模式、订单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地合作模式、中外合作模式等等。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的概念在我国被表述为教学结构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模式是一种过程与结构的统一体。如今提倡的混合教学模式则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中心和主体。[10]教师负责组织、帮助、促进教学过程,在充分发挥学生的建构作用上,也可以称为学生建构与发展的“催化剂”。教材媒体称为学生主动建构的环境因素。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1]其目的在于强化合作基础上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12]混合学习强调通过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学习主动积极的学习建构,契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高校在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的系列规范体系结构与组织形式。现代高校管理模式即为高校治理模式,
高校治理模式是基于学校大学章程基础之上的大学制度体系。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包括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学校与外部的关系):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学校内部关系):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
按照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6]19号)文件要求,学校在《综合改革文件》中提出管理要求,在学校外部要通过建立学校理事会,充分调动并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构建有利于“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对接,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学校内部一是落实院(系)教学质量主体责任,推动由学校办院(系)向院(系)办学校转变。二是贯彻分类和指导重心下移的工作要求,推动学校教学管理重心下移。三是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四是实施管办评分离,强化教学督导与评估环节,建立教学督导的长效机制。
[1]陈勇,陈蕾,陈旻. 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14.
[2]黄达人.大学的转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
[3]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成都共识[C]. 成都:2016.
[4]钟秉林,王新凤.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热点问题辨析[J].教育研究,2016(11):4-11.
[5]陆国栋,周金其等.从“制器”到“成人”系列核心课程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88-94.
[6]陈海利.立足服务社会为目标的中小型高校办学模式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0-74.
[7]朱士中. 校地互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6(15):21-23.
[8]季桂起,宋伯宁.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58-59.
[9]佟露.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概念辨析[J].素质教育,2013(8).
[10]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11]章木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SP+EGP混合教学模式探讨[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21(1):78-81.
[12]马武林,张晓鹏.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1(3):50-57.
(责任编辑:王佩)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Implementation of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in Applied-talent Training Mode
JIANG Tong-song
(Heze University, Heze Shandong 274015, China)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is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which is also the base of a university.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firmly grasp the core of improving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and make innovation in applied-talent training mode.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Heze University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thought of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Three Longitudes with Four Latitudes. One Body refers to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Two Wings are the aspects of morality establishment and talent education respectively. Three Longitudes refer to knowledge imparting, ability training and quality educating. Four Latitudes are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is general framework, the university constructs the system of applied-talent training, reforms talent training mode, fully puts into effec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and implement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to cultivate Chines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1673-2103(2017)03-0098-11
2017-06-02 作者简介:姜同松(1962-),男,山东莱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