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跳花棚面具探微

2017-07-12 13:48王君萌
关键词:化州面具艺术

冯 丽 王君萌

化州跳花棚面具探微

冯 丽 王君萌

化州跳花棚是流传于粤西化州地区的民俗舞蹈,属于傩舞的一种。跳花棚所使用的傩面具是傩舞表演的典型特征之一,极具民族意蕴和文化内涵。从跳花棚面具的造型、艺术特征入手,能够对跳花棚面具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文化内涵等有更好的了解。

化州跳花棚;面具;文化内涵

化州跳花棚是流传于广东茂名化州地区的一种傩舞。它历史悠久,相传明朝时流入化州,一直沿袭至今。传统跳花棚原是一种驱鬼逐疫、祭神保平安的巫术活动,现已演化为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民俗舞蹈。它以古朴、夸张、神秘、诙谐、风趣、幽默的风格著称,极具民族意蕴和地方文化特色。

表演跳花棚时,每个演员均头戴傩面具。傩面具是显示跳花棚艺术魅力的重要特征。俗话说:“无面不成傩。”可见傩面具是傩舞最直观的艺术符号。本文从跳花棚面具的造型、艺术特征入手,对跳花棚面具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等进行分析探讨。

一、造型艺术特点

传统跳花棚面具是由樟木头雕刻而成。根据扮演角色的不同,制成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面具。该面具坚固耐用,造型独特,易于观众辨认,凝聚了木雕工艺价值,保存时间久。下面分别介绍主要人物的面具特点。

道叔面具(图1)为浅粉红底色,戴墨绿与金黄色相间的头冠,剑眉,眼大且外角上扬,没有眼珠,脸部曲线柔和圆润,显出正直、神勇的性格。

耙头面具(图2)为铁黑偏绿底色,头顶两侧竖有三角形尖角顶,月眉,无眼珠,眼角上翘,面相和善,从鼻至下颚线条柔和,端庄儒雅,和蔼可亲,显示出“降佑纳福”的神情。

缨枪面具(图3)为橙红底色,戴深红色头冠,剑眉,阔嘴,眉头微缩,有种威武肃穆、正义凛然的气势,体现“驱鬼逐疫”之意。

钺斧面具(图4)为铁黑偏绿底色,头顶两侧竖有三角形尖角顶,白唇与面部暗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横眉竖眼,狮鼻,面容颇为狰狞,表现其狂傲不逊、凶猛英武的气质。表演时钺斧演员头戴此面具,手持钺斧,职责是扫除道路上的妖魔鬼怪,有种咄咄逼人的气势。

纸钱面具(图5)原为铁黑偏红底色,现保存的为白底色,用黑色勾勒出五官,红色阔嘴,色彩对比强烈。

图1 道叔面具

图2 耙头面具

图3 缨枪面具

图4 钺斧面具

图5 纸钱面具

二、审美特性

原生态跳花棚现存的典型人物面具为人类学、艺术学、民族学、戏剧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更给予了我们艺术的熏陶与美的享受。从艺术审美角度,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第一,原始性。这种原生态的面具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产生的,受外界文化的影响较小,带有古朴简拙的风格特征。因此,更具有创造性与感染力。同时,面具在制作中没有严格的规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第二,典型性。跳花棚面具的造型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们从生活中逐渐提炼、塑造出的典型形象,受到当地文化传统和技术的制约,形成了一定的程式。例如,钺斧面具头顶两侧长角,这是人与动物形象的结合。单纯的人物形象很难在人们心中产生震慑效果,为了使面具更加威严狰狞,就保留了动物的一些特征,以达到以恶除恶、驱鬼逐疫的目的。另外,傩面具上的纹饰性装饰,有一种对称美,与我国传统器具上的纹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色彩使用的独特性。傩面具的色彩使用具有一定的程式性,它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跳花棚面具颜色以红、白、黑、黄、绿为主,辅以贴金刷银,色彩单一、对比强烈,显得淳朴凝重,装饰性不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忠勇的性格,白色、黑色象征着奸诈,也可表现阴险、恐怖、刚烈,绿色代表正义或奸诈可怖,黄色是基本肤色,表现人物沉着、老练。这在上面所介绍的道叔、耙头、缨枪、钺斧、纸钱面具中有充分的体现。傩面具色彩上的程式化运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中国的五行理论是相契合的。红、黄、蓝、白、黑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在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中,人们把自身行为、修养、道德规范与五行及五色定性,使之更人性化、社会化。

三、宗教内涵

这些傩面具除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对悠远历史的追忆以外,并没有大的实用价值,但在历史文化长河中,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傩面具,反映了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原始心态。

在原生态跳花棚表演中,夜幕笼罩,篝火掩映,舞者手舞足蹈,在狂热的气氛中,面具无形中为舞蹈平添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面具单一的表情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是人们内心世界的象征。

“傩”最初就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仪式,具有浓郁的巫术、宗教气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社会各种艺术形态的影响,其形式由傩祭、傩舞逐步发展成傩戏,同时由娱神逐渐转向娱人,傩文化也由单纯的宗教迷信活动演变为宗教与娱乐相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由于受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长期影响,傩戏表演中穿插的各种法事和傩面具中均渗透着宗教的因子,凝聚着人们深厚的宗教情感。

道教与佛教文化对跳花棚面具均有深刻的影响。首先,跳花棚面具所反映的鬼神大多是道教神祇。道教与傩文化虽不等同,但均是在鬼神信仰中产生,并带有巫术意味的文化行为。因此,两者是相互渗透的。其次,面具造型受佛教造像的影响颇深。佛教神像大都大耳垂腮,憨态可掬,和蔼可亲。如佛教中的菩萨、如来、观音等,与道叔、耙头的面具神态颇为相似。跳花棚面具在造型上受佛像艺术的一定影响,线条圆润,夸张有度。

四、民俗内涵

傩文化是我们民族沿袭下来的传统祭祀仪式、表演活动及节日集庆活动,它已经成为人们传承已久的习惯性行为模式,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民俗意识与民俗活动有着密切关联。

第一,它维系着种族、家庭、村落之间的和睦关系。相传,跳花棚在明朝末年已在化州长尾公村流传。其传承谱系是:师祖为长尾公村的陈宝学、李德胜,继传宋积和、吴德国,再传至姚积壳、姚奉壳,以后就是姚育堂(16世)、姚翰盛(17世)、姚永盛(18世),再后就是姚茂泰和现在的传承人张振谦先生了。姚氏是在7世祖(第七代)时,从福建传入化州长沙村,后再迁至长尾公村。据说姚氏师傅还将此舞传到官桥的梁姓村,不过后来在长尾公村和卷塘尾村最盛行,两村成了姚氏独传的跳花棚村,一直沿袭至今。可见,跳花棚的传承是按血缘关系在家族内的传承,传统跳花棚的表演也是以宗族为单位进行的。傩面具在表演过程中,作为傩文化的最直接的象征符号,维系着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家族和村寨内部的团结,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第二,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八九月份是跳花棚的旺季,表演更多地加入了庆祝粮熟年丰,歌颂农业劳动的内容,成为化州农村喜庆丰收的民俗活动。在跳花棚舞中,表演者手持钺斧、耙头等劳动工具,展现生产劳动的欢乐场面。这种将民间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产过程搬上舞台的表演,除有一定的宗教意义以外,还起到传授生产技能,进一步认知社会的功能。另外,跳花棚表演能够体现出对忠、孝、节、义等道德伦理的宣扬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总之,跳花棚面具根植于民间,是在特定的环境与文化氛围中诞生的,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一种精神寄托。

五、结语

跳花棚面具属典型的傩面具,承载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傩文化之精华。它为人类学、艺术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需求与审美的变化,傩面具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其古朴、粗犷、夸张的艺术风格正面临着各种文化的冲击,它的艺术市场日渐萎缩。如何让这种宝贵的遗产重现往日的光彩,如何将其更好地保护并有效传承,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让它在今后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均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且紧迫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思考。

(责任编辑 毕凌霄)

1006-2920(2017)01-0104-03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7.01.020

冯丽,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讲师(湛江 524088),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系讲师(茂名525000);王君萌,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助教(南阳 47306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化州跳花棚音乐文化分析研究”(GD14DL05)。

猜你喜欢
化州面具艺术
橘红缘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化橘红药典标准的修改建议及其等级标准的建立
面具
纸的艺术
面具中的鱼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