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马 涛
以“绣花”的功夫抓好城市管理
——信阳市城管执法局全力做好卫生城市复检工作
文 / 马 涛
市容市貌整治现场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时强调的城市管理理念。信阳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首批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更有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佳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在城市管理上应该把“绣花”精神落到实处。
信阳市于2014年度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按照国家规定,国家卫生城市每三年要进行一次复检,以确保创建标准和实效。今年是信阳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年后召开的第一个重大专题会议就是2月26日召开的“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动员大会”。会上,市主要领导分别兼任各繁华路段“路长”,市委书记乔新江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加大复审创建工作力度,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坚决打好创卫复审决胜之战。
“绣花”的起针和起头很重要。起好针,起好头,是顺利绣好一副作品的基础。2月24日,信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组织的首场“立体墙面整治行动”在浉河、平桥、羊山三区同时展开,剑锋直指市容问题突出的东方红大道、平西路和南京路。300多名城管队员严格践行“70%的问题靠服务解决,20%的问题靠管理解决,10%的问题靠执法解决”的“7+2+1”管理理念,用双脚丈量街道长度,用双手感触城市脉动。活动当日,劝离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150起次,整治出店经营的“五小行业”1800多家,拆除“三乱”(乱贴广告,乱挂招牌,乱拉条幅电线)3000多处,维修道路面积600多平米,更换窨井盖21块,维修路灯9次,街道面貌和市容秩序焕然一新。绣好城市之花的第一步因为“选位好,下针准,行动快”,市民拍手叫好。
“绣花”是一项系统工程。绣花需要构图布局,需要色彩搭配,需要针法变换。城市管理也一样,需要统筹谋划,需要多措并举,需要多管齐下。为“绣好”魅力信阳这朵花,市城管执法局一个月内召开动员会、现场办公会、业主座谈会、综合整治协调会累计达10余次。并在“3.15”这一“检验质量”的特殊日子里,成立了东方红大道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工作指挥部,明确民权办事处、老城办事处及市财政局、国资委等9家单位为成员单位,各单位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及联络员,便于对东方红大道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了《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工作东方红大道综合整改整治方案》《东方红大道“包路段”综合整治整改责任单位问题整改清单》和《致东方红大道沿路单位、业主和居民的一封信》,将责任分解到各单位、到具体人。该局城管支队负责人表示“兄弟部门不会绣的花、绣不了的花,全部由执法局来绣”,这一表态大大增强了“绣好”城市管理之花的合力和激情。
“绣花”离不开工匠精神。绣花耗时费力,要绣好一幅画,得走上成千上万针,只有以工匠精神,简单的动作重复做,走好每一针,每一线,绣出的画才纹理细密,精细好看。技近乎道,唯心致之。对于一名工匠而言,要做好一件事,不难;要做好一天的工作,也不难。但是,要在一年365天里,不出差错,做好每一件事,却是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