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琳 李海玲 尹 童 李 园 赵绍印 (徐州工程学院 221000)
芜湖铁画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余 琳 李海玲 尹 童 李 园 赵绍印 (徐州工程学院 221000)
文中主要通过论述芜湖铁花的种类、图案的应用与寓意,及芜湖铁画目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及原因所在,并进一步分析和展望了如何更好的在当下市场中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芜湖铁画;图案;困境;对策
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号:xcx2016104)
铁画是一以铁片和贴现锻打焊接而制成的各种装饰画,它本名铁花,其制作方法和艺术手段融合了民间的各种工艺,例如:剪纸、镶嵌、雕刻等等,1铁画界于具有丰富神韵的中国国画和富有独特立体气质的雕塑之间的一种艺术品。芜湖铁画最初是源于国画,因而其艺术风格也是别有风味,其借鉴其他画派的独特简洁瘦劲落笔风格加上纯手工制做,所以铁画作品更具独特艺术风格。铁画的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高超的技艺闻名于世,距离现在已经有340多年历史。它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是芜湖地区重要的特色工艺品之一。
铁画是整体黑白分明,虚实结合,立体感强,苍劲潇洒而又古典文雅的艺术效果。在白色衬底的映配下黑色的铁画显的更乌黑发亮,黑里更是透露着钢铁的力量,也更为上面吉祥图案赋予新的独特的生命力。
铁画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题材众多,规格齐全,有可以装饰大厅使用的钢制铁画,也有装饰普通内室的挂屏类和各种精巧的铁画摆设。铁画的图案种类也是繁多,其中主要有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四大类,共计200多个品种。用在屏风上的多为山水风景题材,典雅古韵,很是壮观;以梅、松、竹、菊等题材的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多为小尺寸装饰画,长装饰于粉墙之上。
铁画中的吉祥图案都有着各自深刻的寓意内涵,就比如常见的吉祥如意传统图案,这个图案是以花瓶和如意组成。“瓶”和“平”不仅同音而且同声,如意插在花瓶里面,预示着平安如意。在中国,如意被称为能够搔背痒的手指形状的搔杖,也可以把它作为官吏工奏时记写要文的笏。并根据它的作用,定名为如意。随着道教的兴盛,如意也和灵芝、祥云一样,因为他们的形状和名字,被人们看成是吉祥颂祝品。2材质也出现白玉或竹木制不同的如意,大多数被用来当做祝贺别人生日的礼物。再比如主题为梅兰竹菊的铁画图案,梅兰竹菊分别是指梅花、兰花、竹子以及菊花,古人称他们是花中的四君子,如图五到图八,梅兰竹菊这四君子的品质我们可以总结为:傲气、幽静、坚强、淡泊。自古以来人们对梅兰竹菊有着诗一般的感受与喜爱,这是因为我们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梅兰竹菊包含着春夏秋冬,中国古人称它们是四君子,这个也正表现了中国古代的文人对时间秩序以及人类生命的意义有着深刻的感悟。它们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淡泊名利,不作媚世之态。中国古人喜欢在花草石木自然之物中寄予自己的一片真情实感,从而使花草石木能够脱离或伸展出他们原有的意义。大概将自己的有限的内在修养内涵升华成永恒无限的美就是艺术的境界。3
富有吉祥涵义的芜湖铁画用途广泛。其可适用在建筑以及室内装饰,铁画曾多次为国家级重要建筑提供装饰,值得一提的是装饰在人民大会堂宾客厅的铁画“迎客松”,迎客松可以说是铁画吉祥图案里面的典范,如同一位热情的主人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模样很是和谐亲近且俊俏多资。迎客松本身知名度就很高,而铁画“迎客松”,更是赋予着和平友谊的象征。芜湖铁画同样也可用于工艺品,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芜湖铁画厂抓住此次机遇,将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作为素材,应用到铁画生产中去,最终生产出“熊猫盼盼”瓷盘铁画,作为国家礼品由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给来参加亚运会的外国贵宾,这充分展现了芜湖铁画的魅力。
然而,曾经如此耀眼的芜湖铁画现在也躲不开技艺变形、失传的境界,等待国家给予支持和帮助。除此之外,科学迅猛的发展,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兴起的技术和全新的材料以及全新的艺术品,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手工艺造成了影响,当然芜湖铁画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虽然现在每年铁画的产量很大,多达十几万幅,但是买的人很少,销售量更是逐年在减少,所以芜湖铁画还是有着不少问题的。比如来说上世纪的60年代的时候,不少人家是喜欢在比较明显的比方挂上一幅《迎客松》的。但是现在的人家基本不会用铁画来打扮自己的家了,更别说现在的年轻人了,对铁画基本是不了解的。那芜湖的铁画到底是因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呢。
首先,人才减少。芜湖铁画变成现在的样子,与人才的减少有非常大的关系,根据我们的了解,现在芜湖铁画的专业技术大师平均的年龄在45岁左右,从这里可以看出,芜湖铁画非常缺少年轻一辈的加入,现在的年轻人紧随社会的发展,走的都是时尚潮流,基本上不愿意从事此类传统文化。就算有人愿意去学习铁画,也是带着商业目的,而不是真正把他当成一种文化传承下去。“人海茫茫,知音难觅”,这是铁画大师储金霞的感慨。
其次,芜湖政府对铁画不够重视,如果芜湖的地方政府能够从一开始就重视芜湖铁画的继承与发展,那么芜湖铁画的现状应该是另一番景象吧。据了解,芜湖工艺美术厂从开办到现在,为了发展芜湖铁画已经换了好几次领导,但是每一次的领导都没有明确的思考过铁画应该怎样顺应时代潮流。
再者,没有秩序的市场竞争。芜湖的铁画买卖是很混乱的,鱼龙混杂。很多人想要通过铁画买卖发家致富,所以他们把注意点转到了价格上,打起来了价格战。这让真正的芜湖铁画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芜湖铁画是一个复制工艺,所以铁画本身并没有很深的艺术造诣,而现在的铁画制作者也并没有很系统的学过艺术,所以他们制作出来的铁画都是从老一辈手里学过来的,只有继承而没有做到创新,导致芜湖铁画在现在社会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以上的这些都能够说明芜湖铁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不尽如意。4
如今芜湖铁画在作品上也有了自己一系列的突破,把铁画的铁延长到纯金、纯银和铜的材质;铁画也不仅仅局限于挂在墙上的装饰画,而发展到挂件、摆件以及壁画等;突破最大的点是芜湖铁画改变了传统简约的黑白色调形成色彩丰富多样,赋予了铁画另新生命,。而且随着现代美学的发展,在图案上更是吸收相关原理,在原图基础上做了很多调整,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精致细腻。芜湖铁画在营销上也致力于打破传统,精品艺术铁画努力面向艺术品收藏市场,常规铁画也从普通礼品慢慢走向芜湖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
尽管如此,铁画的发展与过去相比,还是步履维艰。以前铁画一出现就立马受到各地人的追捧,更是不惜花重金购买求之。而如今铁画行业人才的严重缺失以及消费者的不断淡漠,社会需求量大幅度减少,导致铁画未来的发展状况并不是很乐观。
1.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为促进芜湖铁画与时俱进与不断发展,继承传统铁画优秀的制作工艺在铁画生产中首当其冲,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各种创新性工艺,努力做到推陈出新。此外,还应紧跟现代技术与时代潮流的步伐,努力引进现代高科技制作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产品质量更加精细、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在这些基础之上,再实现图案上的创新。
纵观芜湖铁画三百多年的发展史,虽然艺人们在铁画的产品形式、包装以及材质等方面做了很多突破,但却很少在本身图案上多做创新研究,这些在形式上进行创新而图案上基本沿袭传统吉祥图案的作品,还是会因缺乏创意而很容易使人赏之无味,在这个潮流的时代无法吸引更多当代的消费者前来购买。
2.要以作品的原创性作为提高艺术魅力的方法
在2015年的春节里,一只生肖系列“铁画羊”的出现使其变得炙手可热,芜湖新闻报道声称这是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与我国最经典的生肖系列邮票首次“联姻”。在"铁画羊"的强烈反响下,铁画艺人们又相继推出了“喜洋洋”系列,反响与“铁画羊”不尽相同,大受年轻人的追捧。这些都可以说明,作品的创新性很容易激发人们的消费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成正比。除此之外,芜湖某铁画厂旁有一个铁画展馆,里面也有很多充满新意的作品。例如铁画作品《鹤舞荷园》,它立于展馆中央,作品色调拒绝了黑白的传统,朱红的鹤顶、白色的羽毛、黝黑的鹤颈、青绿色的荷花模样,以及后现代的构图和选框,紧随时代艺术的气息满满。这些作品虽然价格颇高,但市场广泛,很多人买去装饰新居,既是传统文化又富有时代的新意。这些都足以证明,铁画作品在图案上的原创性改革刻不容缓。
3.加大艺术传承人的培养力度
为了更好地将芜湖铁画文化传承下去,近几年,市政府更是用尽各种方法,如加大对铁画的投入力度,发展全民铁画艺术领域;对坚守这一行业的老艺人给予鼓励;在一些院校的美术专业招生,加强对人才技术的培养;在市内古城设立形成了“铁画一条街”等,芜湖铁画隶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它,让给她更好的传承下去,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除了从图案上推陈出新,我们有必要探寻更多方法,让芜湖铁画更好的传承下去。
4.造型元素和题材结合时代需要
任何时代都有该时代审美的时代主题性的要求。比如唐代以肥胖为美,宋代以含蓄典雅和端庄为美,清朝以精雕细作为美等。我们生活在信息的多元时代,人性化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和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在芜湖铁画中增加情侣之间的一些主题和题材,这样把铁工艺的物质特性与爱情的长长久久的理想结合在一起,一定会具有市场的联想空间。
尽管芜湖铁画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其创作和生产也在新一代传承人的努力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但芜湖铁画接下来的道路仍存在着很多的难题,前景也充满了艰难险阻。倘若芜湖铁画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样式或画风偏时尚多元化,那么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其定将成为深受国内外人民欢迎欣赏的工艺美术品和竞相争购的纪念礼品,再创昨日之辉煌。
注释:
1.侯晶晶,汤鹏,萧云从与芜湖铁画[DB/OL].芜湖宣传网,2015-11-17.
2.范岩峰.古朴端庄,平安如意[J/OL].道客巴巴,2015-08.
3.杨春宇.梅兰竹菊——中国文化的核心象征[N/OL].生命世界,2005.
4.张燕,孙玲玲.芜湖铁画之现状与出路探析[J/OL]赤峰学院学报,2014.3,第35卷(3):231-232.
余琳,在校学生,徐州工程学院大三学生。
李海玲,在校学生,徐州工程学院大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