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 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100191)
肌理在文化海报中的应用
丛 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100191)
文章以现代文化海报设计为关注目标,将艺术性的视觉表达语言——肌理,作为提升文化海报水平的要素,进行了肌理在文化海报中的表现类型以及肌理运用于文化海报的独特美感两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肌理在现代文化海报中的应用可以达到形美悦目、意美感心的结论。
肌理;文化海报;意境美
“海报”,也称招贴,以传播信息为目的,是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播性的视觉传达媒体。海报的种类繁多,设计理论学者对海报的分类也存在着差异。在设计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中,按照内容要素把海报分为:意识形态海报、文化海报、商业海报。本文主要研究的文化海报主要包括艺术展览、讲座、戏剧、体育赛事等文化活动的创意推广海报。
“肌理”一词源于拉丁语,是指物质的质地纹理、皮肤肌理、文艺作品结构。肌理细致入微的表达了大千世界中不同物质之间柔软与坚硬、规律与杂乱、冰冷与温暖等特征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我们感知、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当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加入了身体的感受,那么物体相对于人的感官体验将变得更加直接、紧密,更加真实而深入人心。
肌理分人为肌理和自然肌理,本文中探讨的主要是人为肌理的表现方法。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中,将其归为水墨肌理、纸艺拼贴、拓印肌理和运用综合材料产生的肌理。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负载中华文化精神的水墨肌理运用在海报中时,或恣意挥洒笔墨或精心营造水墨氛围,然而无论是奔放还是内敛,这种典型的中国文化艺术符号无疑让中国人产生自然而然的亲切感,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文化性。在设计师靳埭强的系列海报作品中通过娴熟的水墨、笔法运用,使东方哲学的恬淡超脱借由流动的水墨形式表达,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传递出富有生命力的情感和富于诗意的文化氛围。
纸艺拼贴则是将各种纸艺或平面材料通过裁剪、编排、粘贴传达内容的表达方式。国内目前对纸艺的了解主要是剪纸、纸塑等民间工艺,比较侧重在工艺技法、表现形式等层面上的研究。法国平面设计师Sulian Legendre设计的音乐专辑海报,将纸艺作为统一的视觉表现形式,将专辑中融合的美国民遥、拉丁等风各种音乐风格的元素统一的展现出来,利用剪纸以及纸的穿插、折叠、弯曲等手法在单张纸上进行了立体化的形态空间处理,在变化中取得统一,给观者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和独特的视觉震撼力。
拓印则是即将颜料、化学物质等涂抹在有纹理质感的物体表面,再用纸张布面等拓印下来的肌理表现方式。拓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时期起,重要事件便已被镌刻于骨板、青铜、玉石上,将文字及图像加以保存。如今提及拓印,一般可以联想到版画,通过木版、铜版、丝网等媒介创造出不同风格的作品,而这些不同的创作方式也给肌理的“拓印”制造方式提供灵感。拓印产生的丰富肌理使观者不由想深入细节的观察;而拓印时压合缝隙产生的色彩明暗的变化,使得海报肌理灵动、活泼而具有节奏韵律的构成感;拓印产生的斑驳和噪点也可以营造海报的独特神秘感。
综合材料,即在视觉艺术领域中,运用多种材料的混合进行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在海报《不染未裁》中,设计师靳埭强将三种不同的肌理元素大胆的融入到一张画面中,虽然宣纸、布料、莲蓬的肌理不同,但这样的组合并不显得突兀,在设计师的精心搭配设计下,凸显了简单、自然、不过多修饰的自然美感,与海报主题暗合,也体现了设计师对于海报文化性的表达。
肌理作为设计的一种语言形式,同色彩、线条一样具有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功能。
肌理的设计在视觉美感表现在:首先,它无所谓材料的优劣,更加关注肌理个性:制作肌理工艺大部分利用手工制作,使肌理的表现和层次更加生动自然、富于变化;另外,在造型设计方面,追求肌理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完全强调结构的整齐有序和比例的对称完美,反而运用肌理的非平衡结构样式的刺激,引起一种内在紧张力,使设计对象的抽象性和象征性最大程度得到发挥,令观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而使作品内在审美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作品本身更加富于内涵和视觉美感。
法国设计师——皮埃尔·贝纳尔说过:“好的海报设计的标准在于能够在视觉上吸引观者,又能引起观者的思考,具有其智慧”。这里提及的“智慧"就是海报的独特文化内涵和意境美的表达,也是海报设计能够直击灵魂,给观者更高境界体验的重要因素。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画面的个性、情调,强调观者的独特感受和心理体验,是对审美对象的视觉感受和表达内涵理解后内心的意味深长的感悟和体会。由于文化海报设计中的肌理是设计师心手合一的创造,这种肌理的审美体验就增添了设计师本身经验的感悟。水墨晕染的肌理,虚实相生、气脉贯通,使观者在水墨的气韵间游走;稚拙的纸艺拼贴或许传达着设计师的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大面积的综合材料泼洒,是设计内容恣意的表达,是观者的激情互动……这些触及设计师个人修养、格调境界的设计作品是设计师经验的升华,感受的表达,展现肌理与设计相融合的意境美。
另外,现代制图虽表达精准直接,但用千篇一律的制图方式,通过复制粘贴的手段完成的海报缺乏了些许自然的灵动感,不能接近生活的本身。而且相较与简单的视觉观看,海报的肌理表达激发了人体触觉与身体的关联,更直接、更真实的产生人与海报之间的互动,这种真实的视觉与触觉,更容易让人们静下来去观阅,比起在屏幕上闪动的信息,使观者更有切身的感受,触动人心。
在文化海报设计中结合肌理的元素并不只是在视觉表现上的翻新取巧,而是为了更生动、富有情趣的把设计创意表现出来,在不给阅读带来负担的同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从而获得传情达意的初衷。结合主题进行海报的肌理设计,把握主题内容的意境,创造出带有感情色彩的肌理和个性化的视觉表达,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直接的视觉诉求力,从而使主题更加突出,更有效地传达设计师的意图。这样的肌理设计将能获得“形美悦目,意美感心”的效果。
[1]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海力波,著.美之文化与文化之美:人类学视域下的审美与文化[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4]范景中选编.《贡布里希论设计》[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E.H.贡布里希,著.图像与眼睛:图画再现心理学的再研究(further 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
[6]靳棣强著.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7]王序.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佐藤晃一[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8]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