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去乎道吉 (甘肃省甘南藏族歌舞剧院 747000)
论甘南藏族舞蹈的特征与演变
贡去乎道吉 (甘肃省甘南藏族歌舞剧院 747000)
甘南地区是指甘肃南部的藏族集聚地,历史上“阿里三围,卫藏四茹,多康六岗”三个地区,多康六岗之多麦地区被认为是吐蕃王朝东向发展过程中驻守边疆的兵将后裔。甘南藏族自治州辖合作市和临潭、卓尼、迭部、舟曲、夏河、玛曲、碌曲7个县,玛曲、碌曲、夏河县主要是牧业区,而卓尼、迭部、舟曲、临潭为把农半牧区,迭部、舟曲、碌曲、卓尼又是甘南的林区。原则上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他们的舞蹈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西藏地大物博,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甘南藏族舞蹈既继承了藏族舞蹈的历史共性,又发展出了甘南自己本土的个性。
甘南藏族舞蹈;舞蹈特征;分类;历史与演变
甘南藏族舞蹈根据舞蹈的不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生性舞蹈和舞台舞蹈。根据舞蹈表演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根据舞蹈表演的意义不同,可以分为仪式舞蹈与娱乐舞蹈,自娱自乐型舞蹈和表演型舞蹈。有时候舞蹈的性质不是那么清楚,有些民间舞蹈既是仪式舞蹈又是娱乐舞蹈。以下所列舞蹈类型是甘南典型的藏族舞蹈类型。
1.民间舞蹈
(1)“卓”舞
在甘南地区“卓”是以舞蹈为主,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卓”舞在甘南地区主要在藏历新年、香浪节、婚礼庆典、乔迁新居时跳舞。“卓”是手臂与腿脚的动作协调性较强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民间“卓”一般由扎年琴或铃铛、鼓、号子等简单乐器的伴奏舞蹈或男女合唱的旋律中舞蹈。舞步复杂、动作多变、旋律明快、动感强烈、舞姿优美。
(2)“噶尔”
“噶尔”是较流行于甘南农区拉卜楞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表现形式。有些地方也称作“则柔”。主要表演形式为男女边唱边跳,动作整齐划一,男子动作粗狂豪放,女子温柔典雅翩翩起舞,同手同脚向前或向后迈步或退步,手臂举起又放下,或举臂迈步左右转圈圈。“噶尔”的旋律轻快而富有韵律感,配以庄重、威严、豪放舒展的动作。“噶尔”一般由八到十不等众人集体表演,或围成圆圈或横竖排列。“噶尔”在一年中家族欢聚、婚礼庆典、岁末节令等时期表演,“噶尔”的寓意赞美山川河流自然环境,以及歌颂和睦祥瑞的生活。
(3)尕巴舞
尕巴舞是流传于甘南州迭部县中部卡坝、尼傲、旺藏三乡部分村的一种藏族民间舞蹈。该舞蹈起源于印度,由古吐蕃戌边将士传播到迭部的,后在尼傲乡村流传。表演者以男子为主,女的围观,喝彩助兴。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团体舞,也有哑剧、喜剧、杂耍等多种形式。歌词以三句为首,以情歌、神话故事、赞颂事或物等主要内容。“尕巴”舞的表演形式有敬山神、尕巴的起、偷亲、狗熊爬树,官宾出征演练等内容。尕巴舞是甘南迭部地区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表现形式。
(4)多地舞
多地舞是流行于甘南迭部和舟曲一带的藏族民间舞蹈,是藏族人民跳唱独有的一种表演方式,多地舞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多地舞由讲自然景观山川河流的开场舞“多地”和以妇女为主的集体舞“嘉让”,以及赞美家乡山川景色和歌颂美好生活的结尾歌舞“甸录”三部分内容组成。主要有年节舞“赖萨多地”、丰收舞“格班多地”、菜花节舞“贡边多地”、译作“马铃舞”的“萨热朵迪”,此舞多半为男子舞蹈。表演场地一般在打麦场,舞者手持大小不一的一串马铃,甩节舞蹈。也有同时将马铃系在舞者脚腕上顿足踩节旋转腾跃。“姜拉朵迪”又称“嘉热”,演唱内容极其丰富。以女性为主,逢年节或丰收时集体跳此舞。高潮时,男子在外围舞助兴。“朱玛朵迪”即“猴子舞”。“玛谐朵迪”简称“玛”,又称“武舞”或“摆阵舞”,此舞以祭祀、摆阵、战斗、比武的全过程再现古代部落间的战争情景。各种种类不同的多地舞可以按照参与人的性别不同和舞蹈目的不同而归为欢庆佳节的“女子圈圈舞”和祭祀征战的“男子摆阵舞”。这种舞蹈既是民间性舞蹈,又是仪式性很强的舞蹈。
2.舞台舞蹈
甘南藏族舞台舞蹈的应该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后,为了响应党的文艺工作任务。甘南州纷纷建立州级和县级文艺表演团,这些文艺表演团是在吸纳民间艺术家的基础上招募组建起来的。甘南藏族舞台舞蹈是提炼民间的“卓”和“噶尔”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升华而成。近几年来,藏族舞蹈艺术家奔赴内地学习新的舞蹈创作和表现手法。在藏族民间舞蹈加上时代特征的舞蹈编创理念,编排技法、舞美设计等新的理念,巧妙地将藏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于当代藏族舞蹈有机结合,完成了出色的现代藏族舞台舞蹈。例如,内地歌舞团队编演的《母亲》和《酥油飘香》,以及甘南歌舞剧院编演的《插箭》等等。
甘南藏族舞蹈舞蹈的风格特征齐聚了藏族农、牧、林三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民间性、娱乐性、仪式性、民族性、表演性等重多特征。
1.民间性
甘南藏族舞蹈是甘南人民世世代代、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藏族传统的歌舞形式,是藏族民众集体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民间性。藏族民间舞蹈是
2.娱乐性
舞蹈原本产生于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自娱自乐是藏族原生性歌舞艺术的一大特征,尤其在房屋落成的庆典和婚礼庆典和劳动休息之余即兴表演各种歌舞形式的舞蹈。民众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观众和表演者的界限不是很明显。在岁时节令和欢庆佳节等聚会上,歌舞表演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娱乐,届时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能歌善舞者即兴表演,舞蹈在节庆时期具有很好的娱乐大众的作用。
3.仪式性
藏族舞蹈既产生于民间的民众劳动和与大自然相处的生活中,而且根深蒂固的藏族宗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藏族舞蹈的形式和功能。藏族舞蹈具有仪式性功能,有些仪式性舞蹈,如:“白嘎尔”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着歌舞表演的开始,“扎西秀”舞蹈是闭幕节目,表明着歌舞表演的结束。除此之外,民间的各种舞蹈具有一定的仪式性象征意义。比如说:尕巴舞和多地舞中有些舞曲是专门的仪式性舞蹈。再者,民间民众在农耕劳作、庄稼收成、砌墙盖屋时期具有特定形式的歌舞形式。尤其在打麦子、打地基、播种子时期具有特定的仪式性舞蹈。
4.民族性
最后,甘南藏族舞蹈具有民族性特征,是藏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载体中产生和表演的舞蹈形式,无论中舞蹈本身的表演形式还是舞蹈道具和布景和场地,表演者和表演内容都非常凸显了藏民族的民族个性和文化特征,甘南藏族舞蹈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它反映出当地人民崇尚自然和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六畜兴旺的执着追求,该舞蹈形式的呈现对当地人民认同和维护本民族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解读藏族人民审美心理最重要的依据,是藏民族精神的纽带。
甘南藏族舞蹈是甘南大地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格桑花,甘南藏族舞蹈表达着千千万万的甘南藏族儿女的物质追求和精神向往,是表达甘南儿女民族情谊的艺术形式。
《西藏舞蹈通史》阿旺克村编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