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中的“火”意象分析

2017-07-12 13:58吴雨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61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3期
关键词:托尔金魔戒荣格

吴雨墨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610000)

《魔戒》中的“火”意象分析

吴雨墨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610000)

英国著名作家J.R.R托尔金的奇幻小说《魔戒》,以其宏大壮阔的叙事背景,和波澜跌宕的故事情节,备受世人称赞。本文试图使用荣格的“原型批评”法来对《魔戒》一书中反复出现的“火”这一具体意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窥探其背后的文化原型。

《魔戒》;火;原型批评

一、何谓“原型”与“意象”

本文使用“原型批评”的视野对《魔戒》中“火”这一意象进行解读。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原型”?要了解“原型”就必须了解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思想体系。荣格认为人的意识结构分为三层:第一部分是意识,第二部分是个体无意识,最深层的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一个人内心之中最隐秘、最不容易被人察觉的部分与“原型”以及原始意象的产生密切相关。集体无意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先祖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映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个世纪只增加极少数的变异。据此荣格就将集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定义为“原型”。他这样描述“原始意象”:

同一类型的无数经验的心理残迹,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它就像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在宽阔清浅的溪流中向前流淌1。

“原型”和原始意象无疑是古代的残余物,是人类在某种环境下做出特定反映的先验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荣格经常混用“原型”与“原始意象”这两个概念,两者意义相近。却有细微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原始意象介于原型与意象等感性材料之间,起到一种规范意象的中介作用,而原型是指一种与生俱来的心里模式,原型是“体”,“原始意象”是用。在这种视野下,所有的具体意象的背后肯定会存在一个古老的原始意象。关于“意象”这一话题,虽然人们都认为意象是不能够脱离文本独立存在的,没有了文本,意象也就失去了载体,无处可寻。借用通行的观点是:

意象不是事物表象的简单再现和综合,它已经融入了作家的思想感情创作意图等主观因素。它是作家根据事物的特征和自己的情感倾向,对生活表象进行提炼、加工、综合而重新而创造的艺术形象。2

这个观点首先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同样也存在片面性。韦勒克认为: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又属于文学研究的题目。在心理学中,“意象”一词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者回忆。3

这一观点切中要害,文学上的意象确实如上文所述,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作为一个人写出来的,作者是创作的主体。但是事实上作者只不过是创作的工具罢了,根本不是创作的根源。作者是艺术家,艺术家表面上创造了艺术,但是他们是艺术的奴隶,实质上是艺术创作的冲动创造了作品,而这个冲动的根源就是“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作者写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了意象,这个意象来源于生活,作者通过艺术的加工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但其实这个意象的灵感来自我们的心灵,作者只不过是经历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勾起了在其记忆深处的“原型”而已,意象的依凭物并不是文本,意象脱离文本仍然作为独立的存在,作品不过是内心集体无意识的显现。研究作品需要通过原始的意象与内心过程去探究其深意。限于篇幅原因,不做过多赘述。本文正是在这种语境之下,对《魔戒》中的“火”这一意象进行解析,来窥探文化“原型”。

二、《魔戒》与“火”

《魔戒》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魔戒现身、双塔奇谋、王者归来。主要讲述了魔王索伦制造了十九枚统御魔戒分给矮人、精灵、人类。自己则暗中打造了至尊魔戒试图统一中土世界,但最后索伦的阴谋被粉碎,至尊魔戒在战乱中失踪。许多年后霍比特人佛罗多得到了至尊魔戒,为了阻止魔王索伦的复活,他和巫师甘道夫以及众多伙伴踏上了征途,并最终守护了中土世界的和平。在《魔戒》一书中“火”这一意象反复出现,不论是上古时期联军和魔王的大战,还是索伦在末日火山中使用地狱般的烈火铸造了魔戒。在小说中甘道夫起初只是怀疑比尔伯的戒指具有非凡的魔力,但是当他把戒指扔进炉火里,就看到了:至尊魔戒统御一切的铭文。这时老巫师才确定这就是魔王寻找的至尊魔戒。比尔伯·巴金斯持有这枚戒指几十年都没有发现这段文字,一阵炉火的灼烧才让魔戒显露原形。不得不说在托尔金的笔下火焰具有神秘的魔力。主人公一行为了破坏魔戒而踏上了旅途,破坏一枚戒指需要大费周章吗?矮人金利起初也是这样想的,他抡起精钢铸造战斧劈向魔戒,戒指毫发无损,反倒是战斧四分五裂。魔戒只有在它铸造的地方——末日火山的烈焰中才能毁灭,正因为这样远征军一行人,才需要费尽千辛万苦,直捣魔王的老巢。这就是故事的起因,可以这样说整部《魔戒》都是在描写佛罗多一行追寻末日火山烈焰的旅程。如果最后他们没在烈焰中毁灭至尊魔戒,那么索伦就会卷土重来,中土世界会迎来毁灭。由此可见“火”这一意象在《魔戒》中的重要性。另外“火”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黑龙安卡拉冈,这头强大的黑龙为什么危险呢?被人们视为灾祸象征。它拥有巨大的躯体,不可抵挡的力量,血盆大口,全身覆满坚硬的鳞甲。这当然是它危险强大的一部分体现,但反过来想一下,巨蜥,鳄鱼也同样符合这些特征,可是这些生物却没有太多威胁。在剑与魔法盛行的中土世界里,英雄们消灭巨蜥、鳄鱼不费吹灰之力。黑龙安卡拉冈之所以危险,无疑是它可以使用“龙息”。当致命的灼热烈焰从恶龙口中喷出,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烈焰烧毁城市,击溃军队,是绝对力量的体现。当人们对于恶龙的描绘要通过火焰来进行衬托,由此“火焰”这一意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整部《魔戒》中对于火焰最为惊心动魄的描述却是,护戒小分队穿越莫瑞亚地底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地狱炎魔巴龙格(Balrogs),它在这个时代为魔王索伦效力。在整个漆黑阴冷的地道中,潜藏着无数恐怖的怪物,这成为了远征军最大的挑战。其中有地精、哥布林组成的弓箭手突击方队,有身负战甲的巨型食人魔。但是这些怪物只是一小段插曲罢了。就算是巨型食人魔也无法衬托出阿拉贡、甘道夫、金利、莱戈拉斯的高大形象,因为战胜食人魔只是耗费了时间,并不艰难。若说其中唯一的失误便是佛罗多受到了巨型食人魔的攻击命悬一线。最后大家发现佛罗多身穿秘银甲,毫发无伤,任何攻击都没有效果。这到只是虚惊一场,并没有太多的悬念。但是炎魔这一强敌登场的时候,作者的叙述骤然紧张起来,阿拉贡顾不得自己的英雄形象,抱起山姆、佛罗多,一行人飞快的逃命,想要以最快的速度脱离坑道,极力避免与炎魔的正面冲突。为什么会有炎魔这种可怕的怪物呢?他是一只身上燃烧着熊熊烈焰的恶魔。恶魔是可怕的,但巨型食人魔和它比起来相差无多。关键点就在于它是“炎魔”,掌控着火焰的力量。使用心理分析法来寻找其背后的原型,就会发现。炎魔是源于人类的祖先们对于自然界火焰的恐惧。在远古时期人们刚刚接触到火,火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人类无法掌控。当山林发生大火时,一个人类的氏族就显得微不足道,这个渺小的族群,随时都可能被大火所吞没,遭受灭顶之灾。在自然界火焰的力量面前,人类处于劣势无法与之抗衡,久而久之人类就会认为火焰是危险的。随着时间的积累,这就转化为“心灵的痕迹”与“古代残留物”。最终“火”这一意象成为了“原型”。直到今天,任何一个现代人都不会用手去触摸火焰,因为我们早已知道它是危险的。这就是人类在面对火焰这一具体事物时,内心集体无意识作用下,产生的自发反应。回到上文,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整个地道中最可怕的怪物是炎魔了,它给人内心带来的恐惧远比食人魔之流大得多。炎魔的背后是人类对于火焰最古老,最原始的恐惧。

在这场遭遇战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灰袍巫师甘道夫。在遭遇炎魔的最初一段时间里,甘道夫试图使用符咒和吟诵咒语把炎魔困在狭小的门厅里,为一行人逃跑赢得时间。但事实证明他的努力是徒劳的,炎魔以巨大的力量突破了巫师的结界,飞速向一行人袭来。远征军在炎魔的面前显得渺小而无助,他们只有逃命一条路可选。这一情节的设置,象征了人类在自然界巨大的力量面前,显得脆弱和不堪一击,为了自己的种族得以延续,只能逃亡,人类没有与自然界正面对抗的力量。接下来故事迎来了高潮,走投无路的一行人穿越狭窄的拱桥,试图跨越深不见底的都灵之渊,来摆脱炎魔的威胁。但是炎魔也踏上了拱桥,紧追不舍,队伍中必须有人站出来断后,为小分队赢得时间,拖住炎魔。这时灰袍巫师甘道夫挺身而出。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作者不选用喷火恶龙与巫师战斗,而要选择炎魔?第二为什么老迈无力的甘道夫可以站出来对抗强大的炎魔。首先通过上文的分析,恶龙肯定可以作为邪恶的象征来衬托主人公的高大形象,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中也有很多英雄与恶龙之间的战斗。比如著名的北欧史诗《贝奥武甫》中就有勇者斩杀恶龙的情节。这样看来似乎把对战的双方换成黑龙安卡拉冈和手持圣剑的人皇阿拉贡,更加符合文学传统和具有悲剧意味。作为一代大师托尔金在如此中的场景安排巫师甘道夫和炎魔的对决肯定有其用意的。第二巫师甘道夫可以对抗炎魔,是因为他是与炎魔同等的存在。甘道夫和炎魔都不是人类,理解这一点需要借助托尔金的设定。在中土世界,人类和精灵信奉的诸神被称为“维拉”,而比其低一等的被称为“迈雅”也就是半神。甘道夫、萨鲁曼这样的巫师,与炎魔、魔王索伦一样都是半神,也就是“迈雅”。这无疑说明了两者之间是势均力敌的。巫师甘道夫在拱桥上背水一战时,道出了自己的真正身份——神的使者,火的仆人,一扫之前慌忙逃跑时的狼狈。这时读者们猛然发现原来甘道夫也掌控着火焰的力量,驱使神火。在古代不论东西方,巫师一律代表了通晓和掌握大自然力量的人。他们通过仪式沟通鬼神,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拥有巨大的法力。巫师的力量是为人类所用的,正好与象征自然界灾难性力量的炎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类从远古开始就敬畏自然,将自然奉为神灵。因此托尔金在这里把甘道夫和炎魔描绘为半神也是合情合理的。甘道夫和炎魔代表了火这一事物的一体两面。炎魔象征了火焰灾难性的一面,而巫师甘道夫则代表火有益的一面。两者之间的殊死搏斗,其实象征掌握了火的原始人类利用火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抗争,具有一种崇高感。但是甘道夫最终在经历了一场恶战之后与炎魔双双坠入漆黑的都灵之渊,这场战斗无疾而终。这样的场景在人与自然斗争中重复了很多遍。人初步获得了与自然对抗的力量,但是这仍不足以让处于蒙昧状态下的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优势,被动无助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就在佛罗多等人为甘道夫的死悲痛欲绝,久久不能忘怀的时候,甘道夫又回到了大家的面前。阿拉贡、金雳、莱戈拉斯在法贡森林里发现了在西拉克西吉尔山峰与炎魔之斗中死亡,并被送到一亚(宇宙)之外获得“独一之神”伊露维塔复活的白袍巫师甘道夫。甘道夫在最后的战斗中与炎魔同归于尽,但最后他又涅槃重生,并且获得了更高的道行,进阶成为白袍巫师。到这里甘道夫与炎魔旷日持久的死战才终于画上句号,甘道夫获得了胜利。这让人想起,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终于战胜了自然。此后人类完全掌握了使用火、水、电等自然力量的方法,人类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阶段。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祖先的记忆,集体无意识带给我们的经验,成为一种“原型”烙印在我们心中。

三、结语

最后套用荣格的一句话来总结:不是托尔金创造了《魔戒》,而是《魔戒》成就了托尔金。《魔戒》中反复出现的有关于“火”的意象绝对不是作者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深深根植于人类共有的集体无意识之中,是“火”这一原型,抑或“原始意象”在作品中的体现。“原型批评”这一评论方法可以使我们关注到许多文本背后的历史遗存和底蕴,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珍视。如此观之《魔戒》无疑是一部关于戒指与“火”的奇幻著作。

注释:

1.冯川.《神话人格—荣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95页

2.郁沅.《中国古典美学初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98页

3.[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210页

[1][英]J.R.R托尔金著,朱学恒.魔戒:魔戒现身[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

[2][英]J.R.R托尔金著,朱学恒译.魔戒:双塔奇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

[3][英]J.R.R托尔金著,朱学恒译.魔戒:王者再临[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

[4][英]J.R.R托尔金著,吴刚.霍比特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

[5][英]J.R.R托尔金著,邓嘉宛译.精灵宝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7.

[6]汤定九.托尔金<魔戒>的文化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03,(10).

[7][瑞]荣格著,冯川译.心理学与文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托尔金魔戒荣格
工艺美术运动与《魔戒》的生成
“神秘选手”实现项目突破
恰好夏风微甜
语文学家的美人鱼:托尔金的学科拯救之路
会飞的大鲸鱼
视觉奇观·空间书写·符号隐喻——论电影《魔戒》的空间叙事策略
托尔金的美学思想探析
《魔戒》原著作者托尔金将出传记片
荣格启航
从“爱”到“可持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