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7-07-12 19:02王帅
中国商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王帅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金融逐渐渗透进了商业银行业,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均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商业银行又该如何应对呢?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简单阐述,就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业务产生的影响做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影响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2(a)-031-02

1 互联网金融的背景和特征

1.1 互联网金融的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也随之而来,但在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广泛认可的明确的界定。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的一种新兴领域,它是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随之产生的,并不是将两者简单地结合在一起,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被人们所接受并随之利用。

1.2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引致性。该特征主要表现在互联网诞生的背景之下。对于从事互联网科技的金融企业而言,其最初开展金融活动,主要原因是为了服务于电子商务,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并不是通过该金融活动来从中获取利润。因此,可以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实则是其一定阶段的衍生品,以第三方支付组织平台为例,在电子商务起初发展阶段,买卖双方都对对方的信用有所顾忌,卖方对客户是否可以货到付款存在疑惑,买方也不愿意预付款项。所以电子商务在发展初期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解决该难题,电子商务提供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于是最终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首的支付方式应时而生。由此可见,互联网科技企业开展金融业务活动其目的大体上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和服务于电子商务。

(2)高效便捷性。和传统金融模式相比较而言,互联网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效便捷性,客户不需要到营业网点,一般的金融业务只需要一台电脑或者手机终端就可以完成,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资金的划转和信贷,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因而互联网金融打破了时间空间等客观因素限制,为客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金融业务的效率。

(3)众性。金融排斥特征是传统的金融服务的明显特征,即商业银行将经营重心主要放在高端收入群体或者大型企业,大部分低收入群体或者小型企业都被忽略或者舍弃。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可以突破时间地域的约束,只需要一台电脑或者手機终端,就可以实现金融服务,操作流程简单便捷,客户服务更加直接,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得到了极大的降低,使金融服务从“精英控制”中转变出来,越来越多的普通客户也可以通过网络科技来 参与金融服务。

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1 对传统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的影响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的新增客户呈递增趋势,根据支付宝发布的2016全民对账单显示,我国通过淘宝、优衣库等软件来购物的人的数量已高达4.5亿,超10亿人次使用“指尖上的公共服务”,其中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力量,人均消费额已经达到了12万元,由此造成的银行存款业务减少,对传统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量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但由此对储户个人理财思想的改变或许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更大的挑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个人理财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再加上客户对于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掌握以及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不断推出并对理财产品的使用条件逐步进行规范,商业银行原有的客户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被动摇,所以采取必要的改革来争取客户资源刻不容缓。

2.2 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构成了对金融业务的直接性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出现了根本性的弱化。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QQ、微信、支付宝支付等常用互联网支付手段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首选手段。二是使商业银行存款出现了分流,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使金融脱媒处于加速阶段,各种金融衍生理财产品随之而来,客户把资金投入到理财产品中,使资金具有收益性和灵活性,脱离了银行体系,分流了大量的个人存款。三是对商业银行的收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传统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主要是利差盈利模式,但由于余额宝的诞生、网络借贷的兴起以及利率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借贷净息差在未来将继续收窄,收入正在受到互联网金融的严重的蚕食。

2.3 对传统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的影响

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是以客户为中心,依据全国各地的实体营业网点,凭借其强大的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在这种服务模式下,银行处于被动状态,有限的人力物力以及客户资源的相对封闭导致了客户数据利用率偏低。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经营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上,通过构建虚拟网络金融交易平台,凭借其高效便捷、服务效率高、收益高等特点赢得了一定的市场,数据利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且通过持续不断的进行创新,以达到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互联网金融客户变得越来越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3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而来的对传统业务的冲击和挑战日益明显,虽互联网金融尚无法撼动、取代商业银行,但商业银行也应该采取措施,应该积极面对。

3.1 依据传统客户信息,充分挖掘数据潜力

商业银行在持续多年的经营过程中,客户数据信息得到了大量的积累,商业银行之所以可以一直经营下去,与其稳定的客户群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已有的数据潜力,并利用相关平台以及网络信息技术,使自身获取数据能力得到提升,发挥其作用,尤其是在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等方面。另一方面,大数据的运用将会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生转变,由“经验决策”转变成“数据决策”,利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充分地发挥出大数据在经营成本控制、风险控制、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依据大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为客户提供创新式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而扩大客户服务范围,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构成多渠道销售服务平台。

3.2 高度重视客户体验,全力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客户大量流失,究其原因就是互联网金融的高效便捷性和公众性的特点使客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因此客户更倾向于选择互联网金融。所以,商业银行应该高度重视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全力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在产品开发设计上,首先应该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以方便客户为最基本要求。要紧贴生活变化,观察客户需求,依靠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挖掘,凭借商业银行自身固有优势,进而打造新的经营模式,满足客户个性化、专业化需求。要简化自身业务流程,客户选择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便捷性,所以,在对风险控制没有影响的前提下,银行应该应用现有的高端技术,重塑业务流程,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客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

3.3 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科技属性和金融属性,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职员主要以经济和金融专业为主,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人才所占比重很小,因此,在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时总是失误不断,效率低,始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缺乏懂得大数据分析、精通各种计算机软件、而且熟悉银行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在企业招聘时,要更加偏重于复合型人才,加强对金融专业人才科技知识的培训,并且,对于科技专业人才,还要进行适当的金融业务培训,并适当增加信息技术人员招聘的比例,重视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廖润东.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2] 王少剑,林舒.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及对策研究[J].海南金融,2016(06).

[3]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6(12).

[4] 于润鸿.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9).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