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三种思维”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2017-07-11 14:22盛保晨
中国民商 2017年7期
关键词:商事矛盾制度

盛保晨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学哲学、用哲学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习期间,我反复精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重温的党内经典文献,特别是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篇目,细细品味其中的深刻哲理和智慧光芒。

面对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内各种矛盾纷繁复杂尖锐曲折的局面,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毛泽东写下《矛盾论》一文,深刻阐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揭露教条主义者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阐述了一系列的哲学原理,要人们学会掌握矛盾分析方法。

作為那个时代的思想指导,《矛盾论》不仅帮助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在现今社会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精神向导,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另一场革命,当前我们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时期,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商事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运用好矛盾分析法,坚持唯物辩证法,树立“三种思维”,认清改革方向,聚焦中心任务,集中重点发力,才能确保圆满完成商事制度改革的各项任务。

一、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树立辩证思维,深刻认识改革现阶段矛盾的特点

坚持矛盾分析法观察当今的改革形势,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改变。

正如《矛盾论》所说,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其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因此,如果不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升,经济建设以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但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进入了中速增长,很多经济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凸显,改革进入深水期。

事实上,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基本矛盾不变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也有不同,比如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最初的高增长阶段,达到人均收入3000美元这个阶段后,很多都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除了一些石油国家外,成功逃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东亚的日本和“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即人均收入突破到1万美元。虽然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经济全球化,但是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关键还是这些国家通过科技立国、调整结构、改革国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等策略,适当地解决了其在相应发展阶段所处的矛盾。

进入经济新常态,上述不协调问题说明现阶段的矛盾主要特点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充分,其主要表现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这个矛盾解决不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难以形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坚持矛盾分析法,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就必须牢固地树立辩证思维,始终围绕我国发展现阶段的矛盾特点,始终把改革放在大局中谋划,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的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二、 坚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树立系统思维,全面把握商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涵

《矛盾论》指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一切矛盾都具有的两个基本属性。一切过程中的矛盾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对立的,但同时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双方之间有同一性,因而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所谓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相反相成”。

聚焦商事制度改革,就必须关注市场监管的“放”与“管”这一对内在矛盾。长期以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市场监管困境,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矛盾两个方面的对立性。但坚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理论,给了我们看待“放”与“管”新的视角。“放”与“管”表面看是一对矛盾,而且是一对很难处理的矛盾,实质上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存在紧密的依存关系。放权是“破”,重在释放活力;监管是“立”,重在规范秩序。只有管得更好,才能放得更开,只破不立,就会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简政放权的正能量就可能打折扣。所以,“放管结合”是商事制度改革的应有之义,关键是要树立系统思维,坚持“放”与“管”的对立统一,坚持找到“放活”与“管好”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平衡点。

商事制度改革从“放活”入手,第一波改革的重点是放活市场主体,为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动力和潜力。第二波改革的重点是创新监管机制,为经济增长提质增效提供环境保障。第一波改革极大地放宽了准入门槛,有效激发了“双创”热情,每天新设立企业从改革前的6900户上升到目前的1.5万户,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中国在世界上的营商环境排名3年共上升了18位。目前改革正处在“放活”向“管好”推进的重要阶段。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就必须坚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树立系统思维,处理好“放”和“管”的关系,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

首先,要推动事前监管更加宽松简明。改变过去手续繁、效率低的审批过程,这既限制了市场活力,又容易形成寻租空间,把精力更多地转到制定规则和标准上来,明确“负面清单”,引导市场有序准入,立好市场活动的“指示牌”,使企业行为有遵循、后果可预期。

其次,要提升事中监管的有效性。改变过去审批式的静态管理,把精力更多地转到事中环节对交易行为的动态管控,注重风险防范,及时发现违法行为,有效防止大量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之后的监管真空。

第三,要发挥事后监管的震慑约束作用。改变过去违法成本低、违法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状态,把精力更多地转向信用惩戒,让失信人真正“一处失信,处处失信”,走到哪儿都“人人喊打”,真正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高压震慑。

三、 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树立精准思维,善于抓住商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矛盾論》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而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用全力找出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发力,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精准思维,指出“如果对工作、对事业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通过学习思考使我们懂得,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树立精准思维,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动作精准到位,在一个个具体的点上解决问题,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培养和树立精准思维,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商事制度改革涉及的领域广、主体多,必须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抓住具体的关键点、症结点,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改革效果。以改革的第一招放宽市场准入为例,其主要矛盾聚焦于办理营业执照。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指标,衡量的标准就是获取开业执照的四项:时间(多少天)、程序(多少道程序)、成本(花多少钱)、最低实缴资本。OECD成员国提取的样本分析表明,创业程序减半,可使企业注册平均增加14%,创业所需天数减半,可使企业注册平均增加19%,创业成本减半,则可使企业注册平均增加30%。我国也是如此,通过取消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多证合一等措施,开办企业的便利度上升了25位。

我们都知道,市场环境包括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市场消费环境。在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树立精准思维,坚持问题导向:

一是在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上,紧紧扣住注册程序便利化,在开办企业时间缩短了多少、审批流程简化了多少、办事成本减少了多少、群众满意度提高了多少上狠下功夫,为促进创业创新、释放发展活力营造更优环境。

二是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上,紧紧扣住信用监管,在全国信用信息系统上狠下功夫,实现企业信息归集于一网、信息公示共享于一网、联合失信惩戒于一网,为市场编织约束失信的“天网”,同时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建设和大数据监管,提高监管有效性。

三是在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上,紧紧扣住社会共治,在进一步提升“12315”品牌效应、加强消费者协会组织的建设中狠下功夫,加大消费维权力度,落实好7天无条件退货等惠民法条,用好公益诉讼,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提高消费的幸福感,促进消费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系国家工商总局

猜你喜欢
商事矛盾制度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欢迎登录中国商事仲裁网
论国际民事诉讼中《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明示选择适用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