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汶政
如果横向比较中外教育,不难发现西方学校所授的课程要更丰富些,比如社会实践课。
社会实践课,学生们可以着手研究课题,展开调查,通过采访、问卷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然后总结分析并得出结论。我认为这些可以更好地锻练学生,例如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采访可以得到更多有效的信息,怎样分析一个问题,怎样将自己的观点完整表达出来等等。有了这些基础,将来步入社会后,学生便能够在各行各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能充分地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例如,如果我要研究某种体育运动的状况,就必须对这种体育运动的益处有所了解;如果我要调查某地的古文化,我就要先对当地历史有所了解。如果把先前所学的知识比作池水,那么社会实践就是打通水渠,让其流通起来。
可见,不管是对当下还是放眼未来,社会实践对人们都十分重要,学生理应早些通过这门课程将一只脚迈进社会的大门。然而,国内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却少之又少。
无疑,对于学校来说,社会实践课应成为必修课,从学生自主意识开始建立的初中就应该开设,因为不论学生有哪方面特长,他们总免不了进入社会与陌生人打交道,大到企业间的沟通、民意的调查,小到上街买菜、关注菜价的浮动等等。社会实践课时不宜过多,一周一节即可,因为所谓社会实践并不是纸上谈兵。除了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学生交流汇报以外,更多内容应该让学生在户外活动时间完成。从这点来看,这门课程还可以有效防止“懒”学生假期宅在家中“腐烂”,他们会约几个同学一起出门,哪怕任务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起码也出门与人进行了面对面的真实交流。
至于考核,我认为考试的方式并不合适,这门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分析问题与实践的能力,是要积累社会经验,是“活”的。考试规定范围,规定题型,与之明显不相配。但是,在当今的学生看来,不考试就等于不重要,于是就会导致一系列的敷衍行为。因此,学生的成果应该成文,以论文等形式交于老师,供老师和同学共同点评。
中国学生理科竞赛完胜西方,这是事实。但中国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弱于西方,这也是事实。因此,社会实践课程的开设刻不容缓。
点评
文章开门见山,开篇点明自己的观点“中国教育需增加社会实践活动。文章论点明确,有理有據,逻辑性强。首尾呼应,紧扣主题,结构有序,不失为一篇议论文典范。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1)班学生,指导并置评:黄忠、吴怡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