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第二中学 关茂林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是人类古文化中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它覆盖面积广,形成了幅员辽阔、人口繁密的泱泱大国。明中叶以前,中国的经济、科技、文教的发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在不少方面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不靠政府政治背景,仍能远播海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历经沧桑。看这样一个问题:如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答案】D
这就说明了在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人士都对儒家思想阐释自己的各种主张,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直到今天,对于儒家思想人们还是心怀眷恋,不忍释怀。同样,正因为它的存在,也使得与它相关的人和事变得多样、复杂。
新课标卷2011年第24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2012年第27题,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013年第27题,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奕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2015年第24题,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第29题,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倡导变法维新。第40题,材料一是关于《孟子》的法制观念。
以上举出的几个试题,都是在不同的角度对儒家思想进行考查,反映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的重要地位。
自从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以后很多思想家都继承或发展了他的学说,到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成为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更是发展了“仁”的学说,通过他的“仁政”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究,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宋代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宣传“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形成“程朱理学”。南宋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明朝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以上可以看出,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战国时期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他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西汉汉武帝即位后,为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接受了董仲舒儒学思想,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宋代程朱理学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它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久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
历史上,儒学的发展也经历了危机,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出现了“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局面,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发展出现了危机。儒佛道以各自的人生哲学满足人的现实需求,并分别在经国、修身和治心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古人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当然,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更多的是三者在历史的演变中往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性。儒家的思维理论核心是:“天人合一。”佛的思维方式是“悟”。第一思维是“诸法无我”也就是《空》。道教的教义是:“自然无为。”道教的追求目的是“成仙得道”。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儒家所提倡的积极入世有为时常会在现实中遇到挫折,甚至难以实现,而道家和道教避世法自然的人生理想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其提倡的随顺自然常常可以成为调控心境的重要手段。若入世不行,避世也不成,佛教则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既可以给逆境中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人以心理安慰(或精神麻醉),也可以帮助人以出世的心态来超然处世,化解入世与避世的矛盾,使人不至于过分沉溺于世俗的物欲而不能自拔,不至于为此生此世的不如意而过分烦恼。以儒佛道为三大主干的中国文化自身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历史上,只有吸收了不同的文化,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活力。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盛行。“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唐宋儒学家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通过“克己复礼”规定人们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礼仪规范,指导人们的行为。要求统治者用“德”教化百姓。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董仲舒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为人伦道德标准,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则是天经地义、绝对不能改变的“王道之纲”。程朱理学则认为,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同时,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他们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明朝思想家李贽就是重要人物。他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认为人皆有私,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等。明清之际形成一股进步思潮,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最大。他们以前所未见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总结性批判,他们重科学、讲实际,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潮兴起,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谭嗣同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1915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同时,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彻底清算了旧文化的思想,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
儒家思想的发展尽管经历了波澜起伏,但它一直站立在思想文化界的潮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国人思想学术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繁衍扩大,90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这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而国学恰恰是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包括道学、佛学、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经、史、子、集、《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等文化类别,也说明儒家思想有我们当今可以继承和发展的地方,这就是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中的“以德治世”,以它的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现实意义,为当今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思想资源;民本思想,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有了群众的拥护,国家政权才能巩固;“仁”的思想,强调爱人之心,仁爱精神,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工作,为群众谋利益;“天人合一”思想,契合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生态平衡问题,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而不同”思想,尊重差异,崇尚和谐,具有文化多元并存和开放性、包容性,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提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要细致入微,纵横交错,点线面系统学习。思想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我们高考复习的重要内容,希望引起师生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