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梯训练对7至9岁学生灵敏素质作用的实验性研究

2017-07-10 02:01杨圳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协调性

杨圳

摘 要: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比较、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软梯训练在7~9岁小学生体育运动中的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软梯训练对不同体育项目的灵敏素质训练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软梯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转变方向能力、转换动作能力、协调性三大能力,尤其是协调性的提升。(3)软梯训练与传统训练相比,训练方法更加新颖、独特、紧凑、多样,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其训练效果更好。

关键词:软梯训练 灵敏素质 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048-05

Experimental Study of Ladder Training on the Effect of Sensitive Quality on Students Aged 7to9

Yang Zhen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 518060, China)

Abstract: Using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research on experimental in ladder training at the age of 7~9 student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ladder training on different sports in promoting agility training.(2) ladder train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change direction, movement coordination ability and coordination, especially the coordination of promotion.(3) ladder traini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will be novel, unique, compact, diverse, attractive and training is better.

Key Words: Ladder training; Agility; Coordination

软梯训练是近年来从国外传入的一种新式灵敏素质訓练方法,可以在国外视频中经常看到许多优秀的篮球、足球、拳击、橄榄球运动员的训练中进行软梯训练(敏捷梯训练)。软梯训练于19世纪末北洋水师学堂为训练士兵体质而引入来自欧洲的软梯训练方法。把软梯悬挂于树上或室内,主要训练士兵的攀爬能力。这种软梯由2根长绳为边,中间等距离横向安置长度一致的硬棒,一般长为5~6 m,后来用来训练人们的攀岩能力[1]。而现代软梯是平放到地上,运动员在软梯上或梯外,多角度地做各种复杂的工作。是对运动员在运动中迅速反应和用最短时间完成某个动作能力的一种训练。利用软梯进行各种动作练习,特别是步法移动练习,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项实用的训练方法[2]。由此可知,软梯训练最早是作为一种锻炼士兵身体素质的方法,后逐渐被应用于专业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现逐步被开发应用到各类运动项目日常灵敏训练中。

朱文平,乔来明通过对河南科技学院篮球班进行软梯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灵活性、应变能力,使得学生在比赛中拥有更灵敏的脚步移动从而合理地运用基本技术、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且其训练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独特性对学生很有吸引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愉快,训练积极性高,有效提高了其训练效果[3]。张玮对20名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软梯训练,实验表明学生在前滑步、后滑步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软梯训练不仅提高了步伐速度和身体的协调性,步伐移动速度和动作间连接速度也得到显著提高,使得脚步步伐更稳,步伐与动作连接更加协调[4]。同时还有多项研究表明软梯训练对人体灵敏素质方面有显著提升。

一般灵敏性是指人在各种活动中,在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迅速、合理、准确地完成各种动作(活动)的能力,是运动技能与各种运动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5]。我国学者赵西堂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分析、整理与实验发现,灵敏素质主要分为改变方向能力、变换动作能力、协调性三大板块[6-7]。软梯训练是目前国际上训练最前沿的灵敏素质训练法之一,通过对其相关文献收集与整理后发现,缺乏软梯训练对灵敏素质各项能力的实验研究,而灵敏素质在儿童时期发展较快,特别是7~9岁阶段发展最快,于是笔者通过对生生俱乐部32名7~9岁学生进行该项实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生生羽毛球俱乐部学生32人,实验班16人(男女各8人),对照班16人(男女各8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查法

查阅收集近年来关于软梯训练、灵敏素质等相关资料,了解国内软梯训练与灵敏素质的研究现状,从而确定研究的方向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为该研究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

1.2.2 调查法

结合文献泛寻灵敏素质指标测试方法,然后与专家进行灵敏素质指标探讨,以确定灵敏素质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确立基本指标后对测试方法进行实际测试,最终以确立适合学生的灵敏素质测试方法。

1.2.3 测试指标及方法

(1)测试指标。

改变方向能力:Pro测试方法。如图1所示,双脚骑线侧对移动方向,转身90°冲刺至一侧线面摸线后转身180°冲刺到另一侧摸线后,在转身180°冲刺至中线结束。

变换动作能力:立卧撑。先做一个俯卧撑,然后收腿、站起来、跳起来并双手在头部击掌,依此类推,共10个。

协调性:手舞足蹈。先在身体前方用左手触摸右脚脚尖,再用右手触摸左脚脚尖,然后在身体后方用左手触摸右脚脚尖,再用右手触摸左脚脚尖,依此类推,共5个。

(2)测试方法。

每套软梯训练由5~6个练习项目组成,在实验前对各项指标进行测试,之后每周选取一套方案进行课堂训练,练习过程严格按照软梯训练方案的要求进行,全程为期12周的实验。实验后再对各项指标进行测试。

1.2.4 数理统计法

实验所得的数理统计利用SPSS 22软件对实验前、试验后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进而再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研究结果提供依据。

1.3 实验设计与实施

1.3.1 实验时间与地点

从2016年10月上旬到2017年1月上旬,为期12周时间,每周训练1次,每次时间为20~30 min,两种训练方法总时间差控制在3 min以内;地点为卓雅小学羽毛球馆。

1.3.2 实验器材及场地

软梯、秒表、卷尺、室内羽毛球馆。

1.3.3 实验指标确定

根据赵西堂等人对灵敏素质的研究,确立灵敏素质三大指标,再与专家进行深入探讨,最终确立每种指标的测试方法。(1)改变方向能力:Pro测试方法。(2)变换动作能力:立卧撑。(3)协调性:手舞足蹈。

1.3.4 训练方法与内容

(1)实验组具体方法。

1)训练方法。采用软梯训练法。软梯8 m16节,每格间隔约50 cm,每格完成一次动作,由易到难逐步缩短格间距。①直线方向训练:小步跑、刹车跑、快速垫步前跑、快速垫步后跑、单脚前蹬跳、单脚后蹬跳、两脚开合往前蹬跳、两脚开合往后蹬跳、左右碎步往前跑、左右碎步往后跑;②水平方向训练:交叉分腿平移、快速小步平移跑、两脚内外跳平移、侧向单脚换两脚跳、侧向前后跳、分脚垫步横向跑、单脚侧向跳、单脚侧向前后跳、框里框外并步侧移、快速踏框分脚平移;③直线方向结合水平方向训练:并脚向左前跳、并脚向右后跳、侧移步向前跑、侧移步向后跑、Z型单脚后踢往前跑、Z型单脚后踢往后跑、单脚前跳、单脚后跳、两脚并步往前跳、两脚并步往后跳。

2)训练时间间歇。每组直线方向、水平方向、直线加水平方向训练各选取1种训练方法、每种训练2次。每种训练方法之间间歇30 s,每组训练完后休息2 min,共3组。每周1次,每次训练时间约20~30 min。

(2)对照组具体方法。

①训练方法。采用传统训练法。在30 m长的場地进行步法训练(1后退跑;2向前左右垫步;3向后左右垫步;4并步跑;5交叉跑;6前后跳;7左右跳;8向前两步起跳挥拍;9侧身并步起跳挥拍;8弓步压腿;9左右单脚跳;10交叉跳;11向后垫步走)。

②训练时间间隔。每种训练方法之间间歇30 s,依次完成上述所有训练动作。每周1次,每次训练时间约20~30 min。

1.3.5 实验控制

整个实验过程共采集两次数据,实验前、实验后各采取一次,两次数据的采集均由笔者和生生羽毛球俱乐部教练进行测试和纪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Pro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对Pro测试成绩的分析可以看出,对照组成绩平均提高了0.30 s,t=9.243,(P<0.01),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平均成绩提高了0.32 s,t=8.117,(P<0.01),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经过软梯训练和传统训练后成绩都有显著提高。对照组成绩平均提高了0.30 s与实验组成绩平均提高了0.32 s,在数据上两者不存在差异,但由于人体是存在身体极限的,体育成绩越往上越难提升,也就是说虽然两者成绩提高的差不多,但由于实验组是从(6.40±0.57)提升到(6.08±0.49),而对照组是从(6.65±0.39)提升到(6.35±0.37),实验组提升的难度大于对照组提升的难度,也就是说软梯训练实际上较传统训练对学生20 m往返跑成绩有更大的提高。(如表1)

在软梯训练时,有许多类似刹车跑、前后跑等这类快速急停急刹急变方向的动作,而且由于软梯格子之间的间隔,导致这类动作在极小范围内快速变化,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启动、制动以及转身的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20 m往返跑的成绩。由于软梯训练和传统训练在训练时均没有对下肢的力量进行训练,而力量素质才是速度提升的关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软梯训练较传统训练法在快速改变方向能力方面的提升有着更积极的作用。

2.2 立卧撑成绩比较分析

由表2可知,对照班在经过传统训练后成绩平均提高了1.32 s,t=4.296,(P<0.01),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经过软梯训练后平均提高了1.56 s,t=5.753,(P<0.01),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表明传统训练和软梯训练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立卧撑的成绩。但传统训练法与软梯训练法分别由实验前的(22.21±2.14)和(22.29±1.85)提升到试验后的(20.89±1.36)和(20.73±1.08),提高的幅度分别为5.9%和7.0%。虽然对照班与实验班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班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增长率,且实验班在实验前的平均成绩差于对照班,在经过软梯训练后,平均成绩也高于对照班。

在实验班进行软梯训练时,由于软梯训练在练习过程中不仅需要规范动作,还需要学生不能踩到软梯格子的边框,这就需要学生在完成动作之余还需用眼睛观察并要控制前进的距离与方向,有效锻炼到学生肢体肌肉与眼睛的协调配合。同时,通过软梯各自之间的间距调整,不停地刺激学生的眼睛与肢体肌肉之间的配合,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眼睛与肌肉本体感觉的协调能力。而传统训练注重肌肉本体感觉,忽视了对视觉感官的刺激,因此,软梯训练较传统训练在变化动作能力方面能起到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2.3 手舞足蹈成绩比较分析

由表3可知,对照班在经过传统训练后手舞足蹈的成绩平均提高了0.9 s,t=4.963,(P<0.01),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经过软梯训练后手舞足蹈的成绩平均提高了1.99 s,t=4.453,(P<0.01),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表明传统训练和软梯训练都有效的提升了学生手舞足蹈的成绩。但传统训练与软梯训练分别由实验前的(13.71±3.02)和(13.60±3.07)提升到试验后的(12.81±2.68)和(11.61±1.75),提高的幅度分别为6.6%和14.6%。虽然对照班与实验班均有显著性异,但实验班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增长率,且实验班在实验后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上述结果表明,软梯训练在手脚协调性方面的效应明显优于传统训练。

2.4 对软梯训练实践方案可行性的问卷调查

该研究在实验临近结束时,进行了关于实践方案可行性的调查,将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体验式交换训练,训练后进行喜爱程度调查。研究结果如表4。

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相互体验式训练可以看出,软梯训练还是很受学生们的喜爱。分别对学生们进行喜爱原因的调查发现,学生喜欢软梯训练的原因如下:(1)训练方法的多样化;(2)训练内容富有挑战性;(3)训练具有互动性;(4)训练具有竞技性。而不喜欢软梯训练的学生的原因是因为软梯训练比传统训练的训练量大,身体会比较劳累。上述结果表明,软梯训练在中小学学生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在向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具有可行性。

3 分析与讨论

该研究旨在探究软梯训练对小学生灵敏素质的影响。因此,该文了依据灵敏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将受试者分别用软梯训练(实验班)与传统训练(对照班)进行对照训练,分别对转变方向能力(Pro测试)、变换动作能力(立卧撑)、协调性(手舞足蹈)进行测试,将实验前后成绩作比较分析,为该研究的结论进行实证数据支撑。

该文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对实验前后的Pro测试成绩、立卧撑测试成绩、手舞足蹈测试成绩进行检验后发现,软梯训练在改变方向能力(pro测试)与协调性(手舞足蹈)方面较传统训练存在显著性差异,软梯训练在对改变方向能力与协调性方面具有明显的训练优势;在变换动作能力(立卧撑)中的实验数据反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由于人体的生理特性,身体能力的增长是先快后慢,也就是说软梯训练较传统训练存在一定差异。实验证明,软梯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灵敏素质,致使实验结果的原因,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释。

(1)从生理负荷的角度来看,由于软梯训练在学习新动作时,前进速度须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由慢到快,当技能熟练掌握后,就必须用最高速率进行训练,而且软梯每个格子之间的间隔随着熟练程度与速率的不断提升而减小,提高训练难度。而传统训练主要强调的是动作的协调性与准确性的前提下快速运动,不注重动作之间的停顿时间,从而导致运动量与运动强度都会略低于软梯训练,即软梯训练的生理负荷会高于传统训练的生理负荷。所以软梯训练在快速改变方向能力、快速变换动作能力、协调性这3个方面能力均高于传统训练。

(2)从运动技能迁移的角度来看,软梯训练的训练种类与传统训练的训练种类相比更加多样化,学生掌握的运动技能更多,对于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迁移的可能性就更大,也就容易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从而对学生协调性的提高有很大作用。而协调性的提升还能使身体更加协调、流畅的完成运动中身体各处神经与肌肉之间的衔接、传递和整合过程,从而减少传递中能量的耗损,提高力量使用的效率,以此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8]。其次虽然传统训练与软梯训练均能是学生的改变方向能力与变换动作能力得到显著性提升,但训练效果差于软梯训练。主要由于软梯训练中的刹车跑、前后跑等这类快速急停急刹急变方向的动作,再加上软梯格子之间的间隔,导致这类动作在极小范围内快速变化,还能通过软梯格子之间的间隔距离调整,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难度呈现多样性,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启动、制动以及转身的能力。

(3)从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来看,软梯训练与传统训练相比,软梯训练在训练中方法及手段更具多样性和新颖性,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兴趣。软梯中格子的设计很能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当学生在进行训练时,其他学生会在一旁监督,看他是否违规踩到格子四周的分界线,而他本人在训练时的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一旦有人在训练时踩到分界线,其他同学就会叫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训练时的积极性。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软梯训练中,安排学生之间的竞赛,不仅可以提高练习课的密度与强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软梯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等。软梯训练中各类动作的新颖性与多样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将软梯训练法融入到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灵敏素质与其他素质,而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身体的协调性。良好的协调性与人体肌肉具有强大记忆功能相结合,使得学生在今后各项运動中,能够更快地学习新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同时也能带动周围的亲人或者朋友,积极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与体育终身化意识的提升。

4 结语

(1)学生经过软梯训练与传统训练后,改变方向能力、变换动作能力、协调性均(P<0.01),说明软梯训练与传统训练均能显著提高学生灵敏素质。

(2)学生经过软梯训练与传统训练后,软梯训练提升幅度均大于传统训练提升幅度,说明软梯训练在7~9岁学生灵敏素质提高的方面有着更好促进作用。

(3)软梯训练法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多样性和新颖性,符合中小学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且软梯训练具有高效的易行性,使得在其中小学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张凯.软梯训练法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作用[J].品牌(下半月),2015(4):282.

[2] 孙文新.现代体能训练:软梯训练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3] 张玮. 简析软梯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步法移动速度的影响[J].青少年体育,2015(8):51-52.

[4] 朱文平,乔来明.“软梯训练法”在普通高校篮球课中的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23-126.

[5] 运动生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81.

[6] 赵西堂,张玉宝,葛春林.运动灵敏素质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3):249-256.

[7] 赵西堂,郭思强,张凤彪.运动灵敏素质结构模型研究——以男子大学生为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6):521-526.

[8] 陈杰,陈月亮.功能性训练研究进展述略[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7-72.

[9] 孙鹏. 软梯训练对10~12岁女足运动员灵敏素质辅助作用的实验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

[10] 王静.软梯训练对7~8岁儿童动作协调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11] 王正伟.软梯训练法对提高运动员灵敏素质的作用机理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4):99-100.

[12] 丁广鹏.软梯训练法在高校篮球提高课中的实验研究——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J].辽宁体育科技,2015(5):90-91,100.

[13] 梁波,金珂屹,姜勇,等.认知负荷调控对不同复杂程度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2):125-133.

[14] 丁俊武.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演变及发展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420-422.

[15] 刘子水.运动负荷、负荷量、负荷强度概念及内涵的讨论与分析[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1(2):60-62.

猜你喜欢
协调性
协调性练习在小学足球训练中的作用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篮球教学中提升学生投篮命中率研究
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分析
篮球运动培养学生协调性方法研究
谈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协调性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